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将軍墓中發現一行字,日網民: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在亞洲曆史上,曾長期存在着一個由中國主導的特殊國際秩序—宗藩。跟歐洲曆史上的殖民地不同,藩屬國擁有主權和君主,但需要定期向宗主國朝貢,而本國國君也需要經過中原王朝的冊封才能獲得認可。北韓、琉球、南掌、暹羅、尼泊爾等都曾是曆史上的藩屬國。

雖說清朝滅亡以後,“藩屬”這個詞也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但由于長期受中原王朝文化影響,藩屬國直到今天依然留存着很多印記,最典型的就是曆史記載。像南韓、日本的史書基本都是用漢字書寫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懂漢字,恐怕連本國曆史都讀不懂了。

唐朝将軍墓中發現一行字,日網民: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不僅如此,很多時候日韓的專家想要研究本國曆史,不得不遠赴中國查閱史料,因為我們這裡記載的更加詳實,而且有時候出土墓葬中也會有一些神奇發現。

今年6月,西安博物院就展出了一個特殊的文物:祢軍墓志。這個祢軍是誰呢?墓志上寫明,這個人是唐朝故右威衛将軍上柱國。聽名字也許不如唐朝曆史上李靖、侯君集、郭子儀之類的名将名頭來的響亮,但他留給後世的墓志内容卻堪稱一大發現。

唐朝将軍墓中發現一行字,日網民: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祢軍祖上是東漢大名鼎鼎的祢衡,五胡亂華時,祢氏一族逃亡北韓半島,成為百濟國的佐平(類似六部大員)。唐高宗顯慶五年(公元660年)七月,大将蘇定方奉命出兵百濟。

當時在百濟任職的祢軍則趁機發動兵變,俘虜了義慈王歸降唐朝,受封折沖都尉。由于祖上是中原人,又長期在百濟生活,唐高宗就任命祢軍為安東都護府帳下将軍,駐守北韓半島,同時負責出使倭國。

正是有了這麼一段傳奇的經曆,祢軍的墓志銘中也記載了很多中日韓三國缺失的重要史實。

唐朝将軍墓中發現一行字,日網民: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1、僭帝稱臣。在之前所有的記載當中,日本從未做過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而且跟藩屬國君主稱王不同,日本直接稱的是“天皇”,與中原王朝的皇帝平起平坐。

但祢軍墓志銘中卻明确記載了:公元665年,祢軍以唐使身份出使日本,此前日本因為出兵救援百濟,白江口一戰被唐軍打的全軍覆沒,是以天智天皇廢帝号向唐朝稱臣,并廢除原有曆法,采用唐高宗的麟德曆。

唐朝将軍墓中發現一行字,日網民: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2、日本國号。一說起日本,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會想到半島東部由四個大島組成的國家。不過祢軍墓志銘中卻發現了“于時日本餘噍,據扶桑以逋誅”這樣一段話。這也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出現“日本”這一國名的記載。

什麼意思呢?餘噍是指亡國後的遺民,當時唐朝剛剛滅掉百濟國,是以翻譯過來是說:百濟(今南韓)的遺民逃到扶桑(今日本)以躲避懲罰。也就是說,最早叫“日本”的居然是北韓半島上的百濟。

有沒有可能是解讀錯誤呢?絕無可能,因為在祢軍出使日本的五年以後,唐朝給日本的國書當中依然寫着“大唐皇帝敬問倭王書”,也就是說唐朝依然叫他們倭國。這一發現也重新整理了目前的認知。

因為早在隋朝時,倭國就曾緻函隋炀帝“日出處天子緻日沒處天子”,是以後世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日本”這個國名原本就是今天的日本最先使用的。祢軍墓志的發現,完全推翻了這一切。也難怪日本網民知道這一發現後,悲哀的評論道:“是以我們繼承了百濟國号?恥辱”、“天智之類,完全唐朝的傀儡吧”、“原來我們才是山寨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