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違法代孕為何屢禁不止?

作者:中青評論

摘要

中青評論

亂象還須下猛藥,厘清代孕的是非曲直,打好綜合治理的組合拳,代孕的頑疾終會“藥到病除”。

近日,一條由網絡部落客卧底調查的廣州代孕亂象視訊引發媒體關注。據視訊介紹,提供卵子的女孩被稱為“卵妹”,依據“卵妹”的學曆和樣貌等級,卵子可以從3.5萬元開價到十幾萬元,甚至價格開到68萬元。據紅星新聞報道,廣州衛健委綜合監督辦公室從業人員表示,對于代孕機構,衛健委持嚴打的态度。

違法代孕為何屢禁不止?

視訊截圖

衆所周知,代孕不是一件合法的事情。就算是搞了個代孕公司,把這件事當正經的生意來幹,還簽了所謂的合同,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勾當。我國民法典明确規定,任何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公序良俗,否則歸入無效。衛生部出台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也規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應當在醫療機構中進行,以醫療為目的,并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倫理原則和有關法律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

從報道的情況看,這起事件大緻被分成了“三個路段”:網信部門主要負責對網絡“爆料”的核查,查處網上平台違規釋出資訊、監督管理不力等情況;如果有問題線索,作為衛生行政部門的衛健委,負責查處代孕機構和有關人員,“給予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并給予有關責任人行政處分”;如果構成非法行醫,則屬于公安機關查處的範圍。

此外,在查處對象上,基本上隻能對“供給側”的代孕機構“動刀”,對于同處“供給側”的代孕者,以及“需求側”的尋求代孕人員,并沒有太好的規制辦法。

2017年,山東衛視《調查》欄目曾暗訪“代孕村”,揭秘代孕行業的運作流程;2020年9月,也有媒體暗訪了廣州、深圳等地多家代孕公司,把疫情下的代孕端上台面,揭示了暗藏的“生娃流水線”“嬰兒工廠”,廣東省衛健委立即響應,要求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東莞市核查代孕亂象。

違法代孕為何屢禁不止?

代孕亂象并非社會之福。在金錢推動下代為繁衍後代的行為,突破了法律與倫理的底線,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更導緻了文明的倒退。如今亂象滋生,必須進一步加大規制的力度。在立法上,應對代孕亂象作出更加明确的限制,實作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全方位治理。在執法上,應當建構關聯治理機制,有關部門互相協作配合,從嚴予以懲處,形成專項治理的強大合力。在監督上,充分發揮網絡平台的監管作用,以及公衆媒體的“探頭”作用,讓違法代孕行為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撰文/楊晨

微信編輯/黃帥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