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離市場還有多遠?
一些新的量子技術目前已經商業化,或接近商業化。比如,複雜原子鐘技術将很快被使用在通訊網絡中來做信号同步。加密量子通訊系統也在銀行業中得到了實際應用。
量子傳感器和量子成像技術離大規模商業化也不再遙遠,按目前的進展看,大約還需要5-10年。量子計算機可能是目前離商業化最遠的,需要10-15年,甚至更久,才能看見其商業化運用的前景。
全球投資狀況
- 中國正在量子科學和技術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
- 美國則擁有全球最優秀的科研基礎,但在實用化方面做得還不夠。
- 歐盟剛剛發表了其量子計劃,準備于2018年在“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創新架構下,啟動量子技術研發旗艦計劃。
- 其他國家如新加坡、澳洲、加拿大等,也紛紛投資建立了各自的量子技術研發中心。
以下是2016年5月在歐洲量子技術研發旗艦計劃啟動會議上,由荷蘭政府所做的全球研發投入資料統計:
全球量子技術研發概況
量子技術目前還處于早期階段,雖然量子通訊和量子鐘技術已相對成熟,也有不少産品已經成功商業化。
量子傳感和成像系統的性能可能在幾年内就會出現大幅提升,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一些早期産品和服務。
量子計算機是離市場最遠的,其商業化預計還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全球各主要國家在量子技術研發領域排名情況
在過去五年中,多國政府開始在量子科學研究領域加大投入,以搶占先機。英國政府于2013年啟動的為期五年的2.7億英鎊(合23億人民币)投資,是目前啟動最早、也是金額最大的項目。
2015年,荷蘭代爾夫特大學與微軟合作,啟動了耗資1.35億美元的量子項目。
2016年,美國擴大了其量子技術研發規模,白宮也發表了報告稱将協助研發資源的配置設定。
中國正在投資一個2000公裡長的量子通訊網絡,而且再2016年8月發射了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号。與此同時,加拿大、澳洲、日本、南韓等,也都在加大對量子技術研發的投入。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3-10
本文作者:娛樂樂哈哈
本文來源:
今日頭條,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