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Go距離推出又近了一步。
去年,亞馬遜推出了一種無人便利店——Amazon Go,這也是引起今年國内“無人便利店熱潮”的“元兇”。因為某些技術的限制,原本定于今年年初開業的Amazon Go遭到了延期,而亞馬遜也在西雅圖市中心的一家實驗性便利店不斷地進行測試。

就在近日,亞馬遜員工來了一次“欺騙性”的測試——有一天,三位身着黃色豔麗皮卡丘服裝的亞馬遜雇員走了進來,抓取了一些三明治、飲料和小吃,然後走出大門。
結果顯示,盡管他們穿着黃色聚酯外套,刻意掩飾身份,但是相關算法依舊準确地判斷出來這些員工的身份,并通過其亞馬遜賬戶收費。
從結果來看,這個測試還是令人相當驚奇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店的時候,這些皮卡丘依舊需要先用
智能手機掃一掃,進而讓資訊得到一一對應。
目前,
亞馬遜依舊沒有對外公開這家商店的機械構造,但它依靠的是一款移動App應用和一些感應技術,以确定誰在買什麼。
至此,我們就有幾點疑問了,在身份的驗證上,一開始是通過掃碼來确認消費和賬戶的資訊,在走出商店的時候同樣要經過那台機器,那麼,這台機器是否也可以同樣“辨識”消費者和賬戶的資訊,進而進行金額的抵扣?
另外,衆所周知,Amazon Go之是以延遲推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技術上的問題,比如系統無法同時實時跟蹤識别20多位客戶。反觀此次試驗,僅僅隻有三個測試對象,雖然色彩上的有所重合對系統的識别是一個挑戰,但是相對來講,似乎難度也低了一點點。
雖然目前Amazon Go還沒有真正的向公衆開放,不過,其商标的申請已經得到了英國和歐盟的通過,就等着攻克難關進行擴張了。
原文釋出時間:2017-11-16 12:48
本文作者:韓璐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