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量子通信能否跨越“死亡之谷”?2017年市場化的量子通信産品可能産生

比如——

近期,2016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釋出,量子衛星發射入圍。即8月16日淩晨,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圓滿發射成功,标志着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量子通信能否跨越“死亡之谷”?2017年市場化的量子通信産品可能産生

此外,2016年末之際,通信世界全媒體平台甄選出在2016年備受關注的十大前瞻技術,包括5G網絡切片、3D MIMO、MEC移動邊緣計算、控制和承載分離、網絡重構(雲/SDN/NFV)、量子通信、大資料分析、矽光PID、G.654.E光纖以及400G光傳輸。

在尋找2017年最受讀者關注的“潛力股”中,通信世界全媒體平台對十大技術進行了網上投票。最終有超過500名ICT行業人士參與投票。投票結果顯示,量子通信、400G光傳輸、大資料分析、5G網絡切片以及G.654.E光纖等技術排前五。其中量子通信成為最具潛力的“黑科技”,票數占比排位第一。

量子通信能否跨越“死亡之谷”?2017年市場化的量子通信産品可能産生

我是一條華麗的分割線

步入2017年,量子通信将走向何方呢?雞年,量子通信行業是否有新機會呢?

量子通信能否跨越“死亡之谷”?2017年市場化的量子通信産品可能産生

一般認為,很多科技和科技成果轉化,是兩張皮。原因是前期基礎研究的成果出來後,到變成真正有用的成果之前,還有一段技術研發的路子需要走。這一段經常就得不到大家的關注,相當于有一個“死亡之谷”。

量子資訊能否跨越“死亡之谷”?據了解,随着市場化的公司介入,2017年可能會出現真正的市場化産品。2017年,将挺進“量子+”時代。

今年,一方面國家産業政策的出台和各地政府和行業會跟進,另一方面工業化量子通信的裝置的出台,越來越多的項目會落到實處,讓大家真正感受到量子就在身邊。市場化的公司也會開始建設營運,如幹線網和城域網的企業。

梳理發現,2016年建設的京滬幹線和杭滬幹線均處于長三角地區,浙江省高層曾多次強調,要努力把浙江打造成量子通信研發和産業化重要基地。2017年,長三角地區将會進一步推進量子通信産業的應用和普及。

九州量子董事長鄭韶輝将未來量子産業化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差不多三到五年。

第一個階段為裝置商,把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對量子+時代的到來奠定深厚的基礎。

第二個階段為營運商,全國會組建成一個量子通信網絡,交流将會變得私密而安全。很多企業都會參與到這個領域來。

第三個階段為網際網路平台商,網際網路行業和支付領域迎來非常巨大的變化,“網際網路+”之後将迎來更加安全、和諧的“量子+”時代的到來。而目前正處于第一階段,各種項目正在逐漸推進之中。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1-04

本文作者: 九州量子

本文來源:

ZOL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