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談現在的生活

當今社會,碎片化普及,人們總在專心緻志的做一件事時被電話、短信等等所強行打斷。換做十幾年前,沒人接聽電話、沒人回複郵件的現象很普遍,甚至可謂之為常态,僅僅十幾年的時間,這種常态演變成了另一個極端——現在沒人認為不接電話會很正常。

曾經了解到一些有關資料,2000年左右人精神高度集中的最長時間在14秒,而但就去年而言,這個數字被削到了8秒,科技帶來的分散人們注意力的因素隻是越來越多。我們過不了一會就會被突然亮起的螢幕引起注意,而再次把心思收回工作、學習的時間則需要最多25分鐘左右。譬如哪個朋友突然發一條資訊問你是否有空,而後你得知了他想請你出去吃頓飯,心思不可能在短短幾十秒之内轉回來的。

根據對于”中斷科學”的研究,在做事情同時又忙于回複資訊、打電話的人,其IQ會下降10點左右,十點,大麻作用都不及。生活已經離不開科技了,而科技卻正要求人去做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同時做兩件、三件、甚至更多的事。在此過程中,人還要不斷做決定:我看不看這個資訊?我要不要回複一下?我是要繼續手上的事,還是做那件事?這些時時會冒出來的小決定會消耗巨大能量,讓大腦感到疲憊。我并非想要批判科技——我也至少是它的受益者之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如果失去了科技,一個人一定會感到空虛:别人都這麼做了,憑什麼我不能這麼做。有些科學家認為,人們一次次尋求資訊的刺激與一次次尋求毒品的刺激是類似的。”在毒品和電子裝置上,我們的大腦面對了整個進化史上都不曾出現的刺激,而相較于這些新穎之物帶來的沖動,我們的自控能力就太弱了。”确實,你無法抵擋手機、電腦的誘惑,自控能力在科技的面前微不足道。諷刺的是,孩子們對于科技的自控能力比大人們要高,而那些大人們卻沉迷依賴于科技無法自拔。

這種生活已經過分影響人的觀念,再說沒事的就隻能說是目光短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