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作者:骅駿張老師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常言說秀才學醫半年功,秀才學醫如籠中抓雞,都是說的是讀書人改學醫比較容易,半年即可學成,如進入籠中抓雞一般手到擒來。

有很多同學在高三甚至高三下學期開始改弦易張,想改學藝術或者體育,行不行呢?最近經常有考生這樣問我。

那我就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的一個同僚,他的兒子是理科生,學習成績一般,第一年聯考沒有進入大學線,他專科又不想上,想複讀一年。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問題是,他的那個成績如果複讀還真不好說能不能考上大學,極大機率仍然不上大學線,如果複讀一年外甥打燈籠照舊,那就無路可走了,總不能繼續複讀吧。

同僚一家非常糾結,甚至想到上專科,走專升本的路子,如果孩子不上大學,就業還确實是個問題。

我知道同僚曾經是體育老師,長得五大三粗,但是,他的兒子卻瘦瘦弱弱,像女孩子,不知道他爸爸的基因都遺傳到哪裡了。

我大膽地給他一個建議,讓他兒子複讀改學體育,理科生當體育生。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我之是以讓他改學體育,有這麼幾個優勢。

第一,同僚原來就是中學的體育教師,現如今教育系統體育比賽還是指導老師,還是體育裁判員,兒子怎麼說身上也有老爸的體育基因。

第二,他兒子是理科生,且成績中上等,複讀這一年基本上文化課不成問題,關鍵是體育專項成績,可以集中精力學體育。

第三,孩子學體育可以不用請老師,老爸就是最好的老師,近水樓台先得月。

第四,據我的經驗,但凡文化課成績不差的,無論是改學藝術,還是改學體育,都有着很強大的競争力,尤其是體育,文化課分數要求較高,如果考生有文化課的功底,改學藝術會很沾光的。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我的這個同僚聽了我的分析,眼睛立即亮了起來,二話不說,就拍闆決定讓他兒子複讀一年,改學體育。

于是,他們父子倆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孩子仍然在理科班複讀,早上和晚上不上自習,改成老爸輔導兒子體育的時間。他們每天一早一晚在操場上學習,一對一補習。

剛開始的時候,同僚的兒子體育基礎比較差,按照聯考的幾項标準測試了一下,體育成績還不到60分,這個成績是考不上大學學校的。

于是,孩子主動要求加大訓練量,結果中間出現了問題,同僚的兒子由于太拼命,兩個腳踝積水骨裂、右腳踝腓骨斷裂、膝蓋積水,等于全身都是傷病。

我勸他們悠着點,欲速則不達。後來着重于技巧,到春期的時候測試,體育成績已經長到了88分。

這對于一個沒有一點體育基礎的瘦弱孩子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聯考前夕最後一次體育模拟考試中,同僚的兒子,100米跑可以跑到11.50秒了。

果不其然,聯考成績出來了,同僚的兒子聯考文化課分是502分,體育專項分86分,文化課和專業兩個分都超出體育生大學線很多。

填報志願的時候,我建議他隻報兩個學校,一個是鄭州大學體育學院,一個是南陽師範學院。

當時的指導思想就是上鄭州大學,南陽師院隻是為了保底。

最後,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順利錄取。

很多人都驚奇,這麼一個瘦瘦弱弱毫無體育基礎的孩子,竟然考上了河南省體育專業的最高學府。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從此,這孩子愛上了體育,身體鍛煉得越來越好,以前羸弱纖細的身材不見了,長得像他老爸似的敦敦實實,看着就非常的健康。

我的同僚說,不說别的,單就說把孩子的身體鍛煉好了,改學體育就值。

孩子大學畢業後,因為文化課底子好,就考上了研究所學生,研究所學生畢業,竟然留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當老師了。

如今,這孩子已經在鄭州安家結婚,并把老爸老媽也接到了鄭州。孩子的命運,就是父母後半生的命運。通常的情況是,孩子在哪裡工作安家,父母往往也跟着孩子。是以,孩子的命運就是全家的命運。

這個孩子理工生改體育生之是以成功,還是有一個好的文化課功底,如果四肢發達,隻有體育成績好,但文化課考不到300分,那也是白瞎。

都說秀才學醫半年功,而高三理科生改體育生,能成功嗎?

就河南省來說,體育生想要順利考上大學學校,那文化課一般要380分以上,否則沒門。體育生比藝術生文化課錄取分數高。

總之,體育也好,藝術也好,最終拼的還是聯考文化課分數。那些因為學習不好,想走捷徑,才改報藝術、體育的同學,如果不重視文化課的學習,最終會是一場空。

不知道你對這個事是怎麼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