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1979年,開國上将肖華接到了軍區通訊員的電話。

時任蘭州軍區政委的他遠在新疆考察,營地報告說來了一對父女,坐在輪椅上的老先生,自稱是肖華上将的戰友,手上還帶着厚厚的一冊資料。

肖華感到十分疑惑,身為開國上将的他,戰友們要麼是軍功顯赫,要麼就是已經為國捐軀,一時不知此人是誰。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但聽了通訊員說這位老先生名叫盧子美,肖華頓時百感交集,以往的回憶湧上心頭。

他吩咐軍區招待所的工作員,好生安置這位老先生,切不可有半分怠慢。

結束了新疆考察的肖華馬不停蹄的趕回蘭州軍區,一路舟車勞頓,不顧身邊秘書勸阻他先休息半日,直奔軍區招待所。

招待所工作員見到政委急匆匆的模樣,便知肯定是與前幾日來的老先生會見,趕忙去通知了盧子美。

二人一見面便雙手緊握,肖華上将淚眼汪汪,直說到:

“沒想到你真的還活着,為何不早些來找我!”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讓開國上将情緒如此激動的老先生,正是紅軍長征時期肖華的戰友盧子美。

當時的肖華擔任“少共國際師”的政委,而

盧子美正是“少共國際師”第45團團長。

這位團長先後參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在長征期間帶領先行部隊,四渡赤水、飛奪泸定橋、巧渡金沙江,立下了汗血功勞。

命運弄人,1935年7月,盧子美帶隊偵查地形時,遭遇國民黨便衣部隊,不幸被捕,逃出後紅軍早已不知去向。

此後他三度離家尋找紅軍,卻再沒有回到曾經的部隊。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直到改革開放之後,他才跟組織報備了曾經的經曆,恢複了紅軍戰士的榮光。

立志參軍、起義為黨

盧子美1898年出生于河南省沈丘縣劉莊店鄉,父母都是地道地道的農民。

雖然家庭不富裕,但望子成龍的父母親依然省吃儉用,送盧子美上了幾年私塾。

當時的中國國内形勢變化多端,帝國主義、清政府、各地軍閥等等勢力輪番在曆史舞台上登場。

自記事以來,盧子美便看着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各地軍閥亂鬥,大小戰争不斷。

接受過教育的他并不甘心做一個普通的農民,碌碌無為虛度一生。

1922年他離開家鄉,到馮玉祥手上當兵。

馮玉祥是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将,蔣介石的結拜兄弟,當時的他屬直系軍閥。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憑借着在私塾學過的文化知識,盧子美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才能,受到了部隊的重用,被提拔成為了連長。

1930年中原大戰,蔣介石、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各派勢力因北伐後軍力編遣

肇生不滿,

爆發沖突。

馮軍敗北後,盧子美所在部隊被蔣介石收編,盧子美擔任第26路軍27師80旅第3團連長。

國共合作正式破裂之後,國民黨展開了對共産黨的瘋狂屠殺。

在經曆了慘痛的流血教訓後,中國共産黨組建了自己的部隊,也就是工農紅軍。

1931年,

蔣介石下令第26路軍前往江西甯都“剿共”。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北伐戰争開展的如火如荼,共産黨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盧子美本人所接觸過的共産黨員,皆是品行道德極好之人,是以他對共産黨的遭遇十分同情,也對蔣介石的剿共政策非常不滿。

當時盧子美所在的第26路軍,陸續有正直的士兵因不滿國民黨的做法,拒絕前往江西剿共,就在沿途選擇私自出逃,而盧子美所帶的連隊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他趕忙帶人前去尋找,卻不想被當時的副手穿了小鞋,說他私自放走了那名士兵,盧子美也是以遭受了二十軍棍的懲罰。

卧床養傷期間,

盧子美發誓要找到一個正直、正确的部隊,而不是繼續待在腐朽、黑暗的國民黨軍中。

而此時第26路軍的參謀長趙博生同志,正是我黨安排在國民軍内部的秘密黨員。

在探望受傷的盧子美時,通過二人的交談,趙博生看出了他是個為人正直、明辨是非,而且具有良好軍事素養的好苗子,隻要好生引導和培養,定能拉入我黨的陣營,為國家、為人民做實事。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在幾番謹慎的接觸之下,

趙博生向盧子美表明了身份。

本就對國民黨不滿,但又不知接下來該如何做的盧子美,在聽到趙博生邀請他加入共産黨時,沒有絲毫猶豫,拍着大腿直說好。

秘密加入共産黨後,盧子美也聽從組織安排,在軍中尋找适合的發展對象。

第三次圍剿失敗後,蔣介石命各部撤離,唯獨第26軍繼續留守甯都,在軍中引起了諸多不滿,一度軍心渙散。

當時第26軍師長高樹勳前往廬山處理私事,總指揮孫連仲又恰逢牙痛前往南京,這意味着軍中大小事務都交由趙博生處理。

趙博生趁此機會,積極開展政治教育,策劃第26軍起義。

1931年12月14日,

第26軍發動了“甯都起義”,17000餘人加入了紅軍,被編為紅五軍團,由董振堂擔任總指揮。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盧子美作為主要參與人之一,擔任了甯都的南關警衛工作。

起義成功後,浩浩蕩蕩的部隊前往瑞金,盧子美等人受到了毛主席,朱德的稱贊,并親自接見。

英勇長征、意外被俘

起義成功後,盧子美被任命擔任紅五軍團13軍9師27團團長。

1932年2月,他率領部隊參加漳州戰役,成功掩護紅三軍、紅四軍團自漳州撤退。

在南雄水口戰役中,盧子美帶團,正面對陣敵軍一個師,并且成功占據了重要的軍事位置。

雖然敵我實力懸殊,但盧子美沒有怯懦。

他身先士卒,帶領全團和敵人殊死拼殺,戰況十分激烈,在對陣敵軍的猛烈火力時,盧子美腿部中彈仍堅持戰鬥,直到失血過多昏迷被擡下戰場。

盧子美敢于沖鋒、抗戰到底的精神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通報表揚。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由于當時醫療條件有限,盧子美腿部的子彈無法完全取出,抗戰結束後多年,一到陰雨天氣,他的腿就會疼痛難忍。

1933年,盧子美被調到“少共國際師”,擔任第45團團長,而肖華就是“少共國際師”的政委,二人的緣分正是由此而起。

随着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上司機關和紅軍主力不得不做出退出根據地的決定,開啟了長達兩年的長征。

“少共國際師”于1934年10月6日編入紅一軍團,而盧子美所帶的團則擔任了全軍後衛工作,負責阻擋敵軍,為大部隊的撤離争取時間。

在全軍完成向遵義的撤離之前,盧子美率團掩護大部隊突破了湘南、粵北、信豐等四條封鎖線,

是以被稱為“鐵流後衛”

由于盧子美表現突出,跟敵軍對戰經驗豐富,遵義會議後盧子美所帶團與第一軍團第二師紅四團合并,由盧子美擔任團長。

接上級指令,盧子美率領全團轉陣先鋒,繼續為大部隊開路。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1935年5月26日上午,紅一方面軍第一團在安順場成功渡過了天險大渡河。

可大渡河河流湍急,地勢複雜,後續部隊無法再搭建第二座簡易浮橋,而敵人追趕的步伐也越來越近。

此時擔任第一軍團第二師四團團長的盧子美,作為部隊的先遣軍,接到上級的指令,必須加快渡河的程序。

在搭建簡易橋梁這條道路走不通了的情況下,

紅軍隻能硬攻大渡河上唯一的鐵索橋——泸定橋。

28日淩晨,盧子美收到中央下達的最終指令,要求其率部在29日前必須奪下泸定橋。

下午四點,盧子美率22名戰士組成突擊隊,攀越鐵索橋,在經過一番損傷慘重的死鬥之後,盧子美團成功奪取了泸定橋。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在取得泸定橋勝利後,盧子美率團乘勝追擊占領了泸定城,順利保證了中央紅軍大部隊于6月2日全部渡過大渡河。

随後部隊翻越夾金山,在達維與紅四方面軍成功會師,紅軍隊伍再次改編,盧子美調任紅一師二團團長兼參謀長。

1935年7月,

盧子美所在隊伍到達一處荒山。

在指令隊伍原地修整之後,盧子美帶兩名偵查員一同尋找村落,想要找到一名當地人作為向導,帶領部隊走出荒山。

為了避免行蹤暴露,盧子美在傍晚時分才出發,手下好幾名戰士要求與盧一同前去,畢竟人多力量大,但都被盧子美拒絕了。

一是人數越多,暴露的風險越高,二是他知道将士們行軍疲憊,能有休息的機會實在難得。

他們找到附近的一個村子,看到路邊的村民想要問路,可誰知這個村莊早已被國民黨包圍。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他指令其他兩名偵查員兵分三路,各自突襲,事後再回合,等到盧子美好不容易突圍成功,天色已經很晚了,另外兩名戰友不知所蹤,盧隻能靠記憶往部隊駐紮地走去。

這時他聽見隐約聽見前面有交談聲,因為天色太黑看不太清,但能聽出不止一人,而且身上穿的服裝很普通,不像是國民黨的軍裝。

于是他慢慢從樹後顯露身影,出聲問道:

“是前來接應的同志嗎?”

可誰知對面卻回到:

“是來抓你的同志!”

原來對面的人是國民黨僞裝的便衣部隊!

盧子美知道情況不妙,他的槍裡已經沒有了子彈,而且對面有五六個人,彼此距離也不遠,想要活着逃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于是他靈機一動,将配槍往樹後一扔,大聲喊到:

“饒命啊各位老總,我隻是個做飯的夥夫!”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幾人舉着槍慢慢走近盧子美,見他低着頭不停地哆嗦,毫無反抗意識,而且衣着破爛,頓時相信了他的話。

當時紅軍的将領和普通士兵,都是不區分服裝的,而且長途奔波加上大小戰役不斷,單從外表還真看不出盧子美是個戰功赫赫的團長。

在被俘後,

盧子美被丢到國民黨軍隊的炊事班,天天燒火做飯

一開始還有專人看管,可見到盧子美十分老實、還時常摸着腿一瘸一拐的樣子,很快便對他放松了警惕。

趁着敵人不注意,他成功地逃了出來。

可等盧子美逃出國民黨的陣地後,紅軍卻也不知所蹤。

紅軍長征關系到整個共産黨軍事勢力的生死存活問題,面臨國民黨軍隊竭盡全力地絞殺,隊伍的行程和路線問題具有極高的機密性和不确定性。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盧子美一連找了兩個月,卻根本沒有打聽到任何關于紅軍的消息。

不改初心、投身建設

因為國民黨還在四處圍剿紅軍,盧子美又是外鄉人,而且已經身無分文,他隻好沿路幹些苦力賺點盤纏,傳回家鄉。

1938年,盧子美聽說紅軍在陝北,立刻動員弟弟盧子華一同前去。

陝北路途遙遠,兄弟二人一路颠簸到達鄭州,偶遇了盧子美在馮玉祥手下當兵時的好友朱斌。

朱斌得知二人的情況後,告誡他們越往陝北方向走,日軍駐紮得越多。

果不其然在盧子美到達黃河沿岸時,大量的日軍兵力封鎖了道路,盧子美隻能無功而返。

此後的1940年、1942年,盧子美又分别前往了大别山、湘西尋找大部隊。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可是一路都是交戰區,危險至極,想要找到紅軍部隊難上加難。

1942年的湘西之行,盧子美帶上了自己的侄子,可沿路卻碰到了日軍的轟炸,盧子美的侄子被流彈打中,不幸身亡。

看到親人因為自己而喪失性命,盧子美心中痛苦萬分,徹底打消了繼續尋找紅軍的念頭。

回到家鄉後,盧子美并沒有喪失革命的鬥志,作為一名堅定的共産黨員,即使不能奮戰在第一線,他也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為黨盡忠。

他積極組織家鄉群衆,在農民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進步青年。

他帶着這些進步青年開展反對大地主霸權的運動,繳獲地主的槍支,還積極組織群衆,配合區大隊開展剿匪反霸鬥争。

1948年,中共中央解放鄭州,盧子美的家鄉也建立鄉政權。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由于一直以來的突出表現,

盧子美被衆人推選成為第一任鄉長。

擔任鄉長期間,他積極組織生産,成為了全縣第一個上交公糧的鄉。

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期間,

他還組織了2000民工支援前線

,為人民解放軍運送糧食,整頓傷員,還跟着大部隊打過了長江,得到了部隊首長的贊揚。

當時盧子美曾向家鄉的一位區委書記,講述了自己當初帶領兵團參加長征以及後來被俘的情形,希望書記能夠向上級彙報,恢複他的黨籍。

由于當時國内戰争還未取得完全勝利,再加上盧子美軍職不低,是以縣上司認為此事事關重大,答應等仔細查證之後,再給他答複。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盧子美恢複黨籍的事情也沒有回音。

盧子美在報紙上看到了昔日的老戰友肖華、楊成武等人的消息,也知曉了當初推薦他入黨、上司甯都起義的趙博生、董振堂兩位同志都已經壯烈犧牲。

在家鄉幹革命,也同樣是為黨服務,自己恢不恢複黨籍都是一樣的,盧子美不想給組織上添麻煩,從此再未提過自己的紅軍歲月。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1952年,盧子美在戰争中遺留下來的腿部老毛病越發嚴重,不得不向上級申請提前退休。

抗美援朝時,他向國家捐出了700元積蓄,農村合作社時期,他又拿出了500元的終身俸和國家補貼的醫療費,用來給集體買大型牲畜。

1965年盧子美的村裡開始辦國小,因為小時候上過私塾,而且一直堅持學習,67歲的盧子美又擔任起了人民教師的職責。

結語

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即将80歲高齡的盧子美心中一直有一個未完成的願望,那就是恢複黨籍。

他通過口述,由女兒盧湘雲執筆,詳細的記錄了從參軍之初到不幸被俘的大小經過,拜托熟人将材料送往了中央軍委和民政部門。

隻能靠輪椅出行的盧子美,在女兒的陪同下,前往蘭州軍區會見了老戰友肖華,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肖華留盧子美在蘭州軍區待了一個月之久,請來軍醫為他仔細檢查身體,還給他購置了許多衣物和生活用品。

二人徹夜長談,

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掩面沉思。

臨走時肖華還特意緻電相關部門,并為盧子美手寫了一封證明信。

經多方調查審慎研究,于1982年确認盧子美為在鄉退伍紅軍,被任命擔任縣政協常委,1983年正式恢複黨籍。

1985年,老先生不帶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他的墓碑由老将軍孫毅親自題寫:

“紅軍團長盧子美之墓”。

1979年,一老人來到蘭州軍區,肖華哭着說:你為什麼不早點來找我

表達了黨中央對老紅軍的關懷和認可,有人說如果盧子美沒有被俘,依靠他的軍事才能,或許會被授予将星。

可正如盧子美在家中的對聯上所寫:

平地行舟非好漢,驚濤駭浪識英雄。

雖然遺憾未能走完革命道路的全程,但隻要有革命的雄心,在哪都能戰鬥;隻要願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優秀的共産黨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