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八天的國慶假期,我和家人們乘着車來到了美麗的張家界遊玩。到那一看,那裡的景色果真名不虛傳!之前乘車的疲倦感雲消霧散,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氣與興奮的心情。
我們先來到了張家界慈利縣的玻璃棧道,從遠處看,棧道懸在空中,搖搖晃晃的,隻靠四根大石柱所支撐,令人不禁感歎:這真是曠世之作呀!走上棧道,透過玻璃往下看,并不是陡峭的懸崖與巍峨的群山,而是一簇簇茂盛的灌木叢與幾棵粗壯的大樹,立在山上,使這孤零零的山上,增添了幾份意趣。這時你會想:這廣為人知的玻璃棧道也不怎麼樣嘛!但是,你這是“不知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走到玻璃棧道中間,腳下的景色大有不同。往旁邊看,一層濃霧飄着,陡峭的懸崖像一個羞澀的女子,将霧這塊白紗布披在臉上,不讓人們看到她的相貌,卻又讓風吹起白紗布的一角,想使人們注意到她的美。透過玻璃往下看,就是冷而清新的空氣,空氣下面就是松軟的土地與清澈見底的小溪。這景象,雖然很美,可人們心中的害怕蓋過了這種美,隻能直視前方,雙腿發軟的顫顫巍巍的往前挪,可心中依然是膽戰心驚的。過完棧道回頭看,霧也漸漸變淡了,它籠罩着青山,環繞着綠水,使山水在霧中隐隐約約的,有一種朦胧的美感。天空中時不時掠過幾隻不知名的鳥,在棧道上空盤旋幾圈後,也漸漸隐在霧中,消失不見了。正當人們也忘卻它們的時候,遠處卻又傳來幾聲鳥叫,随着風拂過,拂過人們的心,回蕩在人們的心裡,久久不能散去……這就是人們過棧道時忽略的景色吧,隻有過棧道後才能看到,還有可能錯過。嗯——想想,也别具一般風味呢!
張家界的五雷山也是十分巍峨壯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五雷山,又名五雷仙山,上山的人們,大多是去拜仙的,求個吉利。還有不少人在拜完仙後,繼續往上爬,想一睹這座仙山的風采。
這就是張家界的美景,它不僅充實了我的國慶假期,還增長了我的見識。想一想,這次旅行真是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