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信未來 做最好的自己——專訪江蘇女排龔翔宇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題:相信未來 做最好的自己

——專訪江蘇女排龔翔宇

新華社記者胡佳麗、盧星吉、王恒志

從小接觸并愛上排球,18歲進入江蘇女排,19歲首次參加奧運會并奪冠;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到身經百戰的沉穩,年僅24歲就參加過兩屆奧運會的龔翔宇早已成為中國女排的中堅力量。盡管出道即巅峰,她依然保持一顆對排球的敬畏之心。她願“珍惜當下,相信未來,做最好的自己”。

(小标題)全力以赴 做最好的自己

自2016年起,龔翔宇的職業生涯進入了全新階段,入選國家隊第一年便加入奧運陣容,和隊友一起拿下裡約奧運會冠軍。鮮為人知的是,奪冠前的日子,龔翔宇都是在重壓下度過的。國際大賽經驗尚淺的她深知自己在技術上、心理上都與老隊員有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彌補的。

初出茅廬的她在裡約奧運會小組賽期間天天掉眼淚,覺得教練帶錯了人,自己拖了大家的後腿。不過,正是在這種高壓的大賽鍛煉和隊伍的悉心幫助下,年齡最小的她在這段經曆後變得愈發堅韌。

“裡約的那段經曆對我來說影響非常大,我知道了世界上最殘酷的比賽、最殘酷的局面。2016年給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去消化和沉澱了很長時間。現在再往回看,其實也挺感謝這段經曆的。”龔翔宇說。

雖然龔翔宇經常在場上擔任接應,在國家隊也坐穩了主力位置,但她并不想限定自己或給自己下定義,而希望做一個全面、沒有短闆的運動員。“我需要以更高的标準去嚴格要求我自己,也不給自己定義。發、墊、扣、攔、傳一共五個大項,我希望自己沒有短闆,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也許正是因為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當突如其來的挑戰來臨時,龔翔宇才能做到“不慌”。在上賽季的排超總決賽中,由于主力二傳刁琳宇意外受傷,小時候曾經練過二傳的龔翔宇被主教練蔡斌臨時推到了首發二傳的位置上。盡管她最終未能帶隊力挽狂瀾,但那份獨特的經曆讓她難忘。

“刁琳宇不在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但是我們其他隊員沒有是以消沉,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是想出了辦法,勇往直前。”龔翔宇說。

在她看來,參加各類國内、國際大賽對于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能夠參加奧運會和全運會這樣的國内外大賽,機會難得,這種經曆就像是‘打怪更新’一樣,經驗值一直在往上加,感覺眼界比以前更開闊了。我覺得經曆過不同的場合,嘗試不同的方法,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麼,方向是什麼。”

24歲就已經獲得奧運會、世界杯冠軍頭銜的她,未來有怎樣的目标呢?

“之前挺糾結的,現在也想通了。珍惜當下,也相信未來,對排球始終保持一顆敬畏的心,希望自己能夠為中國女排多作貢獻。”

(小标題)年輕的“大隊員”

女排聯賽新賽季伊始,老隊員退役、“新鮮血液”的補充使得充滿朝氣的江蘇隊與往年格外不同。由于張常甯手術休戰,隊長的大旗落到了龔翔宇肩上,角色的轉變讓她感受到更多責任。

“首先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用積極的能量去影響隊友。”成為隊長後,龔翔宇注意到了許多曾被自己忽略的小事。“作為隊長,需要傳達教練的安排等等,也都是些小事。唯一不同的是,我當隊員的時候,隻要隊友中有一個人知道安排,我就不需要知道。以前我不太關心瑣事,當了隊長之後發現,生活上、訓練場上很多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多多注意。”

作為效力江蘇隊六年的“大隊員”,龔翔宇私下裡就像大姐姐一樣和小隊員打成一片,無論場上場下,她都會和小隊員們多溝通。“她們第一次打聯賽肯定想打好,也會有緊張和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還是要很耐心地去跟她們交流,要先聽聽她們的想法,再找問題所在。”

在張常甯缺陣的情況下,江蘇隊掀起了“青春風暴”,繼去年之後再次與老牌勁旅天津隊會師決賽。龔翔宇坦言,拼進四強已經算是喜出望外,後面的每場球既要抱着學習的心态,又要敢于向對手挑戰,保持一顆平常心。

“我們江蘇隊一直都在朝着既定目标去前進,還是要把江蘇女排這種敢于挑戰、不怕輸的精神作風延續下去,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我要把這種精神作風‘傳幫帶’,一代一代傳下去。”

(小标題)幸遇良師

“每天在訓練場上,我們練多久,郎導就在訓練場上站多久,我們有多長時間不吃飯,她就多長時間不吃飯。”

2016年龔翔宇首次入選國家隊,憑借在世界女排大獎賽等比賽上的突出表現獲得時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的青睐,進入奧運陣容,是當時12名選手中唯一沒有參加過三大賽的隊員。

半決賽對陣荷蘭隊時,年輕的龔翔宇敢打敢拼,力助球隊扭轉不利戰局取得寶貴勝利。賽後,百感交集的龔翔宇靠在郎平肩頭大哭,“哎呀媽呀,吓死我了”。

郎平也落淚了,她緊緊地擁抱着、安慰着這個剛滿19歲的小姑娘,在她耳邊說,“孩子,記住這個經曆”。

五年後的東京,她們再度相擁而泣,不過這次是告别。

回憶起東京奧運會最後一場比賽結束後隊員們緻敬郎平的場景,龔翔宇曆曆在目:“當時滿腦子湧現的都是過往的回憶,想起郎導和我們在一起的日子。而且郎導年紀這麼大了,我對她有很多情緒在裡邊,有很多感恩,有不舍。”

除了郎導之外,龔翔宇也很感謝将她“一手打磨”出來的恩師蔡斌。龔翔宇自2015年進入江蘇一隊打球以來,就在主教練蔡斌麾下。

“我很感謝蔡導,我從青年隊上來之後,一直都是蔡導在教導我,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排球的理念,自己碰到困難之後會主動找他溝通,他會給我一些回報,告訴我怎麼做才能最快速地把問題解決。”龔翔宇說。

當記者問到有沒有遇到過蔡導解決不了的問題,龔翔宇笑了笑說:“目前沒有。”

“他的執教經驗非常豐富。”在龔翔宇眼裡,蔡斌在培養新人方面有着獨到之處。“他把我們江蘇隊捏合得越來越好了。我覺得蔡導在不斷打磨我們整體,同時也培養每個人打出自己的風格。”

(小标題)排球之外:陪陪父母 拼拼樂高

每天隊裡結束訓練或比賽後,龔翔宇會先去做治療,之後回到寝室,常常洗個澡就躺在床上,什麼都不想去想——因為實在太累了。

不過,繁忙的球員生活并沒有讓龔翔宇放下學業。目前,她正攻讀碩士學位。“我讀的是運動訓練專業,書本上學到的運動理念可以套用在我們的日常訓練中,兩者是相通的,比我自己‘死練’效果更快、更好。”

“如果我因為比賽不能去學校,老師或者同學會錄視訊給我,有時候會線上授課。”她坦言,打球和學習同時進行,精力的配置設定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白天有大量訓練,晚上補課的話,主要是考驗注意力的集中度。”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龔翔宇也有自己的小愛好。在家的時候,除了陪伴父母,她最大的樂趣就是拼樂高,非常享受拼出成品的成就感。

“樂高的所有機關都是環環相扣的,非常考驗對細節的把握,通過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拼出理想中的樣子,這和打排球有異曲同工之處。”她邊說邊用手比畫着,“通過拼樂高,我發現了一些平常接觸不到的東西,原來汽車是這麼造的。”

被問到這次聯賽結束之後的打算時,龔翔宇臉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她說:“如果有假期的話,肯定是要先回家陪陪父母。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是最放松、最輕松的狀态。”(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