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頁,凝視,屏息,深思,學習中華文化,應傳漢字之美,牢記其叮咛,用心去想,用神去體會,用語言無表達,銘記于心
忐忑的叮咛——不驕不躁
看到這個詞,大家都會想起前年響徹大江南北的神曲《忐忑》,觀其字形,一上一下,頓覺讓人感到颠簸不安,底下的兩個心字,直覺的告訴了你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心情的。初識此字,即便不知其字音也能對其意心領神會,它的讀音tante,讀起來頓挫有力,好像有人在用力的拍桌子向你叮咛:“不要放松,緊張與慎重之感油然而起,當我因為考試成功而感到驕傲與自滿時,是忐忑一詞讓我脈動回來,重回狀态。他讓我知道了,想要取得成功,切不可驕傲自大,忐忑的叮咛,我們應牢記。
铿锵的叮咛——永不言敗
看到字旁,讓人感覺好像看到金屬一般,閃閃發光,寒氣逼人,堅強,一個多麼令人堅強的詞彙,多少次,當你陷入困境,無欲沉淪,是朋友的一聲:“你要堅強”,使你恢複了勇氣與信心,一鼓作氣東山再起,kangqiang,讀起來铿锵有力,英勇果斷,更加透露出一種坦蕩的胸懷與磅礴地氣勢,他在我遇到困難想要放棄前行的時候,叮咛我:“勇往直前永不言敗”。使我重拾信心,找回自我,铿锵的叮咛,我們應牢記。
憧憬的叮咛——勿忘初心
豎心以站立的姿态立着,向前,向上,蘊含着對未來的希望。“童”,天真,爛漫,而美好的童年,善良而美麗的童話“景”,良辰美景,和煦的春風,chongjing讀起來輕柔夢幻色彩斑斓,寓意着未來無限的希望與動力,他在我迷失初心茫然無措時,叮咛我勿忘初心保持純潔的本質,憧憬的叮咛,我們應牢記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争搶的學習外語,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卻有這過多的語病,是的,學習一門外語固然重要,但是身為一名中國人,難道不應該先學好漢字的功底嗎?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牢記漢字的叮咛,将其弘揚光大。
墨畫的叮咛
墨筆淡過畫有神,寫遍古今樂與傷。清墨在紙上慢慢的散開了,不用濃重點綴,便自成一幅骨感十足饒人心弦的墨韻書香,帶給我們永遠的叮咛
人有神,墨畫亦有神。古代便有李白所著:“千古山川入此畫,墨筆淡青傳有神”。如今,亦有徐悲鴻之言:“畫為畫,何為有神之畫?墨為墨,筆墨勾勒其畫。”齊白石一生作畫,晚年說過:“我畫了一生,前十年用來找墨韻,又用了二十年,找墨的精華。最後三十年傾聽畫對我的囑托。”齊白石一共用了六十年的時間尋找畫對他的叮咛。
當你看到一幅完好的墨畫時,你能下手去破壞它嗎?筆在下,畫神在上。這是他對我們的叮咛。喜怒哀樂畫中亦有所展現,這也是墨畫獨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