天天看點

二面阿裡被問到這幾個題,我直呼好家夥,這我不是必過嗎?

二十五個軟體測試經典面試題全在這裡了,有興趣的朋友建議收藏一波,或者留言交流!

1、在搜尋引擎中輸入漢字就可以解析到對應的域名,請問如何用LoadRunner進行測試?

  • 建立測試計劃,确定測試标準和測試範圍
  • 設計典型場景的測試用例,覆寫常用業務流程和不常用的業務流程等。
  • 根據測試用例,開發自動測試腳本和場景:
  • 錄制測試腳本:建立一個腳本(Web/HTML協定);點選錄制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的URL中輸入”about:blank”;在打開的浏覽器中進行正常操作流程後,結束錄制;調試腳本并儲存,可能要注意到字元集的關聯。
  • 設定測試場景:針對性能設定測試場景,主要判斷在正常情況下,系統的平均事務響應時間是否達标;針對壓力負載設定測試場景,主要判斷在長時間處于滿負荷或者超出系統承載能力的條件下,系統是否會崩潰;執行測試,擷取測試結果,分析測試結果。

2、試述軟體的概念和特點?軟體複用的含義?構件包括哪些?

軟體是計算機系統中與硬體互相依存的另一部分,與計算機系統操作有關的計算機程式、規程、規則,以及可能有的檔案、文檔及資料。

軟體複用(SoftWare Reuse)是将已有軟體的各種有關知識用于建立新的軟體,以縮減軟體開發和維護的花費。軟體複用是提高軟體生産力和品質的一種重要技術。早期的軟體複用主要是代碼級複用,被複用的知識專指程式,後來擴大到包括領域知識、開發經驗、設計決定、體系結構、需求、設計、代碼和文檔等一切有關方面。

可以被複用的軟體成分一般稱作可複用構件。

3、軟體生存周期及其模型是什麼?

軟體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又稱為軟體生命期,生存期。是指從形成開發軟體概念起,所開發的軟體使用以後,知道失去使用價值消亡為止的整個過程。一般來說,整個生存周期包括計劃(定義)、開發、運作(維護)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又劃分為若幹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明确的任務。

周期模型(典型的幾種):

  •  瀑布模型:
  • 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允許在需求分析階段對軟體的需求進行初步而非完全的分析和定義,快速設計開發出軟體系統的原型,該原型向使用者展示待開發軟體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使用者對該原型進行測試評定,給出具體改進意見以豐富細化軟體需求;開發人員據此對軟體進行修改完善,直至使用者滿意認可之後,進行軟體的完整實作及測試、維護。
  •  疊代模型:
  • 疊代包括産生産品釋出(穩定、可執行的産品版本)的全部開發活動和要使用該釋出必需的所有其他外圍元素。在某種程度上,開發疊代是一次 完整地經過所有工作流程的過程:需求分析、設計、實施和測試工作流程。實質上,它類似小型的瀑布式項目。RUP認為,所有的階段都可以細分為疊代。每一次 的疊代都會産生一個可以釋出的産品,這個産品是最終産品的一個子集。

生命周期階段:

軟體計劃與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

軟體設計

編碼

軟體測試

運作與維護

二面阿裡被問到這幾個題,我直呼好家夥,這我不是必過嗎?

4、什麼是軟體測試?軟體測試的目的與原則

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式進行操作,以發現程式錯誤,衡量軟體品質,并對其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的過程。

軟體測試的目的:

測試是程式的執行過程,目的在于發現錯誤

一個成功的測試用例在于發現至今未發現的錯誤

一個成功的測試是發現了至今未發現的錯誤的測試

確定産品完成了它所承諾或公布的功能,并且使用者可以通路到的功能都有明确的書面說明。

確定産品滿足性能和效率的要求

確定産品是健壯的和适應使用者環境的

軟體測試的原則:

測試用例中一個必須部分是對預期輸出或接過進行定義

程式員應避免測試自己編寫的程式

編寫軟體的組織不應當測試自己編寫的軟體

應當徹底檢查每個測試的執行結果

測試用例的編寫不僅應當根據有效和預料到的輸入情況,而且也應當根據無效和未預料到的輸入情況

檢查程式是否“未做其應該做的”僅是測試的一半,測試的另一半是檢查程式是否“做了其不應該做的”

應避免測試用例用後即棄,除非軟體本身就是個一次性的軟體

計劃測試工作時不應默許假定不會發現錯誤

程式某部分存在更多錯誤的可能性,與該部分已經發現錯誤的數量成正比

軟體測試是一項極富創造性,極具智力的挑戰性的工作。

5、軟體配置管理的作用?軟體配置包括什麼?

軟體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是一種辨別、組織和控制修改的技術。軟體配置管理應用于整個軟體工程過程。在軟體建立時變更是不可避免的,而變更加劇了項目中軟體開發者之間的混亂。SCM活動的目标就是為了辨別變更、控制變更、確定變更正确實作并向其他有關人員報告變更。從某種角度講,SCM是一種辨別、組織和控制修改的技術,目的是使錯誤降為最小并最有效地提高生産效率。

軟體配置包括如下内容:配置項識别、工作空間管理、版本控制、變更控制、狀态報告、配置審計

6、什麼是軟體品質?

概括地說,軟體品質就是“軟體與明确的和隐含的定義的需求相一緻的程度”。具體地說,軟體品質是軟體符合明确叙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檔中明确描述 的開發标準、以及所有專業開發的軟體都應具有的隐含特征的程度。 影響軟體品質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是從管理角度對軟體品質的度量。可劃分為三組,分别反應使用者在使用軟體産品時的三種觀點。正确性、健壯性、效率、完整性、可用性、風險(産品運作);可了解性、可維修性、靈活性、可測試性(産品修改);可移植性、可再用性、互運作性(産品轉移)。

7、目前主要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是什麼?

白盒測試:邏輯覆寫、循環覆寫、基本路徑覆寫

黑盒測試:邊界值分析法、等價類劃分、錯誤猜測法、因果圖法、狀态圖法、測試大綱法、随機測試、場景法

8、軟體的安全性應從哪幾個方面去測試?

軟體安全性測試包括程式、資料庫安全性測試。根據系統安全名額不同測試政策也不同。

使用者認證安全的測試要考慮問題: 明确區分系統中不同使用者權限 、系統中會不會出現使用者沖突 、系統會不會因使用者的權限的改變造成混亂 、使用者登陸密碼是否是可見、可複制 、是否可以通過絕對途徑登陸系統(拷貝使用者登陸後的連結直接進入系統)、使用者退出系統後是否删除了所有鑒權标記,是否可以使用後退鍵而不通過輸入密碼進入 系統 、系統網絡安全的測試要考慮問題 、測試采取的防護措施是否正确裝配好,有關系統的更新檔是否打上 、模拟非授權攻擊,看防護系統是否堅固 、采用成熟的網絡漏洞檢查工具檢查系統相關漏洞(即用最專業的黑客攻擊工具攻擊試一下,現在最常用的是 NBSI 系列和 IPhacker IP ) 、采用各種木馬檢查工具檢查系統木馬情況 、采用各種防外挂工具檢查系統各組程式的外挂漏洞.

資料庫安全考慮問題: 系統資料是否機密(比如對銀行系統,這一點就特别重要,一般的網站就沒有太高要求)、系統資料的完整性(我剛剛結束的企業實名核查服務系統中就曾存在資料 的不完整,對于這個系統的功能實作有了障礙) 、系統資料可管理性 、系統資料的獨立性 、系統資料可備份和恢複能力(資料備份是否完整,可否恢複,恢複是否可以完整)

二面阿裡被問到這幾個題,我直呼好家夥,這我不是必過嗎?

9、什麼是測試用例 什麼是測試腳本 兩者的關系是什麼?

為實施測試而向被測試系統提供的輸入資料、操作或各種環境設定以及期望結果的一個特定的集合。

測試腳本是為了進行自動化測試而編寫的腳本。

測試腳本的編寫必須對應相應的測試用例。

10、簡述什麼是靜态測試、動态測試、黑盒測試、白盒測試、α測試 β測試

  • 靜态測試是不運作程式本身而尋找程式代碼中可能存在的錯誤或評估程式代碼的過程。
  • 動态測試是實際運作被測程式,輸入相應的測試執行個體,檢查運作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異,判定執行結果是否符合要求,進而檢驗程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分析系統運作效率和健壯性等性能。
  • 黑盒測試一般用來确認軟體功能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目的是檢測軟體的各個功能是否能得以實作,把被測試的程式當作一個黑盒,不考慮其内部結構,在知道該程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或程式功能的情況下,依靠軟體規格說明書來确定測試用例和推斷測試結果的正确性。
  • 白盒測試根據軟體内部的邏輯結構分析來進行測試,是基于代碼的測試,測試人員通過閱讀程式代碼或者通過使用開發工具中的單步調試來判斷軟體的品質,一般黑盒測試由項目經理在程式員開發中來實作。
  • α測試是由一個使用者在開發環境下進行的測試,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使用者在模拟實際操作環境下進行的受控測試,Alpha測試不能由程式員或測試員完成。
  • β測試是軟體的多個使用者在一個或多個使用者的實際使用環境下進行的測試。開發者通常不在測試現場,Beta測試不能由程式員或測試員完成。

11、軟體品質保證體系是什麼 國家标準中與品質保證管理相關的幾個标準是什麼?他們的編号和全稱是什麼?

SQA由一套軟體工程過程和方法組成,以保證(軟體的)品質。SQA貫穿整個軟體開發過程,(它)應包括需求文檔評審、代碼控制、代碼評審、變更管理、配置管理、版本管理和軟體測試。

軟體品質保證(SQA-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是建立一套有計劃,有系統的方法,來向管理層保證拟定出的标準、步驟、實踐和方法能夠正确地被所有項目所采用。軟體品質保證的目的是使軟體過程對于管理人員來說是可見的。它通過對軟體産品和活動進行評審和審計來驗證軟體是合乎标準的。軟體品質保證組在項目開始時就一起參與建立計劃、标準和過程。這些将使軟體項目滿足機構方針的要求。

12、軟體産品品質特性是什麼?

功能性:适應性、準确性、互操作性、依從性、安全性。

可靠性:成熟性、容錯性、易恢複性。

可使用性:易了解性、易學習性、易操作性。

效率:時間特性、資源特性。

可維護性:易分析性、易變更性、穩定性、易測試性。

可移植性: 适應性、易安裝性、遵循性、易替換性

13、軟體測試的政策是什麼?

軟體測試政策:在一定的軟體測試标準、測試規範的指導下,依據測試項目的特定環境限制而規定的軟體測試的原則、方式、方法的集合。

14、軟體測試分為幾個階段 各階段的測試政策和要求是什麼?

和開發過程相對應,測試過程會依次經曆單元測試、內建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四個主要階段:

  • 單元測試:單元測試是針對軟體設計的最小機關––程式子產品甚至代碼段進行正确性檢驗的測試工作,通常由開發人員進行。
  • 內建測試:內建測試是将子產品按照設計要求組裝起來進行測試,主要目的是發現與接口有關的問題。由于在産品送出到測試部門前,産品開發小組都要進行聯合調試,是以在大部分企業中內建測試是由開發人員來完成的。
  • 系統測試:系統測試是在內建測試通過後進行的,目的是充分運作系統,驗證各子系統是否都能正常工作并完成設計的要求。它主要由測試部門進行,是測試部門最大最重要的一個測試,對産品的品質有重大的影響。
  • 驗收測試:驗收測試以需求階段的《需求規格說明書》為驗收标準,測試時要求模拟實際使用者的運作環境。對于實際項目可以和客戶共同進行,對于産品來說就是最後一次的系統測試。測試内容為對功能子產品的全面測試,尤其要進行文檔測試。

單元測試測試政策:

自頂向下的單元測試政策:比孤立單元測試的成本高很多,不是單元測試的一個好的選擇。

自底向上的單元測試政策:比較合理的單元測試政策,但測試周期較長。

孤立單元測試政策:最好的單元測試政策。

內建測試的測試政策:

大爆炸內建:适應于一個維護型項目或被測試系統較小

自頂向下內建:适應于産品控制結構比較清晰和穩定;高層接口變化較小;底層接口未定義或經常可能被修改;産口控制元件具有較大的技術風險,需要盡早被驗證;希望盡早能看到産品的系統功能行為。

自底向上內建:适應于底層接口比較穩定;高層接口變化比較頻繁;底層元件較早被完成。

基于進度的內建

優點:具有較高的并行度;能夠有效縮短項目的開發進度。

缺點:樁和驅動工作量較大;有些接口測試不充分;有些測試重複和浪費。

系統測試的測試政策:

資料和資料庫完整性測試;功能測試;使用者界面測試;性能評測;負載測試;強度測試;容量測試;安全性和通路控制測試;故障轉移和恢複測試;配置測試;安裝測試;加密測試;可用性測試;版本驗證測試;文檔測試

15、軟體測試各個階段通常完成什麼工作?各個階段的結果檔案是什麼?包括什麼内容?

單元測試階段:各獨立單元子產品在與系統地其他部分相隔離的情況下進行測試,單元測試針對每一個程式子產品進行正确性校驗,檢查各個程式子產品是否正确地實作了規定的功能。生成單元測試報告,送出缺陷報告。

內建測試階段:內建測試是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測試在将所有的軟體單元按照概要設計規格說明的要求組裝成子產品、子系統或系統的過程中各部分工作是否達到或實作相應技術名額及要求的活動。該階段生成內建測試報告,送出缺陷報告。

系統測試階段:将通過确認測試的軟體,作為整個給予計算機系統的一個元素,與計算機硬體、外設、某些支援軟體、資料和人員等其他系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在實際運作環境下,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全面的功能覆寫。該階段需要送出測試總結和缺陷報告。

16、測試人員在軟體開發過程中的任務是什麼?

1、盡可能早的找出系統中的Bug;

2、避免軟體開發過程中缺陷的出現;

3、衡量軟體的品質,保證系統的品質;

4、關注使用者的需求,并保證系統符合使用者需求。

總的目标是:確定軟體的品質。

17、在您以往的工作中,一條軟體缺陷(或者叫Bug)記錄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如何送出高品質的軟體缺陷(Bug)記錄?

一條Bug記錄最基本應包含:

  •  bug編号;
  •  bug嚴重級别,優先級;
  •  bug産生的子產品;
  •  首先要有bug摘要,闡述bug大體的内容;
  •  bug對應的版本;
  •  bug詳細現象描述,包括一些截圖、錄像....等等;
  •  bug出現時的測試環境,産生的條件即對應操作步驟;

高品質的Bug記錄:

1) 通用UI要統一、準确

缺陷報告的UI要與測試的軟體UI保持一緻,便于查找定位。

2) 盡量使用業界慣用的表達術語和表達方法

使用業界慣用的表達術語和表達方法,保證表達準确,展現專業化。

3) 每條缺陷報告隻包括一個缺陷

每條缺陷報告隻包括一個缺陷,可以使缺陷修正者迅速定位一個缺陷,集中精力每次隻修正一個缺陷。校驗者每次隻校驗一個缺陷是否已經正确修正。

4) 不可重制的缺陷也要報告

首先缺陷報告必須展示重制缺陷的能力。不可重制的缺陷要盡力重制,若盡力之後仍不能重制,仍然要報告此缺陷,但在報告中要注明無法再現,缺陷出現的頻率。

5) 明确指明缺陷類型

根據缺陷的現象,總結判斷缺陷的類型。例如,即功能缺陷、界面缺陷、資料缺陷,合理化建議這是最常見的缺陷或缺陷類型,其他形式的缺陷或缺陷也從屬于其中某種形式。

6) 明确指明缺陷嚴重等級和優先等級

時刻明确嚴重等級和優先等級之間的差别。高嚴重問題可能不值得解決,小裝飾性問題可能被當作高優先級。

7) 描述 (Deion) ,簡潔、準确,完整,揭示缺陷實質,記錄缺陷或缺陷出現的位置

描述要準确反映缺陷的本質内容,簡短明了。為了便于在軟體缺陷管理資料庫中尋找制定的測試缺陷,包含缺陷發生時的使用者界面(UI)是個良好的習慣。例如記錄對話框的标題、菜單、按鈕等控件的名稱。

8) 短行之間使用自動數字序号,使用相同的字型、字号、行間距

短行之間使用自動數字序号,使用相同的字型、字号、行間距,可以保證各條記錄格式一緻,做到規範專業。

9) 每一個步驟盡量隻記錄一個操作

保證簡潔、條理井然,容易重複操作步驟。

10) 确認步驟完整,準确,簡短

保證快速準确的重複缺陷,“完整”即沒有缺漏,“準确”即步驟正确,“簡短”即沒有多餘的步驟。

11) 根據缺陷,可選擇是否進行圖象捕捉

為了直覺的觀察缺陷或缺陷現象,通常需要附加缺陷或缺陷出現的界面,以圖檔的形式作為附件附着在記錄的“附件”部分。為了節省空間,又能真實反映缺陷或缺陷本質,可以捕捉缺陷或缺陷産生時的全螢幕,活動視窗和局部區域。為了迅速定位、修正缺陷或缺陷位置,通常要求附加中文對照圖。

附加必要的特殊文檔和個人建議和注解

如果打開某個特殊的文檔而産生的缺陷或缺陷,則必須附加該文檔,進而可以迅速再現缺陷或缺陷。有時,為了使缺陷或缺陷修正者進一步明确缺陷或缺陷的表現,可以附加個人的修改建議或注解。

12) 檢查拼寫和文法缺陷

在送出每條缺陷或缺陷之前,檢查拼寫和文法,確定内容正确,正确的描述缺陷。

13) 盡量使用短語和短句,避免複雜句型句式

軟體缺陷管理資料庫的目的是便于定位缺陷,是以,要求客觀的描述操作步驟,不需要修飾性的詞彙和複雜的句型,增強可讀性。

以上概括了報告測試缺陷的規範要求,随着軟體的測試要求不同,測試者經過長期測試,積累了相應的測試經驗,将會逐漸養成良好的專業習慣,不斷補充新的規範書寫要求。此外,經常閱讀、學習其他測試工程師的測試缺陷報告,結合自己以前的測試缺陷報告進行對比和思考,可以不斷提高技巧。

14) 缺陷描述内容

缺陷描述的内容可以包含缺陷操作步驟,實際結果和期望結果。操作步驟可以友善開發人員再現缺陷進行修正,有些開發的再現缺陷能力很差,雖然他明白你所指的缺陷,但就是無法再現特别是對系統不熟悉的新加入開發人員,介紹步驟可以友善他們再現。實際結果可以讓開發明白錯誤是什麼,期望結果可以讓開發了解正确的結果應該是如何。

二面阿裡被問到這幾個題,我直呼好家夥,這我不是必過嗎?

18、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是軟體測試的兩種基本方法,請分别說明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黑盒測試的優點有:比較簡單,不需要了解程式内部的代碼及實作;與軟體的内部實作無關;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能很容易的知道使用者會用到哪些功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基于軟體開發文檔,是以也能知道軟體實作了文檔中的哪些功能;在做軟體自動化測試時較為友善。

黑盒測試的缺點有:不可能覆寫所有的代碼,覆寫率較低,大概隻能達到總代碼量的30%;自動化測試的複用性較低。

白盒測試的優點有:幫助軟體測試人員增大代碼的覆寫率,提高代碼的品質,發現代碼中隐 藏的問題。

白盒測試的缺點有:程式運作會有很多不同的路徑,不可能測試所有的運作路徑;測試基于代碼,隻能測試開發人員做的對不對,而不能知道設計的正确與否,可能會漏掉一些功能需求;系統龐大時,測試開銷會非常大。

19、如何測試一個紙杯?

功能度:用水杯裝水看漏不漏;水能不能被喝到

安全性:杯子有沒有毒或細菌

可靠性:杯子從不同高度落下的損壞程度

可移植性:杯子在不同的地方、溫度等環境下是否都可以正常使用

相容性:杯子是否能夠容納果汁、白水、酒精、汽油等

易用性:杯子是否燙手、是否有防滑措施、是否友善飲用

使用者文檔:使用手冊是否對杯子的用法、限制、使用條件等有較長的描述

疲勞測試:将杯子盛上水(案例一)放24小時檢查洩漏時間和情況;盛上汽油(案例二)放24小時檢查洩漏時間和情況等

壓力測試:用根針并在針上面不斷加重量,看壓強多大時會穿透

20、測試計劃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測試計劃文檔的内容應該包括什麼?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軟體測試計劃是指導測試過程的綱領性檔案:

上司能夠根據測試計劃進行宏觀調控,進行相應資源配置等

測試人員能夠了解整個項目測試情況以及項目測試不同階段的所要進行的工作等

便于其他人員了解測試人員的工作内容,進行有關配合工作

包含了産品概述、測試政策、測試方法、測試區域、測試配置、測試周期、測試資源、測試交流、風險分析等内容。借助軟體測試計劃,參與測試的項目成員,尤其是測試管理人員,可以明确測試任務和測試方法,保持測試實施過程的順暢溝通,跟蹤和控制測試進度,應對測試過程中的各種變更。

測試計劃編寫6要素(5W1H):

why——為什麼要進行這些測試;

what—測試哪些方面,不同階段的工作内容;

when—測試不同階段的起止時間;

where—相應文檔,缺陷的存放位置,測試環境等;

who—項目有關人員組成,安排哪些測試人員進行測試;

how—如何去做,使用哪些測試工具以及測試方法進行測試

測試計劃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之間是戰略和戰術的關系,測試計劃主要從宏觀上規劃測試活動的範圍、方法和資源配置,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是完成測試任務的具體戰術。是以其中最重要的是測試測試政策和測試方法(最好是能先評審)。

21、黑盒測試的測試用例常見設計方法都有哪些?請分别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些方法在測試用例設計工作中的應用。

1)等價類劃分: 等價類是指某個輸入域的子集合.在該子集合中,各個輸入資料對于揭露程式中的錯誤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測試某等價類的代表值就等于對這一類其它值的測試.是以,可以把全部輸入資料合理劃分為若幹等價類,在每一個等價類中取一個資料作為測試的輸入條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測試資料.取得較好的測試結果.等價類劃分可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

2)邊界值分析法:是對等價類劃分方法的補充。測試工作經驗告訴我,大量的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範圍的邊界上,而不是發生在輸入輸出範圍的内部.是以針對各種邊界情況設計測試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錯誤.

使用邊界值分析方法設計測試用例,首先應确定邊界情況.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就是應着重測試的邊界情況.應當選取正好等于,剛剛大于或剛剛小于邊界的值作為測試資料,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資料.

3)錯誤猜測法:基于經驗和直覺推測程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 進而有針對性的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

錯誤推測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舉出程式中所有可能有的錯誤和容易發生錯誤的特殊情況,根據他們選擇測試用例. 例如, 在單元測試時曾列出的許多在子產品中常見的錯誤. 以前産品測試中曾經發現的錯誤等, 這些就是經驗的總結. 還有, 輸入資料和輸出資料為0的情況. 輸入表格為空格或輸入表格隻有一行. 這些都是容易發生錯誤的情況. 可選擇這些情況下的例子作為測試用例.

4)因果圖方法:前面介紹的等價類劃分方法和邊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慮輸入條件,但未考慮輸入條件之間的聯系, 互相組合等. 考慮輸入條件之間的互相組合,可能會産生一些新的情況. 但要檢查輸入條件的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輸入條件劃分成等價類,他們之間的組合情況也相當多. 是以必須考慮采用一種适合于描述對于多種條件的組合,相應産生多個動作的形式來考慮設計測試用例. 這就需要利用因果圖(邏輯模型). 因果圖方法最終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檢查程式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情況.

5)正交表分析法:可能因為大量的參數的組合而引起測試用例數量上的激增,同時,這些測試用例并沒有明顯的優先級上的差距,而測試人員又無法完成這麼多數量的測試,就可以通過正交表來進行縮減一些用例,進而達到盡量少的用例覆寫盡量大的範圍的可能性。

6)場景分析方法:指根據使用者場景來模拟使用者的操作步驟,這個比較類似因果圖,但是可能執行的深度和可行性更好。

7)狀态圖法:通過輸入條件和系統需求說明得到被測系統的所有狀态,通過輸入條件和狀态得出輸出條件;通過輸入條件、輸出條件和狀态得出被測系統的測試用例。

8)大綱法:大綱法是一種着眼于需求的方法,為了列出各種測試條件,就将需求轉換為大綱的形式。大綱表示為樹狀結構,在根和每個葉子結點之間存在唯一的路徑。大綱中的每條路徑定義了一個特定的輸入條件集合,用于定義測試用例。樹中葉子的數目或大綱中的路徑給出了測試所有功能所需測試用例的大緻數量。

22、詳細的描述一個測試活動完整的過程。(供參考,本答案主要是瀑布模型的做法)

項目經理通過和客戶的交流,完成需求文檔,由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共同完成需求文檔的評審,評審的内容包括:需求描述不清楚的地方和可能有明顯沖突或者無法實作的功能的地方。項目經理通過綜合開發人員,測試人員以及客戶的意見,完成項目計劃。然後SQA進入項目,開始進行統計和跟蹤。

開發人員根據需求文檔完成需求分析文檔,測試人員進行評審,評審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有遺漏或雙方了解不同的地方。測試人員完成測試計劃文檔,測試計劃包括的内容上面有描述。

測試人員根據修改好的需求分析文檔開始寫測試用例,同時開發人員完成概要設計文檔,詳細設計文檔。此兩份文檔成為測試人員撰寫測試用例的補充材料。

測試用例完成後,測試和開發需要進行評審。

測試人員搭建環境

開發人員送出第一個版本,可能存在未完成功能,需要說明。測試人員進行測試,發現BUG後送出給BugZilla。

開發送出第二個版本,包括Bug Fix以及增加了部分功能,測試人員進行測試。

重複上面的工作,一般是3-4個版本後BUG數量減少,達到出貨的要求。

如果有客戶回報的問題,需要測試人員協助重制并重新測試。

23、BUG管理工具的跟蹤過程(用BugZilla為例子)

測試人員發現了BUG,送出到Bugzilla中,狀态為new,BUG的接受者為開發接口人員。

開發接口将BUG配置設定給相關的子產品的開發人員,狀态修改為已配置設定,開發人員和測試确認BUG,如果是本人的BUG,則設定為接收;如果是别的開發人員的問題,則轉發出去,由下一個開發人員來進行此行為;如果認為不是問題,則需要大家讨論并确認後,拒絕這個BUG,然後測試人員關閉此問題。

如果開發人員接受了BUG,并修改好以後,将BUG狀态修改為已修複,并告知測試在哪個版本中可以測試。

測試人員在新版本中測試,如果發現問題依然存在,則拒絕驗證;如果已經修複,則關閉BUG。

24、您認為在測試人員同開發人員的溝通過程中,如何提高溝通的效率和改善溝通的效果?維持測試人員同開發團隊中其他成員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關鍵是什麼?

盡量面對面的溝通,其次是能直接通過電話溝通,如果隻能通過Email等非及時溝通工具的話,強調必須對特性的了解深刻以及能表達清楚。

運用一些測試管理工具如TestDirector進行管理也是較有效的方法,同時要注意在TestDirector中對BUG有準确的描述。

在團隊中建立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良好溝通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真誠、二是團隊精神、三是在專業上有共同語言、四是要對事不對人,工作至上

當然也可以通過直接指出一些小問題,而不是進入BUG Tracking System來增加對方的好感。

25、你對測試最大的興趣在哪裡?為什麼?

回答這個面試題,沒有固定統一的答案,但可能是許多企業都會問到的。提供以下答案供考:

最大的興趣,感覺這是一個有挑戰性的工作;

測試是一個經驗行業,工作越久越能感覺到做好測試的難度和樂趣

通過自己的工作,能使軟體産品越來越完善,從中體會到樂趣

回答此類問題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盡可能的切合招聘企業的技術路線來表達你的興趣,例如該企業是資料庫應用的企業,那麼表示你的興趣在資料庫的測試,并且希望通過測試提升自己的資料庫掌握能力。

表明你做測試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能力,也是為了更好的做好測試;提升能力不是為了以後轉開發或其他的,除非用人企業有這樣的安排。

不要過多的表達你的興趣在招聘企業的範疇這外。比如招聘企業是做财務軟體的,可是你表現出來的是對遊戲軟體的興趣;或招聘是做JAVA開發的,而你的興趣是在C類語言程式的開發。

最後:【可能給予你幫助】然後下面分享一些我的自學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二面阿裡被問到這幾個題,我直呼好家夥,這我不是必過嗎?
二面阿裡被問到這幾個題,我直呼好家夥,這我不是必過嗎?

這些資料,對于做【軟體測試】的朋友來說應該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備戰倉庫,這個倉庫也陪伴我走過了最艱難的路程,希望也能幫助到你!凡事要趁早,特别是技術行業,一定要提升技術功底。

關注我的微信公衆号:【 程式員小濠】免費擷取~

加群:175317069,群裡有測試大牛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