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堅持這三件事

命運對勇士低語:“你無法抵禦風暴。”勇士低聲回應:“我就是風暴。”

面對命運的捉弄,真正厲害的人,總會在越難熬的時候,越堅持為人處世的底線,負重前行,直到走出陰霾,迎來新的轉機。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堅持這三件事

01

堅持讀書,汲取智慧和力量。

尼采曾在《善惡的彼岸》中寫道:“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将回以凝視。”

當一個人跌落命運的谷底,身份地位盡失、錢财榮譽盡失,甚至還飽受冤屈,無處申訴。在在沉重的打擊之下,最容易使人意志消沉,久久無法平複心情,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來。走出這個牢籠,急需從書中找到“解藥”。

晚清重臣曾國藩,一心想要為朝廷效力,對内整治官場不良習氣,對外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由此,他總是直言進谏,可言辭犀利,讓皇帝都無法接受,一怒之下,将他革職。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曾國藩的父親去世,他回到老家為父親守喪。想到自己官場失意,又痛失摯親,一時間,曾國藩的性情無比暴躁,總是朝着家人發無名火。

于是,曾國藩逼着自己安靜下來,又開始重讀《左傳》《史記》《漢書》《道德經》等,書中的曆史人物都有着輝煌顯赫的成就,讓曾國藩反思自己的不足,而《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善若水”,更讓他獲得了“涅槃重生”的力量。

他在日記裡寫道:“知天之長而吾所曆者短,則退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事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

當一個人能夠全然地接納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身的短處,才會心生敬畏之心,才會懂得在打拼事業的路途上,不僅自身要積極努力,更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當一個人突然“開悟”了,精神上就再也打不垮了。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堅持這三件事

02

與人為善,積累人脈口碑。

《周易》中寫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一個人真正能夠行穩緻遠,源自于他有足夠的善良、赤誠和勇敢。

《悲慘世界》中的男主角冉阿讓,為了救活侄子,铤而走險偷了一塊面包,被判處十九年監禁。出獄後,人們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着他,他成為了一個被抛棄的人。

然而,好心的大主教收留了他一晚,并在他偷走銀器再次被抓時,堅定地維護了他的清白。這一個善舉,重新又點燃了冉阿讓心中對于善的堅守。

他立志重新做個好人,靠着主教送給他的銀器,慢慢地成了一個大商人,他創辦了工廠,養活了一大批勞工,甚至當上了市長,受到了市民們的尊重和愛戴。

在逃離警察沙威的追捕中,冉阿讓一路行善,靠着天生的“神力”,救出被困在馬車底下的老人,收養了間接被他逼入絕境的女工芳汀的女兒珂賽特。

靠着對善良的堅守,冉阿讓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每每在善與惡之間搖擺時,他都堅持自己的信念:無論何時,都應該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有用的人,哪怕是低到塵埃的“下等人”

人生跌落谷底,隻要依舊心存善念,便能心生希望,在絕境中找到出路。

正如莎士比亞曾寫道:“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堅持這三件事

03

不斷修心,涵養大格局。

《菜根譚》中寫道:“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意思是不論是讀書人也好,做事人也好,都要有百折不撓、不屈不撓的真心,才能夠有千變萬化而不窮盡的妙用。

當一個人遭遇挫折時,悲觀的人,就此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樂觀的人,才會在危機中看到生機,觸底反彈。

一位靠着“可降解吸管”發家緻富的創業者,在最初的十多年裡,跟随父親挑貨郎擔、倒賣瓜子、香煙、牙刷、承包養魚塘,幹了二十多個行業也沒有幹出名堂。

但他如同曾國藩帶兵打仗,屢敗屢戰,後來,他盤下一家吸管廠,開始做出了名堂,不僅做吸管,還生産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膠刀叉等産品。

然而,命運又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廠子走上正軌後不久,父親被确診為癌症晚期,兩個月後病逝,他自己也突發心髒病,雖然保住了命,卻又遭遇了“非典”。

一連串的天災人禍,讓他不得不停下來思考何去何從。在兩個多月的隔離中,他逼着自己學習和思考。終于決定,隻做一件事,那就是造綠色環保的廠房,做可降解吸管。

後來,靠着一根吸管,他的工廠年産值達上億元。

熬過一次挫折,便是一次蛻變,心靈變得更加強大,格局變得更加宏大。再回首時,已是“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堅持這三件事

04

結束語:

《菜根譚》中寫道: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人生旅途上,不要懼怕一時的挫折和窘境,堅持學習,堅持行善,堅持修心,便能在逆境中,一點點夯實人生的基石,厚積薄發。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