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快速點燃孩子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都看看!

如何快速點燃孩子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都看看!

同樣長的假期,有的孩子早早就完成了作業,有的孩子總是到最後幾天才開始着急,有的幹脆拿來别人寫好的,複制粘貼,做作業對他來說隻是一個不得不完成的任務,難道他不懂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嗎?同樣是辦一件事,有的孩子迅速完成之後再做别的,有的孩子就是喜歡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認真,借口一大堆,耍嘴皮子的功夫了得,他是不想去辦嗎?

答案是否定的!沒有笨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很聰明的。

之是以孩子差别那麼大,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責任感不同。有的孩子,意識到學習這件事是自己的一項義務,自己有責任全力以赴完成這件事。而有的學生,卻沒有這種責任感,隻是随性地學習,高興就學習,不高興就不學習。别的事也是。這就是同樣資質的孩子,成績差别那麼大的根本原因。 開學在即,老師、家長可以看看以下内容:

寫作業:家長不放手,孩子就不動手

孩子做作業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認真,或者沒完成作業,往往與很多家長以下的行為有關:

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

擔憂孩子今後的發展

過多涉入本來屬于孩子的責任範疇(比如,家長一遍又一遍叫孩子開始做功課,然後坐在孩子身邊監督,最後再一道題一道題地幫孩子檢查作業,要求孩子把每道題改正對才行)

結果是,每次交上去的作業都拿滿分或高分,但你能說那是孩子的作業嗎?當你把孩子的責任攬成了自己的責任時,孩子即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學習不是我的責任,表現出來狀态是做作業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業。

字寫不好、文法不對、拼寫有錯、有時忘了做作業,或作業落在家裡了,有時考試拿個不太好的成績回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曆。

如果家長是以大動肝火,埋怨、催促和責罵,不僅讓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處理這些所引起的負面情緒上,而且會加深孩子對學習的厭倦和恐懼,阻礙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的發展,其後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嚴重得多。

放手不是放任,這幾步要走好

與孩子交流——為什麼要學習?

我們改變不了他人的行為,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觀點和行為去影響他人,也許會改變他人的行為。

當我們要求孩子做什麼的時候,很重要的是事先把做這件事的重要性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告訴孩子,以潤物細無聲的“無痕”教育把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訴孩子。這樣有助于和孩子的合作。

首先,要跟孩子交流“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我認為一個人的學習不應該隻限于教科書,生活是最好的學校。我們都有這種經曆:

- 去爬山,如果你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那你對大自然的感受一定比别人深;

- 去海洋公園,如果你對海洋動物的習性很了解,那你一定比别人更興緻勃勃;

- 去曆史博物館,如果你對這段曆史缺乏了解,看到那些文物(artifacts)提不起很大興趣,隻是為了孩子而來;

- 去旅遊看古建築,如果你沒有建造此建築的背景知識,那此建築隻能成為你到此一遊的紀念而已。

如果你認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會有相同的認識,因為激情是會傳染的。

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這樣的理念:你不是考試機器,你也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學習。

你是為了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進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學習;你是為了增長智慧,為了探索你的獨特個性、人生價值,進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快樂而學習;你是為了更充分運用你的特長和才能去幫助他人而學習。

在聊天中告訴孩子,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探索自我的過程,你會逐漸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不喜歡什麼、不擅長什麼;會學習到一些知識和技能,讓你今後有更多的選擇權,去做你感興趣的事。

一位家長在與兒子讨論的時候,兒子問了句“如果我有興趣開卡車收垃圾怎麼辦?”他這樣告訴兒子,如果你上完大學,覺得開卡車收垃圾确實是你興趣所在,能發揮你的才能,那我希望你能在收垃圾的過程中做個有心人,研究怎樣改善現有系統而更有利于環保,那你将會成為世界上最用心最棒的收垃圾員!

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找到自己的才能,并發揮這個才能,用它去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這樣從事這項工作才會讓你開心,覺得有意義。

反之,如果你的才能不在收垃圾上,你會覺得收垃圾工作很枯燥,它也不會給你帶來快樂的。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所培養出來的各種能力和技能會給予你更多的自主選擇行業的機會。

對孩子,你隻需要提出3點要求:

1. 一定要努力,總結經驗就行,但不要過度在乎考試成績。

2. 在現在知識更新這麼快的時代,你怎樣學比你從書本學到什麼更重要。我希望你能學到各種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能力、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尋找資源和自學的能力等等。

3. 我希望你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強,有終身好學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學校發現一二門你很感興趣的學科,我希望你能鑽進去,甚至用業餘的時間在網上看更多的相關資料。

我希望你問老師的問題,老師都不一定能馬上回答上來,而是說“嗯,好問題!我得想想,然後再回答你”。

學習不等于書本知識,更不等于學習成績。書本知識隻是學習的一個部分,生活才是最好最大的校園。

制定界限,逐漸放手讓孩子承擔責任

明确地告訴孩子,學習是你的責任,不是父母的責任;你為自己學習,不是為了父母學習。

制定界線。比如,寒假作業在什麼時候完成,必須自己完成,完成的效果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完成過程中有困難可以向誰求助等。

逐漸放手讓孩子承擔責任。包括完不成作業開學後需要承擔的後果,作業錯誤率高需要承受的批評等,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約定。

規則制定好後,家長隻需要和顔悅色偶爾提醒。功課做了嗎?告訴孩子,如果他哪門學科需要幫助,可以告訴我,我們一起找解決辦法。

隻要他知道安排時間,知道輕重緩急,不要過多涉入,隻是有時表揚他的時間管理做得很好。

與孩子一起檢查他執行責任的情況

學習成績來後,一起分析,問他問題出在哪,怎樣改進,知道他自己會做總結,有心去改,就好了。

不要太頻繁查孩子的成績,家長容易對孩子的每個錯誤過于關注,接着就情不自禁地想“修正”孩子的每一個錯誤,進而引起家長與孩子的沖突。

我們應該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家長應該把握的大方向,看得更遠。

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允許孩子犯些錯誤,反而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調動了孩子的積極主動性。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成長了、懂事了,我們也落得個輕松,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孩子在國小、國中成長的過程中,能通過失敗的經曆去思考、總結、改進和成長,那這段經曆對他今後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它遠比孩子在家長的扶持監護下的優秀成績來得更重要。

做家務,家長不要包辦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積極向上的需求,往往是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外面的聲音(比如家長的唠叨、督促、監督)太大,幹擾了孩子傾聽内心的聲音,破壞了孩子積極向上的天性。

國中生完全可以自己負責洗衣服一類的事。有時忘了洗,就讓他把髒衣服拿出來再穿,家長要讓他意識到這不是家長的事。

即使看到孩子穿着帶有斑斑點點有髒迹的衣服,家長也要咬着嘴唇少教訓。讓孩子逐漸清楚地認識到,洗衣服是自己的責任。

國中生正是逐漸開始注重外表的時候,有些我們想要孩子改而改不了的習慣,也許到了兩情相悅的時候,孩子就有動力改了。

什麼年齡做什麼事,這就是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應該遵守這個規則,順應自然法則,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注意三點

與孩子站在同一個戰壕裡

當孩子經曆自然結果而意識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是不明智的時候,我們的态度不應該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地數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訴你了,你偏偏不聽,現在知道錯了”,而應該是一種鼓勵的态度——“孩子,沒關系。媽媽(爸爸)小時候也做了好多錯事,吃一塹長一智,小孩子就是這樣成長的”。

激發孩子的内動力

堅信每個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積極向上的種子,隻要家長對孩子有高品質的陪伴、關愛、贊賞、傾聽和鼓勵,就給這顆種子的茁壯成長創造了條件,孩子的内動力就被激發出來了。當然了,要給孩子進步所需要的時間。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從短期來看,孩子在家長不停地督促監督下的表現也許比家長放手後的孩子的表現好,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敢放手的原因。

但孩子在家長監督下的表現來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來自于内在的力量。從長期來看,來自内在的力量會更強大、更持久,我們畢竟隻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内動力走下去,是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長中表現出的“不完美”。

隻要我們改變我們的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問題”也會有所改善的。經常聽到有家長埋怨已讀高中的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表現得不太負責任,這或許是孩子小時候家長越俎代庖過多,或許是家長在“負責任”方面對孩子的期待值過高。

END

1月節氣推拿提前安排起來

節氣來推拿事半功又倍

如何快速點燃孩子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都看看!
如何快速點燃孩子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都看看!
如何快速點燃孩子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都看看!
如何快速點燃孩子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都看看!
如何快速點燃孩子學習熱情?老師和家長都看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