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想用 PS5 好好玩一玩遊戲有多難?

加價搶購隻是第一道檻,當你以出衆的手速搶下一台,興奮地拆箱、迫不及待地想來上一把遊戲時,會發現首發遊戲陣容并不多,被看做是重要硬體更新特性的 HDMI 2.1 接口也需要超高速傳輸線配合使用。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還好,PS5 随機附贈一條素質較高的傳輸線,跨過第二道檻後,你可能還是會發現玩起來不夠絲滑、不夠爽快。

罪魁禍首正是 HDMI 2.1,它可能無法發揮作用。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HDMI 是常見的視訊無損傳輸接口,如今的顯示器、電視大多都配備有這一接口,HDMI 2.1 協定接口則支援 4K 120Hz,最高可以達到 10K 分辨率,上一代 HDMI 2.0 協定接口則支援 4K 60Hz。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看起來似乎就是常見的技術更新,但 HDMI 協會一番操作下來,把 HDMI 2.0 協定接口給取消了,現在隻剩下一個 HDMI 2.1 協定,也就是說顯示器廠商向協會申請産品認證,即便産品不支援 4K 120Hz 等新特性,也可能會被認證為 HDMI 2.1 接口。

其次,HDMI 2.1 的新特性,比如遊戲玩家比較在意的可變重新整理率(VRR)、自動低延遲模式(ALLM)、快速幀傳輸(QTF)等有利于提升流暢度和顯示幀率的特性都是可選項了。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也就說顯示器或電視廠商,配備了 HDMI 2.1 接口,但可能并不支援這些能讓你玩遊戲更爽的特性。

一個典型案例是索尼的 Ready for PS5 系列電視中也有少數産品不支援可變重新整理率、自動低延遲模式等特性。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擁有 HDMI 2.1 接口的索尼 Z8H,并不支援 VRR 可變重新整理率

根據 The Verge,HDMI 協會表示可選功能特性可以讓廠商靈活地選擇新功能特性,調整成本和産品售價。

無論是 4K 120Hz 還是更高的 8K 分辨率,畫質和幀率的大幅度提升都需要更高的傳輸帶寬,HDMI 2.1 也帶來 48Gbps 帶寬的特性,這往往意味着成本上升,一根超高速 HDMI 傳輸線要上百元也就不奇怪了。

并非每個人都需要這麼高素質的産品,比如現在 PS5 上支援 4K 120Hz 顯示的遊戲幾乎沒有,不少玩家是以沒有選擇更高傳輸速度也更貴的超高速 HDMI 傳輸線,主要還是以 4K 60Hz 或 2K 120Hz 玩遊戲。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無主之地 3》是少數支援 120Hz 重新整理率的 PS5 平台遊戲之一

乍看之下這個理由似乎很合理,從入門級到專業級,廠商制造相應的産品,設定從低到高的價格區間,你我作為消費者也可以選擇适合自己的産品,花費合适的錢購入。

當你真正想買時,就會發現其中的邏輯漏洞,之前 HDMI 2.0 還在的時候,協會以及各家硬體廠商的推廣、宣傳,已經在人們心中建立了 4K 60Hz 等價 HDMI 2.0 的認知,2.0 接口和 2.1 接口的差别一眼就能看出來,選購還算直接。

現在大家都是 HDMI 2.1 了,根本分不清楚不同 HDMI 接口的功能差別。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 HDMI 2.1 功能清單

選購難外,誤導購買隐患也是目前 HDMI 2.1 接口的問題之一,正如文首所述,想用 PS5 玩 4K 120Hz 遊戲,從主機、連接配接線再到顯示器,即便都符合标注,可能還是玩不上。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其中哪個接口不是全功能的 HDMI 2.1,一般人基本很難分辨出,廠商在産品說明中以小字标示的功能特性,會注意的人很少。

這還沒完,HDMI 協會最近還要推出新的 HDMI 2.1a 協定,在原協定的基礎增添了一項新特性,旨在推動 HDR 内容支援。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按照之前 HDMI 協會的操作,2.1a 也會取代 2.1 成為唯一的标準,并之前此前的功能,這樣一來 HDMI 的功能特性越來越多,人們分辨的難度也會提升,選擇隻會越來越麻煩。

HDMI 協會一頓操作下,HDMI 2.1 協定接口變成了一張空頭支票。

協定太多、太亂,怎麼辦?

協定太多、傳輸混亂,其實在資料傳輸領域是常見現象。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 USB-C

HDMI 接口傳輸難以分辨的情況,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在 USB-C 中上演,即便線材都可以正反插拔,充電功率、資料傳輸速率、電流功率,各種功能特性排列組合,形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協定。

USB-C 3.1 Gen 1、USB-C 3.1 Gen 2、 USB-C 3.2 Gen1 E-Marker PD3.0 3A……

你能厘清其中的差別嗎。

究其根本,行業發展促使 HDMI 協會、USB-IF 這樣的接口管理協會不斷更新技術和協定,技術更新和打更新檔式更新并行。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HDMI 接口類型,A 口比較常見. 圖檔來自:wiki

從 2003 年 HDMI 消費品銷售,截止 2021 年 1 月,全球已經賣出了 100 億台 HDMI 裝置,這幾年間 HDMI 協定也經過了 1.0 版本到 2.1 版本的轉變,傳輸内容素質也從 1080P 更新到最高 10K 分辨率。

推出大版本後不久推出小幅更新協定的現象也不少見,HDMI 2.0 協定在 2013 年釋出,後續的 2.0a 和 2.0b 分辨在 2015 年和 2016 年推出。

新協定釋出後到相應的産品推出也有一段滞後期,與 HDMI 2.1 接口配合使用的超高速 HDMI 傳輸線,直至 2020 年第四季度左右才上線。

這往往會導緻新協定推出初期比較混亂,一方面是新舊交替,一方面是較為密集的協定更新,普通人不是專業人士,要分辨出各種技術協定的差別并不容易。

HDMI 協會确實也有在試圖解決這一問題,比如積極打擊盜版,要求使用 HDMI 接口的産品完成認證,HDMI 2.1 協定接口設定可選功能特性的同時,也要求廠商需要标注其支援的功能到底有哪些。

另外我們常常能在一些 HDMI 線材上看到類似 8K 這樣的數字說明,USB-IF 更是以線材顔色差別功能和協定,這些都是降低消費者的區分難度。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 标有 8K 字樣的 HDMI 線

客觀而言這些設定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僅限于此了,并不能一舉解決混亂的局面。

像 HDMI 協會這樣的機構,索尼、東芝、英偉達、聯發科、任天堂等大公司都是其成員,但對廣大的硬體公司而言,其号召力仍然是有限的,尤其是在 HDMI 協會放棄舊協定、提供可選特性選項之後。

選擇給出之後,就不容易收回了。

接口功能支援混亂的情況仍然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留給你我等普通消費者的解決辦法,就隻能是仔細檢視廠商提供的産品說明,尤其是海報或産品介紹頁面底部的小字注釋說明。

你買的 HDMI 2.1 顯示器,可能是“假的”

▲一款顯示器的注釋說明,擁有 HDMI 2.1 接口,但帶寬等同于 HDMI 2.0

看清楚所謂的 HDMI 2.1 接口或傳輸線,到底支援不支援 4K 120Hz、VRR 可變重新整理率、48Gbps 帶寬等特性。

當然,前提還是确認自己的使用需求,畢竟「不買,立省 10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