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或是一句簡單暖心的文字,或是一幅配色柔和的畫作,北京大學校園裡的一塊小小電子屏上,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和感動在等待着同學們,為他們緊張繁忙的學習生活增添一抹趣味。而這些治愈人心的畫作,皆出自一位北大保安之手,他是同學口中的“神仙大叔”,也是“光華掃地僧”。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他,就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1号樓的保安才志堅。近日,因堅持每日在電子屏上繪畫而“出圈”,《人民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均在微網誌進行轉發,話題詞“北大保安大叔的日更太浪漫了”一度沖上熱搜。

“好治愈呀,眼裡有美,心裡有愛的人,才能表達出這種美好”“隻要有心,處處是美”“用心生活的人,生活也不會辜負你”“一顆溫暖的心像冬日裡的陽光,很暖;用心去完成的作品,散發着創作者的品質,很難得”……網友們紛紛留言稱自己被這些畫治愈了。然而,對于自己的意外“走紅”,才師傅在采訪中頻頻提到,“我就是随意畫畫,也從來沒想過要出名。”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勞工

隻是想勤勤懇懇掙點錢

午後,天空湛藍剔透,冷風驟起,地上的枯葉随風打了個旋兒。許是為了友善學生進出,光華學院一樓的玻璃門一直敞開着,冷風随着人流吹了進來,清冷的大廳散發着絲絲涼意。

一進門,擡眼就能看到擺放在右側的顯示屏上寫着幾行字:“苦出來的才是生活,熬出來的才是日子,逼出來的才是人生。”這是才師傅從抖音裡看到的一句“心靈雞湯”,覺得挺适合激勵學生們,當即就分享在電子屏上了。橙黃色的字型挂在灰黑色的背景上,極為顯眼。螢幕下方的桌面上擺着一個插着花束的玻璃瓶,那是才師傅從秋日的校園裡撿來的銀杏葉,旁邊還放着一塊在未名湖畔撿來的鵝蛋大的石頭。

此時,才師傅正站在左側的前台值班,前台的玻璃桌面下,放置着學生們丢失的學生卡、U盤、鑰匙等小物件。“有的物件是巡樓時撿回來的,有的是學生撿到送來的。”才師傅說,大家不小心丢的東西,他都會收集起來,也友善失主尋回。

“這是北京大學最好的專業,從這兒畢業的學生能力都特别強。”說這話時,才師傅的臉上流露出滿滿的自豪感。“能在北大最好的學院當保安,朋友們都可羨慕了。”才師傅帶着我穿梭在樓層之間,欲尋找安靜一隅。樓道一側的休息區坐滿了學生,或看書,或寫作,每個人都專心地忙碌着自己手頭上的事兒。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前不久,總有學生拿着手機跑過來跟他講“師傅,你上熱搜了”。隻不過,意外走紅捎帶而來的頻繁采訪和“偷拍”,讓才師傅倍感郁悶。他坦言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勞工,隻是想勤勤懇懇掙點錢。

才師傅說,那時自己根本不知道“熱搜”是啥,也不知道微網誌是什麼。但是,說的人越來越多,他内心就感到無比好奇。于是,在學生的幫助下,他也在手機上下載下傳了微網誌。“哦,原來這就是微網誌熱搜呀。”才師傅看到《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都有轉載關于他的報道,評論區裡有幾百條留言,他認認真真地讀完了每一條内容。其中,令才師傅印象最深的一條留言寫着“以後還是要上北大呀,北大出人才”,這讓他内心極為觸動。“因為小時候不愛學習,文化水準不高,校園裡總能遇到外國友人來問路,聽不懂,也答不上來。”年輕時未完成的學業,此刻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遺憾。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畫畫和同學們學習是一樣的,隻要用心,啥事都能辦成

談及自己的繪畫技能,才師傅說自己從來沒有專門學過,畫畫水準很一般,平時手邊有紙筆的時候就随便畫畫,不過都沒儲存下來。“畫畫這個事吧,和同學們學習是一樣的,就是得用心。用心就能畫好。隻要用心,啥事都能辦成。”

其實,才師傅畫畫的時間并不長。2019年年底,疫情開始肆意蔓延。學校為了防控疫情,在每棟樓都放置了一台多功能顯示屏,友善進出教學樓的學生掃臉測溫。起初,光華學院的學生最先在顯示屏上寫字或者畫一些小動物。“我尋思着,學生們畫得都挺好,我也畫畫試試。一來二去,就畫上了。”

從那時起,才師傅就趁着學生們上課的時候,開始在顯示屏上創作。剛開始,他隻是從手機上尋找一些精美圖檔臨摹,大概每隔三四天就能臨摹一幅。有時,工作忙碌來不及更新,老師學生每天一進門就調侃“今天有沒有新的作品啊”,才師傅隻得逢人就解釋今天因為工作原因沒畫。“這塊顯示屏現在成了他們每天最期待的驚喜。”

雖然電子屏上複雜的按鈕、種類豐富的功能鍵對我們而言,簡直“信手拈來”,但對于已經50多歲的才師傅來說,在電子屏這樣的智能裝置上作畫的難度系數并不低。“之前畫的好多幅畫都找不到了,也不知道存哪裡去了。可惜了!”才師傅直言自己對電子屏使用不甚熟練,跟大學生比差遠了。說着,才師傅随手打開前幾天精心繪制的作品《沙漠》,開始示範繪畫流程。

映入眼簾的是一幅讓人心情極為愉悅的作品。一輪烈日當空照,漫無邊際的黃沙映射出橙色的光芒,遠處的山脈連綿起伏,山腳下一排排樹枝上綴滿了成串成串的紅色花朵,隻見一位身着紅色紗裙的妙齡女子正奔赴前方,長長的紅色紗巾在她的身後随風飛揚。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幅畫。剛開始隻畫了沙漠,但總覺得少了點東西,想了想又畫了一位拿着紗巾的紅衣女郎。”才師傅指着作品下方展示的筆、橡皮、清除、形狀等繪畫工具逐一示範,選中畫筆後,可以根據作畫需求調整粗細,即便畫錯了也能用橡皮擦掉。“畫筆裡有很多顔色可以選擇,這幅圖的顔色都是我自己搭配的。”

不過,偶爾不小心碰到螢幕上的“清除”鍵,剛畫好的草稿立刻就沒了。才師傅甚是惋惜,那些一不小心删掉了、找不回來的畫裡,有他最滿意的幾幅畫作。示範期間,身後總有路過的學生偷拍正在講解的才師傅。一回頭,正舉着手機錄制的學生羞澀一笑,忙說了句:“師傅,您這幅畫畫得真好。”

“其實我從沒想過要出名,因為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勞工。”被各大媒體相繼報道後,才師傅也名氣大漲,很多同學都會在路上主動和他打招呼。“我會一直畫下去,因為每天有學生都來看有沒有新作品,如果說我現在不畫,同學和老師都挺失落的。”

在聊及北大保安人才輩出時,才師傅搶言道:“我來之前聽說過有個保安自學考試,最後還回到家鄉做了校長。人家比我強多了,還是人家有毅力。”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一天巡樓八九趟 畫畫隻是業餘活動

一眨眼,這已經是才師傅在北大工作的第5個年頭了。

來北大之前,才師傅是一名下崗的煤礦勞工。因為學習不好,他高一辍學後,就跟着父母在吉林老家的煤礦上工作。“家裡五口人,姐姐和弟弟都是大學畢業,就我學習不好,沒文化,隻能下井。”才師傅說,因為父母都是煤礦正式勞工,當時家裡的生活條件其實還不錯。隻是在學習上,父母對他也是恨鐵不成鋼。“隻要我好好學習,能考上學,他們就算砸鍋賣鐵也願意啊。”

成為煤礦勞工後,才師傅主要負責維護和修理礦井内的機械裝置,輔助一線勞工下井采煤。每天早上八九點,勞工們開始排隊乘坐“井車”下井,每個車廂能站三排,一排站5個人,下一次井需要15分鐘。“在井下一天都見不到陽光,下去的時候臉是正常顔色,上來後,有的勞工不笑,你都看不出來他的臉。”才師傅回憶,那時候每天都是髒兮兮的,生活很苦很苦。“說不好聽點,就是3塊石頭夾塊肉。就是腳下、左右全都是石頭。”

礦上的檢修工作簡單乏味,才師傅幾句話就草草結束了話題。但說起同在煤礦的父親,他卻滔滔不絕,神色難掩自豪。“我爸很厲害。那時礦上要考技師證,我爸考了第一名,當時給發了一個大紅本,上面寫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技師證’。”才師傅說,雖然煤礦後來也組織過技師考試,但都不再發證書了,那個證書即便是擱在現在,也很有含金量。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從青蔥少年到不惑之年,才師傅一幹就是28年,直到2016年煤礦發生事故,最終關停。3000餘位煤礦勞工失業,才師傅也是其中一員。在家“閑置”了個把月後,他才在弟弟的推薦下,來到北大做起了保安。剛來沒幾天,他就很自豪地給家人報喜“我做夢都沒有想到能來北大上班,而且是北大最好的光華管理學院”。

北大光華學院1号樓保安室總共4個人,主要負責樓内消防工作以及設施的檢查和維護,通常是倆人一組,每月按單雙日進行24小時輪崗,每隔倆小時巡樓一次,一天得巡視八九趟,五層樓巡視一圈最少得20分鐘。“晚上也是兩個小時一趟,主要看看老師辦公室的插座是否關閉、是否存在火花等安全隐患。”才師傅說,晚上困了就在屋裡的沙發上眯一會兒。“但是睡不着,上班總是擔心哪裡會有安全隐患。不像下班回家了,什麼都不用想,躺下就睡着了。”

每逢值班之際,才師傅總會在清晨徒步走過未名湖畔,晨間霧氣氤氲,巍然挺立的博雅塔在朦胧路燈的映襯下,盡顯沉穩莊重,每天的工作就在此刻開啟。“在這兒工作風吹不着,雨淋不着,休息的時候還能在校園走走。”才師傅直言比煤礦工作強太多了,心情也就更舒暢了。

雖然喜愛畫畫,但愛崗敬業的才師傅也隻會在學生上課期間或者晚上封樓後進行創作,這是他一天中最惬意、放松的時候,他可以毫不避諱地在螢幕前醞釀許久,再認真繪制出來,短則需要半個小時,長則三四個小時,但才師傅樂此不疲,“畢竟咱是來工作的,畫畫是工作之外的業餘活動。”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我給同學們寫的都是心裡話”

在同學們眼中,才師傅不僅僅是一位敬業值守的保安,更是用心書畫的“神仙大叔”。他繪制的畫作不僅能裝飾學院大廳,最重要的是,能為同學們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餘,帶去驚喜和感動。

“放假了,去海邊,看日出。”

“同學,遇見你,是我一生的幸福。”

“人生沒必要去追求那些身外之物,身體健康,無病無災,一輩子平平安安,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

雖然電子屏上的這些留言或畫作大部分并非才師傅原創,但是這都是他給同學們最美好的祝福與希望。“我給同學們寫的都是心裡話,心裡想到啥就寫啥了。”才師傅說,同學們很早就到教室學習,很晚才走,都挺辛苦。是以就想讓他們注意休息,保重身體。

北大“神仙大叔”日更畫作:老師同學每天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在才師傅眼裡,學生心思單純又有文化,說出來的話聽着也特别順耳。才師傅說自己平時是一個很随和的人,跟學生關系都挺好。因為平時總在門口坐着,中午偶爾犯困,直打哈欠。細心的同學看到了,買咖啡時也會給他帶一杯,“師傅,喝杯咖啡吧,提提神。”還有同學買了橘子也順道塞給他兩三個。“他們會想着,師傅天天在這兒站着,挺辛苦的。”

如今,他已然是同學們眼中的“好朋友”了。前不久,一位同學追着讓他為自己即将過生日的好友創作一幅畫。才師傅問她“畫啥呀”,對方嬉皮笑臉地撂下一句“您自己想一想吧”,就走了。“我就尋思,既然同學已經說出口了,那就幫她畫呗。”正值冬天,才師傅就簡單畫個雪景,然後又在上面畫了個心。“給别人慶祝生日,聚會吃飯、蛋糕啥的都不重要,主要就得用心。”才師傅樂呵呵地說。

這次“出圈”後,有不少熱心學生建議才師傅開個畫展或做個圖集,還有人主動表示要教他開抖音做直播掙錢,才師傅一一婉拒。他說自己沒想那麼多,也永遠不會去想着靠畫畫掙錢。“畫畫水準啥樣,我心裡有數。這些畫如果能讓老師和同學們一進門就有新鮮感,都有好心情,我就心滿意足了。”

圖檔提供/才志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靜

來源:北京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