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汽車資料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南韓進口車市場共售出288772輛(以乘用車計)。與 2020 年的 276,143 輛相比,增長了 3.8%。奔馳、寶馬兩大德國高端品牌領銜,奧迪,特斯拉、沃爾沃、大衆、Mini、Jeep緊随其後,進入“萬車俱樂部”。

【1】奔馳
奔馳(2021年76284輛)連續4年保持7萬輛的記錄,位居進口車首位。但是,與2020年(77,125台)相比,下降了1.1%。而且與第二名寶馬的差距縮小至不到1萬輛。
迄今為止,引領梅賽德斯-奔馳表現的是E級轎車。 E-Class 以 26,109 輛登上榜首。然而,它似乎受到了半導體短缺的直接打擊。
相反,S級的數量比上一年激增69.3%至11,239輛(包括邁巴赫),填補了E級的空白。由于 4 月釋出的第 7 代全新S級,S 級轎車銷量飙升。
不過,S級銷量的增長和E級銷量的下降,正是德國總部的預期。由于半導體短缺,德國的辛德芬根工廠生産 C、E 和 S 級産品,今年已多次關閉。德國總部集中生産S級、邁巴赫等頂級車型,C/E級生産自然推遲。
在SUV陣容中,GLE(6856輛,+71.2%)和GLB(5218輛,+216.4%)貢獻了力量。兩款車型均針對家用車市場,空間充裕,選擇範圍廣,包括汽油、柴油、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高性能AMG車型。值得一提的是,GLE是繼特斯拉Model Y之後進口SUV市場銷量第二的SUV。
另一方面,C-Class(2736輛,-49.0%)和CLS(3429輛,-34.6%)的銷量在新車推出前顯着下降。 CLS預計在去年12月推出部分改款車型後正式釋出,C級預計今年上半年投放南韓市場。
【2】寶馬
2021 年,寶馬以 65,682 輛的銷量位居第二。盡管受到疫情和半導體供需不穩定的危機影響,但銷量較上年猛增12.4%,縮小與領先者的差距。
銷量最好的 BMW 汽車是 5 系(17,740 輛,-14.1%)。與其競争對手E級相比,它更好,但它無法避免來自半導體的直接沖擊。雖然大部分寶馬銷量都出現同比增長,但它是唯一出現兩位數下降的車型。相對而言,3系(7980s,-2.1%)表現比較穩定。
寶馬的表現主要由 SUV 領銜。 X5(5601台,+57.3%),其次是X3(5094台,+42.3%),X7(4211台,+57.8%),X6(4029台,+56.5%),X4(3886台,+5.1%) ) ) 和 X1(1888 台,+19.4%)。
【3】奧迪
去年,奧迪以25,626輛(+ 0.3%)維持2020年(25,549輛)的水準。與奔馳寶馬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在中國市場BBA的銷量差不多,但是在南韓隻有BB,沒有A。
今年上半年因認證問題延遲出貨的A6(17,740輛,增長6.1%),在整體進口車市場中排名第三。不過,目前奧迪對A6的依賴度很高。 A6占奧迪總銷量的近70%。事實上,繼 A6 之後銷量第二大的車型是 A4,隻有 2183 輛 (+10.5%)。
【4】特斯拉
特斯拉在進口汽車中排名第四。特斯拉的銷量為 17,828 輛,與 2020 年首次進入萬台俱樂部時的 11,826 輛相比增長了 50.8%。
盡管特斯拉的陣容并不多樣化,但它在Top 10中兩款車上榜。 Model 3(8898輛-19.1%)略有下降,但新推出的Model Y銷量為8891輛,并列第5和第6位。
特斯拉明年的前景更加光明。這是因為它們相對不受半導體危機的影響。由于合同量已經足夠,如果有足夠的生産和國内運輸能力,特斯拉有望将目前的業績翻一番。
【5】沃爾沃
沃爾沃以15,056輛位列第五,同比增長17.6%。連續三年成功進入“萬人俱樂部”。
以沃爾沃為例,前20名中沒有表現突出的車型,但大部分車型表現良好。是以,勉強實作了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 15,000 台的銷售目标。
XC60(3383台,+33.2%),其次是S90(3214台,+81.0%),XC40(2755台,+7.8%)和XC90(1527台,+12.0%)的表現優于昔年。不過,與領跑品牌業績的“60叢集”XC60不同,三廂S60(1909輛,-9.9%)和V60越野(1810輛,-6.2%)均出現銷量不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