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評價唐朝名将薛仁貴?

如何評價唐朝名将薛仁貴?

薛仁貴在跟嶽飛一樣,屬于過去民間說書藝人最愛說的一個人物,同時也有各種版本的故事流傳在民間。

比起嶽飛悲慘的結局,薛仁貴的形象要豐滿得多,而且故事也更加離奇和精彩,不過作為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曆史上真實的薛仁貴,跟小說戲曲裡的薛仁貴差距很大,而且透過曆史上真實的薛仁貴,我們能很清晰的看出,唐代名将的成名和沉淪之路。

薛仁貴出身低微,家裡還算溫飽,等到他成人的時候,已經是唐太宗時期,這個時期,實際上跟着太宗早期的第一代名将,都慢慢淡出了曆史舞台,正式薛仁貴等第二代名将出場的時機。

如何評價唐朝名将薛仁貴?

當時正是太宗征高麗,薛仁貴報名從軍,當時一個男兒要想成功,最快的辦法就是從軍,大好男兒報效國家,這也符合當時的主流價值觀。

但薛仁貴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善于把握機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他在安市城一戰成名,率領騎兵沖鋒,打敗敵軍。

當時唐朝的将領很多,為什麼薛仁貴能夠一戰成名呢,戰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當時薛仁貴特意穿了一身白袍,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被稱為白袍将軍。

他這亮眼的表現成功引起了太宗的注意,但很快太宗就班師回朝了,這次成功讓薛仁貴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鎮守玄武門。

如何評價唐朝名将薛仁貴?

這對于個人機遇而言,或許是個好差事,玄武門對于唐太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鎮守玄武門是對薛仁貴莫大的信任。

但對于一個優秀的将領而言,當玄武門守将,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建功立業的機會少了許多,頂多算是個盡職盡責的将領。

但很快時運就來了,高宗時期,唐朝又開始對外擴張,薛仁貴又被重新啟用,成了一名非常重要的将領。

薛仁貴也成了唐朝新崛起的一代名将,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三箭定天山的故事,當時西北的鐵勒人進犯大唐,薛仁貴奉命西征。

薛仁貴依然是标志性的白馬白袍,站在敵人陣前,指着地方的将領說,我要一箭射死他,隻聽嗖的一聲地方将領應聲倒地。

緊接着,又指了兩名鐵勒部的将領,他們同樣又是應聲倒地,唐軍這裡是歡呼雷動,鐵勒部一看唐軍如此神勇,就直接投降了,這就是著名的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當時軍中還流傳着一首歌,将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

如何評價唐朝名将薛仁貴?

民間關于薛仁貴的傳奇故事很多,但大多都是過分誇大了,薛仁貴的确是個優秀的将領,但遠沒有民間傳說裡那麼厲害。

最終薛仁貴的下場也比價慘,是被流放到了象州,主要是因為朝廷有人參薛仁貴A錢,作為一名優秀的将領,戰場上很多事他自己也控制不住,也不是事後說的那麼清楚,瓜分戰利品,很多将領都幹過。

問題是,這種事你打勝仗的時候,也就沒人追究你什麼,但是薛仁貴後期老打敗仗,最終遇到大赦雖然回到了京城,但年事已高,屬于他的時代結束了。

薛仁貴是典型的時勢造英雄,在唐朝實力強大的時候,薛仁貴總能取得戰争的勝利,為他的傳奇履曆增添光彩,但等到唐朝處在戰略防禦期後,薛仁貴就開始屢吃敗仗。

将領的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能否打勝仗,也跟大勢相關,國強則民強,國強則将強,為什麼唐朝名将成群出現,這些都是大唐國力的展現,而薛仁貴的一生,正是時勢造英雄最好的注解。

如何評價唐朝名将薛仁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