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566到了!”我大叫道,和好朋友一起沖到門口。男女老少擠在門口,進又進不去,退也退不出來,隻等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門“嘎吱”一下關了,大家一窩蜂朝車廂後面湧去,想占個好位子。
年輕的小夥子總是搶在最前頭,標明了一個靠近門的座位,一幅置之不顧的樣子,屁股坐下來,翹起二郎腿,帶上耳機,聽着音樂,很是自在。
放學回家的小朋友,拉着同學的手,蹦蹦跳跳地找座位,不是嫌這個髒,就是嫌那個隻有一個座位,不能和小夥伴坐一起,等找到位置時又開始嬉鬧、講話、讓家長在一旁傻站着。
最後的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手腳不友善,和身旁的老人互相攙扶,找了又找發現一個位置也沒有,“老弱病殘孕”的專座,早就被乘客們占了個精光,哪還有老人的位置。
公共汽車開動了,那些有座位的乘客“享受”着自己的“聖地”,哪管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老弱病殘孕,站着腰疼。
車進站了,下了不少人,這時上來了一位孕婦,看手機的依舊看手機,欣賞風景的依舊欣賞風景,根本沒有在意這位婦女,我在心裡默默為她祈禱,希望不要出什麼意外。
我發現中國那流傳千古的傳統美德離我們現代社會的人漸行漸遠,難道不感到悲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