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抑郁症很難被人了解?

作者:高喜翠主任

為什麼抑郁症很難被人了解?

在24歲時,英國作家馬特·海格患上抑郁症,他曾站在懸崖邊企圖自殺,離死亡隻有一步之遙。他通過寫作踏上自我救贖之路。

當成為小說家的馬特再次回望生命中那段艱難的時光,他寫下一本書,再現一段克服絕望、走出抑郁的生命之旅。馬特對人生絕境的輕柔叙述,仿佛在向讀者傳達,

那些曾在你的精神世界中肆虐的狂風,最終都會化作陣陣清風徐來。

為什麼抑郁症很難被人了解?

01

為什麼抑郁症很難被人了解

它是隐形的。

它不是“感到有點難過”。

“抑郁症”這個名稱不準确,它讓我想到癟了的車胎,被刺穿了,不能動了。或許去掉焦慮的抑郁症是這種感覺,但交織着恐懼的抑郁症根本不是這樣。(詩人梅麗莎·布羅德〔Melissa Broder〕有一次發推特:是哪個傻子叫它“抑郁症”?怎麼不叫“我的胸腔擠滿了蝙蝠,而且我看見一個鬼影”?)病情最糟糕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絕望地想:我甯願得任何别的病,甯願受任何身體上的病痛。因為頭腦是無限的,它的折磨也是無邊無際的。

你可以在患抑郁症的同時快樂着。就像你可以是一個清醒的酗酒者。

它并不總是有一個明顯的病因。

它能“感染”百萬富翁,發絲柔順的人,婚姻幸福人士,剛被升職的人,會跳踢踏舞、玩撲克牌魔術、彈吉他的人,毛孔緊緻的人,狀态更新裡散發着快樂的人——總之外表看起來毫無理由抑郁的人。

它是神秘的,甚至飽受抑郁折磨的人也無法多了解它一分。

對其他人來說,它似乎無足挂齒。你頭腦裡着了火,但沒人能看見火焰。因為抑郁症在很大程度上是無形的、神秘的,是以很容易滋生偏見。偏見對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殘忍,因為偏見影響思想,而抑郁症是思想的疾病。

當你抑郁時,你會感到孤獨,你覺得沒有人經曆着你正在經曆的一切。你如此害怕露出一點點瘋狂,于是你把一切痛苦悶在心裡。你如此害怕人們會越來越疏遠你,于是你閉上嘴,不吐露一個字。這太可惜了,談論它是有益的。

我知道,我知道,我們是人,是重視隐私的物種。與其他動物不同,我們會穿衣服,我們做愛會在私密的地點。如果我們有了毛病,我們會覺得羞恥。但我們不必永遠羞恥,把它講出來,甚至讀出來、寫下來,這會讓我們獲得解脫。

為什麼抑郁症很難被人了解?

02

警告信号

抑郁症的警告信号很難被人們發現。

對抑郁症沒有直接經驗的人,更難發現它的警告信号。部分原因在于,有的人搞不清抑郁症到底是什麼。我們把“抑郁”當作“悲傷”的同義詞,就像我們把“忍饑挨餓”和“餓”等同,這無可厚非。然而,抑郁症和悲傷的差別相當于“快要餓死”和“肚子有點餓”的差別。

抑郁症是一種疾病。它不伴随皮疹或咳嗽。我們看不見它,因為它基本上是無形的。它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令人驚訝的是,很多患病者最初很難認出它。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夠痛苦——他們很痛苦,但這種痛苦的感覺似乎是無從辨認的,或者容易與其他東西混淆。

比如,如果你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你可能會想“我感覺一無是處,因為我的确一無是處”。你不太容易把這看作一種疾病症狀。受低自尊和疲憊感的影響,即使你明知這是一種疾病,可能也沒有意願和能力将其告知他人。但無論如何,下面是一些最常見的抑郁信号:

  • 疲憊——如果某人總是無故感到很累。
  • 低自尊——這一點别人很難發現,如果發生在那些不善于表達情感的人身上就更難被發現,而且低自尊也會讓人更不愛表達自己。
  • “精神運動性阻滞”——在某些抑郁症案例中,會出現動作遲緩和說話緩慢現象。
  • 食欲下降(不過食欲大增有時也會出現)。
  • 煩躁易怒(不過公平地說,這可以是任何事情的迹象)。
  • 頻繁哭泣
為什麼抑郁症很難被人了解?

快感缺乏症——它是伍迪·艾倫導演的《安妮·霍爾》最初的片名。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術語。意思是無法體驗任何類型的快感,甚至美好的事物,比如日落、美食、看八十年代切維·切斯的無厘頭喜劇,諸如此類的東西。

突然内向——如果某人似乎比平時更安靜、更内向,有可能他患抑郁症了。(我記得有幾次我說不出話來。感覺好像動不了舌頭,說話顯得完全沒有意義。似乎别人談論的事情對我來說就像屬于另一個宇宙。)

03

我的症狀

我的感覺還包括:

感覺鏡子裡的我似乎是另一個人。胳膊、雙手、胸部、咽喉和頭背部的刺痛感。無法考慮未來。(對我來說是沒有未來的。)害怕變瘋,害怕被送到精神病院,穿上限制服,關進軟壁病房。

臆想症。分離焦慮。曠野恐懼症。持續的重度恐懼。精神上筋疲力盡。身體上筋疲力盡。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胸口緊,偶爾疼痛。即使站着不動,也感覺在墜落。

四肢疼痛。偶爾失語。迷茫。汗津津的。無限的悲傷。增長的性幻想。(用性幻想來平衡對死亡的恐懼。)想遠離人群,希望自己身處另一個時空。渴望成為其他人,任何人都可以。

食欲下降(6個月内我的體重減了28磅)。内在的顫抖(我叫它靈魂顫抖)。感覺我馬上會驚恐發作。感覺我呼吸的空氣太稀薄。失眠。不斷搜尋“我要死了”或“我要瘋了”的警告信号。找到如上警告信号,并深信不疑。有快步走路的欲望。

奇怪的似曾相識感,還會覺得某件事像是回憶但還未發生,至少對我還未發生。在我的視野邊緣看見黑暗。想要關閉噩夢般的圖像,有時我合上眼就能看到。渴望跳脫出自己。一周,一天,一小時,上帝啊,一秒鐘也行。

這種種體驗太過異樣,甚至讓我以為我是從古至今唯一有過這些體驗的人。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正在經曆這些痛苦。我常會不由自主地将我的大腦想象成一個龐大、漆黑的機器,像從蒸汽朋克漫畫裡走出來的,滿身是各種管子、踏闆、控制杆和液壓系統,冒着火星和蒸汽,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在抑郁症裡加入焦慮症,有點像在酒裡加入可卡因。它給你的全部感覺按了快進鍵。如果你隻是單純的抑郁症,你會感覺大腦像陷入沼澤,失去動力,遲緩不動。但如果加入了焦慮症,你身陷的沼澤中還會出現漩渦。泥水中的怪物像變異的鳄魚一樣以最快速度不停遊動。

你一刻都不能放松,每一秒都處在崩潰的邊緣,你絕望地試圖浮出水面、呼吸空氣——那些對你來說如此奢侈,對岸上的人來說卻唾手可得的空氣。

為什麼抑郁症很難被人了解?

隻要你清醒着,就沒有一秒鐘可以跳出這種恐懼。這一點都不誇張。你渴求有一秒,哪怕有一秒可以不處于恐懼之中,但那一秒從未到來。這種病不是某個身體部位的病,若是那樣,你可以跳出去,不去想它。

如果你背疼,你可以說“我的背痛讓我難受死了”。在這種情況下,疼痛和自我是可以分離開的,疼痛是某個他者,它襲擊、煩擾,甚至吞噬着自我,但它不是自我本身。

而對于抑郁症和焦慮症來說,疼痛不再是某個你可以去“想”的東西,因為它就是你的想法本身。你的背隻是你的一部分,而你的想法是你的全部。

如果你的背疼,一坐下來就會更疼。同樣的,如果你的腦袋“疼”,一思考也會更“疼”,而且這種疼痛不像背痛那樣,站立起來就能得到緩解,往往這種感覺本身就是個假象。

04

事實

當你被困在一個讓人感覺如此不真實的病症裡時,你會尋找任何能給你一點方位感的東西。我對知識如饑似渴。對事實如饑似渴,我瘋狂地搜尋它們,就像在大海中尋找救生圈一樣,但資料是微妙狡詐的。

發生在頭腦裡的事情常常被隐藏。當我第一次發病時,我花了很大精力讓自己看上去正常。一般來說,如果你不告訴别人你很痛苦,别人是不會知道的。而抑郁症患者通常不願意傾訴,尤其是男性。

從過去到現在,關于抑郁症的事實一直在改變,可以說全部的概念和術語都發生了變化。抑郁症過去不叫抑郁症,叫作精神憂郁症。過去患這個病的人比現在要少得多。但是果真如此嗎?還是如今人們更坦誠了?

不管怎樣,這裡列出了一些目前我們知道的事實。

自殺是35歲以下男性的頭号死因。世界各地的自殺率千差萬别。例如,如果你生活在格陵蘭島,你自殺的可能性就是希臘人的28倍。每年有100萬人自殺成功。1000萬~2000萬人自殺未遂。

全球範圍内,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多。每5人中有1人會遭遇抑郁症。(當然遭遇心理疾病的人比這個比例更高。)全球範圍内,抗抑郁藥物的銷量持續上漲。冰島銷量最高,然後依次是澳洲、加拿大、丹麥、瑞典、葡萄牙和英國。

遭遇過嚴重抑郁症的女性是男性的2倍。

在英國,焦慮抑郁症最為普遍,然後依次是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純”抑郁症、恐懼症、進食障礙、強迫症和驚恐障礙。

女性比男性更願意尋求并接受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如果父母一方被診斷出抑郁症,子女患抑郁症的機率約為40%。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衛報》,《心靈》期刊,黑狗協會」

05

如何陪伴患抑郁症或焦慮症的人

1、要知道你是被需要、被感激的,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不是這樣。

2、聆聽。

3、永遠不要說“振作起來”或“高興起來”,除非你會提供具體、萬無一失的操作方法。(“嚴厲的愛”不管用,老套的、溫柔的愛就足夠了。)

4、抑郁症是一種疾病,如果病人說了一些無心的話,要體諒他們。

5、教育自己。要了解最重要的一點:對你來說很容易的事,比如逛商店,對抑郁症患者也許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戰。

6、别認為這是你的錯。别把抑郁症當成流感、慢性疲勞綜合征、關節炎。病人得病不是你的錯。

7、耐心點。這個過程不會很輕松。抑郁症有漲落、起伏,不會保持一個狀态。不要把某一個快樂或糟糕的時刻當作痊愈或複發的證據。打一場持久戰吧。

8、接納現在的他。問問他你能做什麼。其實你能做的主要就是陪在他身邊。

9、如果可能的話,解除病人的一切工作、生活壓力。

10、盡可能别對病人的舉動大驚小怪,這會更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怪人。躺在沙發上三天不起?不拉開窗簾?因為決定不了穿哪雙襪子哭個沒完?那又如何,沒什麼大不了的。“正常”其實是主觀的,沒有什麼标準答案。這個地球上有70億人,就有70億種正常。

06

慢下來

假如你患焦慮症,或者是伴有焦慮的高速版抑郁症,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治療,吃藥就是其中的一種。

對部分人來說,藥物确實是不折不扣的救命稻草。但我們都知道,判斷一種藥是否合适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因為腦科學本身還不夠發達。

活人大腦機制的分析工具CAT(計算機化X射線軸向分層造影)掃描和MRI(核磁共振造影)掃描問世才幾十年。當然,這些工具擅于提供彩色、漂亮的大腦圖檔,還能告訴我們大腦的哪些部分最為活躍。

它們能指出,當我們吃巧克力棒時是哪個部分負責提供快感,聽見嬰兒啼哭時又是哪個部分在制造壓力。很聰明,但它們也有缺陷。

“大部分大腦區域在不同時刻擔任不同的職能,”《停不下來的人》(The Man Who Couldn‘t Stop)的作者大衛·亞當博士(Dr David Adam)說道,“比如,杏仁體(amygdala)既能引發性興奮又能引發恐懼,但核磁共振掃描不能分辨激情和恐懼。

當我們看見卡梅隆·迪亞茲(Cameron Diaz)或布拉德·皮特(Brad Pitt)的照片,杏仁體亮起時,難道我們是在恐懼他們嗎?“

是以,工具是不完美的。神經科學也是不完美的。我們對大腦有一定的了解,但更多的是未知。也許正是因為缺乏真正的了解,至今還有人覺得患上精神疾病是羞恥的。哪裡有神秘,哪裡就有恐懼。

歸根結底,沒有一種藥物是百分百有效的。有效的藥物是存在的,但隻有騙子才會說它們每次都管用,或者總是你理想的選擇。沒有其他輔助治療,僅憑藥物治好一個人的狀況是很少見的。不過對于焦慮症,似乎真的有一樣東西對任何人都管用。

它就是:慢下來。焦慮症讓你的頭腦處于快進狀态,而非正常的播放速度,要想讓這個快進速度慢下來并不容易,但慢下來真的有用。焦慮症把我們保持正常心智所需的逗号、句号都抽掉了,下面是一些把逗号、句号添回去的方法:

瑜伽。以前的我對瑜伽唯恐避之不及,現在的我成了瑜伽信徒。瑜伽很棒,與其他療法不同,它把頭腦和身體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療。

減慢呼吸。不需要深呼吸。輕柔地呼吸。吸氣5秒鐘,呼氣5秒鐘。堅持下來比較難,但放松的呼吸能有效避免驚恐發作。太多的焦慮症症狀——頭暈、針刺感、麻刺感——都與呼吸急促直接相關。

冥想。不需要吟誦經文。坐下來,花5分鐘時間,試着想象一個讓你平靜的事物,一艘停泊在閃閃發光的海面的船,夫妻的面龐。或者隻是專注于你的呼吸。

接納。不要抗争,隻是感覺。緊張源于對立,放松源于放手。

活在當下。冥想大師阿米特·雷(Amit Ray)說:“如果你想征服生命中的焦慮,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個呼吸裡。”

愛。美國作家阿内絲·尼恩認為焦慮是“愛的最大殺手”。幸運的是,愛也是焦慮的最大殺手。焦慮是一種疾病,把我們束縛在自己的噩夢裡。愛是向外的作用力,是我們掙脫恐懼的通道。雖然常有人誤解,但焦慮不等于自私。如果你的腿着了火,你自然會滿心都是疼痛感和對火的恐懼,不能說這樣就是自私。

患精神疾病的人完全沉浸于自身,并不是因為他們本質上比别人更自私。當然不是。那是因為他們内心有着如萬箭穿心一般的疼痛,無法掙脫。夫妻與被愛對他們會有極大的幫助。這種愛不一定要是浪漫的愛情,甚至無須是家人之愛,隻要學着用愛的目光看這個世界就夠了。愛是一種生命态度,愛可以拯救彼此。

07

如何生活

我覺得有用但不總是遵循的40條建議:

1.快樂出現的時候,享受快樂。

2.小口慢飲,别狼吞虎咽。

3.對自己溫柔些。少工作,多休息。

4.過去的一切你都無法改變。這是基本的實體原理。

5.小心星期二和十月。

6.庫爾特·馮内古特是正确的:“閱讀和寫作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有營養的冥想形式。”

7.多傾聽,少說話。

8.無所事事的時候不要有罪惡感。也許工作比無所事事對世界的危害更大。但可以完善你的無所事事,讓它是覺知的。

9.覺察到你正在呼吸。

10.不論在任何地點,任何時刻,都要試着去發現美。一張面孔、一句詩詞、窗外的雲、塗鴉畫、風力田。美可以淨化思想。

11.恨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情緒。就像為了懲罰一隻蜇你的蠍子而吃掉它一樣。

12.出去跑步,再做點瑜伽。

13.中午之前沖個澡。

14.遙望天空。提醒自己宇宙是多麼浩瀚。抓住每一個感受遼闊悠遠的機會,這會讓你看見自己的渺小。

15.善良。

16.要認識到想法隻是想法。如果感覺想法不合理,就跟它理論,即使你已找不出道理。你是你頭腦的觀察者,而非受害者。

17.不要漫無目的地看電視。不要漫無目的地上社交網站。要清醒地意識到你正在做什麼,為什麼而做。别不重視電視,你要更重視它,這樣你才會少看。無節制的娛樂将使你注意力分散。

18.坐下,躺下,不動,什麼都不做。觀察,傾聽你頭腦的聲音。不去評判頭腦裡發生的事情,随它吧,就像《冰雪奇緣》裡的白雪女王一樣。

19.不要杞人憂天。

20.看樹,靠近樹,種樹。(因為樹很棒。)

21.聽YouTube上面那個瑜伽教練的話,“走路,好像你在用腳親吻地球一樣。”

22.生活,愛,放手。

23.酒的數學是乘方運算。你喝得越多,就越想多喝。如果你很難止于一杯,那麼更不可能止于三杯。加法就是乘法。

24.當心那個縫隙。你現在身處的地方和你想去的地方之間的縫隙。隻是想一下它,那個縫隙就會擴大,你就有可能掉到裡面去。

25.閱讀一本書,别去想着要讀完它。隻是讀。享受每個字、句子、段落。别期待它結束,或永不結束。

26.在最深層次,宇宙中沒有哪種藥比善待他人令你感覺更好。

27.聽聽哈姆雷特——文學作品中最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對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說的話:“世上之事物本無善惡之分,思想使然。”

28.允許他人愛你。相信這份愛。為他們活下去,即使你覺得毫無意義。

29.你不需要這個世界了解你。沒關系的。有的人永遠不會真的了解他們沒經曆過的事情,但有些人會了解,要對了解你的人心懷感激。

30.儒勒·凡爾納寫過“無限的生命”。它是像海一樣浩瀚的愛與情感世界。如果我們沉浸其中,将找到無限,找到活下來所需的空間。

31.淩晨三點不是試圖理清人生的時間。

32.記住:你一點兒也不怪異。你是人,你的一切行為、感覺都是符合自然的,因為你是自然界的動物。你就是大自然。你是類人猿。你生活在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活在你心中。一切都是聯結在一起的。

33.不要相信什麼好壞,輸赢,勝負,高潮低谷。在你的最低處和最高處,無論你是快樂還是絕望,平靜還是憤怒,都有一個最核心的“你”是始終不變的。這個“你”才是最重要的。

34.别擔心因絕望而失去的時間。熬過絕望之後,時間的價值将會翻倍。

35.對自己透明。給你的頭腦建一座玻璃房。觀察。

36.讀艾米莉·狄金森,讀格雷厄姆·格林,讀伊塔洛·卡爾維諾,讀瑪雅·安吉羅。讀一切你想讀的,讀就好了。書是可能性,是逃跑路線。當你沒有選擇時,它們給你機會。對于流離失所的頭腦來說,每一本書都是一座家園。

37.陽光燦爛的日子,能在戶外就在戶外。

38.記住:地球生活的關鍵是改變。汽車會生鏽,書頁會發黃,技術會過時,毛毛蟲會變蝴蝶,黑夜會變白晝,抑郁也會消散。

39.當你感覺忙得沒時間休息,就是你最需要找時間休息的時候。

40.勇敢,堅強,呼吸,活下去。你會感謝今天的自己。

在今天,還有很多抑郁的人,不被了解、不被了解,因為恐慌、自責、不敢求助,正在經曆痛苦情緒,

其實在情況變得更糟糕之前,我們都該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及時預防和改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