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恒的記憶(四)

作者:老故事728

(四)

入學一周後,學校組織了全年級國文,數學摸底考試,我居然取得國文全年級第一名,這次成績雖未“彪炳青史”,但也就是通過這次考試,讓我在國文老師那兒最先挂了一個優秀号,接下來的兩年中,我在國文科方面更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然會名不符實,讓人贻笑春秋了,後來,我每一周的作文基本上就是同學們的傳閱之作了,國文成績自然而然成為我我的學習成績亮點。總之,我們這些高中畢業生各門功課學起來都比較輕松,而國中畢業生相對就比較吃力了。但年令小的同學學習勁頭十足,而且不甘心停留在中師學曆上,有幾個準備畢業後繼續深造,要脫産考大學,他們不惜重金買了當時還是奢侈品的單放機,人稱“半頭磚”和英語教授主編的教材,在沒有專業老師輔導的情況下,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英語,開始他們還怕同學們恥笑,于是就把學習時間放在了早自習前和晚自習後,屬于“地下工作者”,有一次是我值日,當我走近教室,發現裡面有幾個人影圍坐在蠟燭前,還不時傳出叫不出名的語音,推開教室門,我看到他們早已把火爐點着了,看上去幾個人興緻勃勃,認真專注,但這英語發音真還不倫不類,實在難以恭唯,雖然我不懂英語,幾天後看到的就是另一幕了,有的雖在讀英語,但有氣無力,有的是來的挺早,但此時已經爬在桌子上開始夢境遨遊了,甚至呼噜聲要蓋過英語朗讀聲了,此情此景隻能預示着他們的英語學習注定會流産的,誇張的結果是差點兒成邯鄲學步。多少年後,這幾位同學發展的都不錯,至少他們有的是敢想敢做的精神,僅這一點也值得贊賞,值得學習。

我們的一号首長(校長)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革命了,聽說在五十年代中期就是鄉村學校校長了,他不苟言笑,整天是一副嚴肅的面孔,連走路好像都在思考學校的未來發展問題,時常嘴唇幹裂,眉頭緊鎖,滿臉的皺紋更顯出歲月的滄桑,從來就沒見他笑過,每次校會他都能講的有鼻子有眼,而且政策水準較高,執行政策的能力也高于常人。我們在校時,應該是有醫療補貼的,如果有個頭疼腦熱的,首先得去他那裡打招呼,一番詢問過後,他會給你一張面值5毛錢且蓋有學校和校長大印的特殊處方,然後再去定點醫院買5毛的藥品,如果吃完不見效,可以再找校長,但從第二次開始你就得拿出你的囗舌絕活兒了,不然就是政策不允許了,要不隻能是白開心加蔥白治病了。有時學生犯錯,他會有闆有眼地去批評教育你,而且會找出相應的政策紀律條文放在你面前,來佐證他所講的話是正确的也是最有說服力的。他手上的所有檔案文本儲存的非正常範,即使是幾年前的檔案也整整齊齊,一塵不染,完好如初,是以,我們在校長面前隻能嚴肅,緊張,團結,絕不能活潑,老校長的工作雖有些古闆,但其高尚的敬業精神,嚴謹的工作态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開始給我們帶體育課是市裡配置設定的統配生,20多歲,身高有一米八以上,專業是足球運動,每天早晨都能看到他在颠球的場面,操一口純東北的國語,有一次上體育課,好像是跑接力,老師把手中的接力棒遞給上場的同學并說“給你接力棒”,東北話講的很快,有個同學好奇,用方言給翻譯了一遍,結果意思大變,成為了一句本地粗語,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也聽懂了其中的意思,一下情緒爆發,就把這學生從隊伍裡拉出去,手腳并用,不過也就一個回合,并無大礙。又有一次,二班上體育課,有一位鄰校高中學生也是學這位老師說話,結果被一腳掃斷了一條腿,足球運動員的功力确實不一般,一腳就到位了。緊接着就是住院接骨,體育老師還花了不少錢,第二學期,這位老師調回去深造,具說考入了民族大學。後期又換過兩任體育老師,印象比較深的還是最後一位,為人直爽,快言快語,專業基本功紮實,得到了同學們一緻贊同。有一位40多的數學老師,特愛崗敬業,他原來就是老二中的數學老師,而且是老班主任,數學課講的生動形象,能把死闆字元講活,而且課堂上妙語連珠,他還是全能人才,懂中醫,善管理,體育項目也很出衆,人特别精神,兩年及以後的相處過程中,就沒有見過他萎迷不振過。因為我們學校沒有操場,我們上體育課及課間操都得去一中的操場去,中間得穿過一中校區,隻要是他帶隊,總得讓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唱着歡快歌曲,一路向前,在當時,這種作法有很多師生不了解甚至反感。當我們成為老師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道理,師範學校的學生需要的就是這種入骨的高學識,高素養,嚴要求,這是師範教育的靈魂所在,而且得展現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上,否則,以後即便人師也枉為人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