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1952年7月25日下午,正在廣東省珠海市關閘北側執行執勤任務的解放軍戰士突然發現對面的葡萄牙士兵有所異動。

不知道是誰給了占領澳門的葡萄牙人如此大的勇氣,竟然派士兵将作為雙方界線的路障向我方移動。

執勤的解放軍戰士立即上前阻止并多次向葡萄牙士兵發出警告,但葡萄牙士兵不僅對我方的警告置若罔聞,甚至變本加厲向我方開炮,由此引起了雙方一個多月的武力沖突,這就是著名的

關閘口事件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澳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領土,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一個歐洲的彈丸小國葡萄牙,又是怎樣将這裡變成殖民地的呢?

說起來葡萄牙人第一次來到中國還要追溯到明正德年間,踏上中國土地的葡萄牙人震驚于華夏經濟之繁榮,土地之廣博。

而貪婪的葡萄牙人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發展殖民勢力

,當然沒有理由放過在他們眼裡遍地黃金的中國。

隻是葡萄牙似乎太過自信了一些,先後兩次派出戰船企圖扣開中國的大門,結果毫無意外地被明軍給狠削了一頓。葡萄牙政府一看武力征服是不可能成功了,幹脆就改變政策,耍起了無賴。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1553年一隊葡萄牙商船來到了澳門,并派人求見了當時的廣東海道副使汪柏

。葡萄牙使者跟汪柏說

“我們的船上裝的都是中國皇帝的禮物,隻是航行的時候我們的船漏水了,把禮物都給浸濕了,您看能不能給我們一塊地方把這些禮物給曬幹了,好進獻給中國皇帝。”說完後還給了汪柏500兩銀子。

收了别人的銀子當然要給對方辦事,再說汪柏也沒把這個小國當做一盤菜,于是就痛快地畫出了一片區域給葡萄牙人使用。

沒想到的是,湧入澳門的葡萄牙人越來越多

,修建房屋也就罷了,可修建炮台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

當時也有政府官員找過他們,不過都被葡萄牙人用錢給打發了。再到後來澳門的葡萄牙人每年都向官府上繳高昂的地租,

官府一看有利可圖,這夥葡萄牙人又特别懂事,就默許了他們的存在。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一直到1842年,

清政府跟英國簽訂了曆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這一下可把葡萄牙政府給刺激壞了,既然英國能逼迫清政府就範,葡萄牙一樣也能做到。

于是葡萄牙政府就派人跟清政府談判,想将整個澳門變成葡萄牙的殖民地。

沒想到在英國人面前點頭哈腰的清政府在葡萄牙人面前卻十分強硬,

一句話:你葡萄牙想要澳門就是癡心妄想。

葡萄牙政府面對這種情況幹脆也不管清政府是啥态度了,幹脆咱們先武力占領了澳門再說。随後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并在島上修建了各種防禦工事,

直到1849年葡萄牙人覺得有能力守住澳門了,就直接關閉了海關,并停止向清政府繳納地租。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不過直到此時為止,

葡萄牙雖然在事實上已經控制了澳門,但在法理上卻是屬于非法占領。

葡萄牙多次同清政府談判想将澳門拿到手裡,可是清政府一直沒有同意。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884年,這一年中法戰争爆發,法國戰勝後看中了澳門這個地方。但當時占領了香港的英國不願意看到這個與自己的殖民地近在咫尺的小島落在法國這樣的強國手中。

在這點上清政府倒是跟英國想到一塊兒去了,他們都覺得澳門在一個相對較弱的葡萄牙手裡,對付起來要容易得多。葡萄牙當局也看出了這點,

就趁機再次向清政府提出将澳門劃給葡萄牙。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清政府一想,把澳門給葡萄牙也不是不行,但是該争取的好處還是要争取的,于是就派人跟葡萄牙進行談判。隻是不知道清政府的當權者是不是腦抽了,

竟然找了一個英國人替他們與葡萄牙交涉。

一個英國人當然不會為清政府考慮得失,對葡萄牙提出的要求想也沒想就都同意了。

當大清朝的皇帝看到雙方簽訂的協定時,突然發現自己印象裡的澳門似乎跟葡萄牙嘴裡的澳門不是同一塊土地。葡萄牙想要的土地明顯比清政府想給的要大得多。

結果這個協定毫無意外地被清政府給拒絕了。不過沒關系,充當代理人的這位英國同志表示咱有辦法。當時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都有兩個版本,一份中文的一份英文的。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可是在清政府中懂得英文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的存在,這就給了這個代理人操作的空間。于是出自他手中的這兩份協定,呈現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内容。這就有些類似于現在的陰陽合同,

清政府看到的隻是葡萄牙想讓他們了解的内容。

結果在英國人的這波操作下,

清政府和葡萄牙在1887年簽訂了《和好通商條約》,從此葡萄牙得到了澳門的永久管理權。

好在當時該條約中有這樣一條規定,葡萄牙未經中國允許不能将澳門轉讓給他國。正是這個條款,為澳門的回歸埋下了伏筆。

光陰荏苒,轉眼過去了半個多世紀,葡萄牙這個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逐漸沒落,即便如此葡萄牙人對待華人的态度依然十分嚣張。

在1945年澳門的葡萄牙人就曾經将關閘界線向中方移動了33米。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隻不過當時的蔣介石一門心思地搞内鬥,對這種事根本就不上心。這就給葡萄牙人造成了一種錯覺,

他們認為中國人根本不敢跟葡萄牙開戰

,隻要強硬一點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1949年新中國成立,清政府,民國政府以及國民黨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都失去了法律效力。

按說葡萄牙就應該将澳門還給我們,不過習慣了高高在上的葡萄牙人,顯然沒把這個新成立的政權當回事兒,絲毫沒有将澳門物歸原主的意思。

在葡萄牙的想法裡,你中國的香港還不是控制在英國手裡,既然英國沒歸還香港我葡萄牙自然也不會歸還澳門。

而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無論在軍事實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與西方國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是以按照黨中央的政策,

香港和澳門的事情就暫時擱置了,等待一個好的時機再行解決。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但這并不意味着中國就要給葡萄牙好臉色,是以當時兩國的關系非常緊張

,關閘附近的雙方士兵也都嚴陣以待,處于對峙狀态。1952年7月25日下午,這天輪到一名叫做趙學登的戰士站崗。

在趙學登執行站崗任務期間,突然發現有一名葡萄牙士兵總是有意無意地進入雙方的中立區。

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趙學登的職責就是保衛國家領土不受外敵侵犯。

而這名葡萄牙士兵的所作所為,顯然已經等同于侵犯中國領土。趙學登當時還是比較克制的,隻是口頭向這名士兵發出了警告。沒想到的是,我方的隐忍換來的卻是葡萄牙方面的得寸進尺。

這名士兵非但沒有退出中立區,還叫來了許多同伴兒并将作為中葡雙方界限标志的木馬推向中國方向。

多次制止無效後,雙方發生了短暫的交火。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當天這起事件的報告就擺到了毛主席的辦公桌上。對外一向強勢的毛主席,顯然不會慣着葡萄牙人,當即發出指令

“堅決消滅一切來犯之敵,以沉重打擊西方反華之敵,打出國威軍威。”

指令傳來,駐守關閘的戰士們心裡有了底,等到葡萄牙士兵再次前來挑釁時,果斷出手将對方壓制在防禦工事後不敢露頭。許是白天的戰鬥打得太憋屈了,

葡萄牙士兵竟然趁着夜色擊落了中國的國旗。

國旗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尊嚴,絕對不能有失。

中方當即決定,派人連夜将國旗升起。

接到任務的兩名解放軍戰士明知道這次任務很危險,卻沒有絲毫猶豫地接受了任務。

是夜,這兩名戰士冒着葡萄牙士兵的槍林彈雨沖向了旗杆。雖然在他們的努力下五星紅旗再次飄揚在戰場上空,

但這兩名年輕的士兵卻被葡方的炮火重傷,最終不治身亡。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這下徹底激怒了中國,公安第10師迅速調集兵力進行反擊,

在中方猛烈的進攻下,葡萄牙士兵被打得抱頭鼠竄,毫無還手之力。

随着事件的不斷發酵,葡萄牙當局漸漸意識到事情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原計劃通過挑釁示威就能逼迫中國向自己妥協。卻不想引起了中國的強烈反彈,關鍵是直到此時葡萄牙當局才發現原來新中國的軍隊如此強大,自己根本就不是對手。

怎麼辦,這件事一個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兩國的國戰,葡萄牙政府可承擔不了這種後果。左右為難的

葡萄牙當局隻能求到了其他西方列強頭上,企圖通過國際壓力逼迫中國就範。

結果葡萄牙當局大大地低估了中國的強悍,在衆多西方國家的施壓下中國不但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強硬,甚至切斷了對澳門的糧食,蔬菜供應,并調來重炮,兵峰直指澳門。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要知道澳門本身是一座小島,而小島的一大特點就是可耕地稀少,淡水資源不足。

澳門生産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島上的居民食用

,以前葡萄牙士兵就是靠劫掠當地人的糧食過日子。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實在不忍心看着澳門同胞忍饑挨餓,就向澳門提供了一些糧食和淡水,澳門的葡萄牙人覺得對澳門也沒啥壞處,就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次中國斷掉澳門的糧水供應,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當時的澳門總督叫史伯泰,不管葡萄牙政府是怎麼想的,這個家夥是真的害怕了。

解放軍的幾輪炮轟就能把澳門夷為平地,換誰誰能坐得住?

既然政府通過英美等國對中國施壓的辦法行不通,那就隻能靠自己想辦法了。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直接跟中國政府聯系肯定是不行,當時的葡萄牙并沒有跟中國建交,身為葡萄牙駐澳門總督貿然跟中方聯系,自己的政治前途恐怕就報帳了。這時有人給史伯泰出了一個主意,

既然您不友善聯系中方,不如在澳門找一個德高望重的華人替您出面。

史伯泰一想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于是就找到了澳門商會的馬萬祺先生,拜托他跟中方聯系,向中方表明葡萄牙的态度,并不想把事情鬧大,實際上這就是向中方低頭了。

對于澳門的商人來說,他們當然也不希望中葡兩國真的發生戰争

,畢竟澳門是他們安身立命之地,一旦戰争爆發,平民傷亡在所難免,商業也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是以馬萬祺很快就通過自己的關系,将葡萄牙的态度傳達到了負責處理這次事件的葉劍英的耳朵裡。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其實此時葉劍英也正在為這件事發愁,日前葉劍英組織召開了緊急會議,讨論對此次事件的處理辦法。會上有人主張幹脆打上澳門,順便使澳門回歸祖國懷抱。也有人說新中國剛剛成立,應該以經濟建設為重心,沒有必要與葡萄牙徹底撕破臉。

在葉劍英心裡是更傾向于放葡萄牙一馬的

。首先,中國現在是四面楚歌,應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弱國葡萄牙正好在可以團結的範圍内。其次,澳門居民華人居多,一旦開戰傷害的都是自己的同胞。最後還要加上一條,彼時的中國确實缺錢,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開戰對中國無異于雪上加霜。

誠然放過葡萄牙不是不可以,但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葡萄牙政府必須認錯。

如果葡萄牙當局拒不道歉,那沒有說的,隻能兵戎相見。是以當葉劍英從饒彰風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時,立刻決定派人跟葡方進行談判。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在談判過程中,中國向葡萄牙提出了三個條件,隻要葡方可以辦到,這件事中國可以網開一面。

這三個條件就是:

第一,葡萄牙必須保證不再發生同類事件;

第二,葡萄牙必須公開向中國道歉;

第三,葡萄牙要為其對中國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起初葡萄牙方面并不認可中方的要求

,畢竟自從鴉片戰争以來,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向中國道歉,賠款。如果葡萄牙這麼做了,那在衆列強中可就是蠍子拉屎獨一份兒了,葡萄牙的面子往哪裡放。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馬萬祺先生作為澳門人自然不願看到戰火燃燒到自己的家鄉。他苦口婆心地勸說史伯泰說:“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有目共睹,在北韓戰場上聯合國軍隊都節節敗退,葡萄牙又憑什麼與其對抗。”

在雙方代表的努力下,中葡雙方經過多輪談判,最終達成協定,

除了公開道歉葡萄牙沒有做到外,其餘兩條完全照辦。

葡方共賠償中國4.4億人民币,并将哨兵位置後撤至關閘門下,任何葡方武裝不得走出關閘。

這場沖突持續至1952年7月30日。葡方向我方發射炮彈490發、子彈2萬多發,我方還擊炮彈109發、子彈8820發;葡方死亡5人、傷14人,我方犧牲2人、傷30人。

雖然“關閘事件”最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而

葡萄牙方面的說法是當日的非洲裔士兵不懂英語,是以才會對中方的警告視若無睹。

但我們應該想一想,為什麼一直與中國相安無事的澳葡士兵偏偏在那個時間挑釁中國。難道真的隻是一場誤會引發的戰鬥嗎?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别忘了,

當時的中國正有大批的軍隊在鴨綠江對岸和所謂的聯合國軍進行着激烈的戰鬥。

1950年6月25日,美軍出兵北韓,中國人民志願軍應邀馳援,在北韓與美國軍隊展開了殘酷的厮殺。

1952年正值雙方戰鬥的關鍵時期,

而葡萄牙借機生事也不能排除是看到我國的軍隊被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牽制在北韓

,國内力量相對薄弱的機會,想渾水摸魚,在中國身上得到些好處。

隻不過沒想到新中國對别國的挑釁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态度。一下把事情給搞大了,把自己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此外在葡萄牙身後也難保有沒有英美等國的教唆。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要知道當時聯合國軍隊在北韓戰場正連連失利,眼看就要折戟沉沙,在這個檔口如果有一個國家跳出來給中國找點事兒,讓中國首尾不能兼顧,北韓戰事說不定還有轉機。

在中葡雙方發生沖突的過程中,

英美等國不但在口頭上向中國施壓,美國更是派出了艦隊在台灣海峽刷了一波存在感,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

以西方國家無利不起早的本性,要說是出于熱心才幫助葡萄牙恐怕沒人會相信吧。

這次事件充分證明了弱國無外交這個殘酷的現實

,但凡當時的中國稍微弱勢一些,恐怕事情的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1952年中葡沖突:葉劍英召開緊急會議,多次談判後,葡方賠償4億

國家的強大才是中國人民挺直腰闆兒的底氣,

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中國人民奮發圖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益強勝。

華夏人民愛好和平,但我們也從不畏懼挑戰,凡是挑釁我們國家尊嚴的敵人,中國都會堅決予以反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