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研制首台量子計算機 計算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隻需0.01秒

科技傳媒網訊 據科技媒體霸道,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4月10日透露,中科院正在研制中國首台量子計算機,預計量子計算機最近幾年有望研制成功。去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在量子通信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經過幾十年發展後,傳統計算機性能提升的摩爾定律已漸漸失效。而量子計算機可在一些特定功能上取得上億倍性能提升,在密碼學、科學模拟、大資料處理等領域具有無法比拟的優勢。

近年美國正全力投入研發,已經有了不少成果。科技巨頭紛紛布局量子計算産業,谷歌與NASA聯手D-Wave研發量子計算,IBM宣布了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方案。

白春禮表示,科學家已經能夠對單粒子和量子态進行調控,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都将産生變革性的突破。

2016年是我國量子通信産業元年,2017年商用城域網絡建設開啟。短期軍用和政務專網建設先行,市場空間兩年内或接近百億量級,中期随着各段幹線、城域網、資料中心保密網絡建設投入使用後,初期營運領域也可達數十億級市場。

那麼,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厲害?白春禮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如果要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如果用億億次的當今第一超級計算機天河二号計算,需要長達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計算,隻需區區0.01秒。

去年,中國成功發射了全球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目前正在按照預期工作。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近日,谷歌量子AI實驗室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量子計算領域即将迎來曆史性的裡程碑,小型的量子計算機會在5年内逐漸興起。

此外,IBM本月6日宣布:今年将推出全球第一個商業化量子計算雲服務——IBM

Q。這是全球第一個收費的量子計算雲服務系統。IBM表示,未來新系統可以為全球的研究人員服務,處理傳統電腦無法解決的複雜計算,成為未來培育量子計算市場的關鍵。

根據咨詢公司Gartner預測,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将從2016年的2092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2468億美元,增幅高達18%。也有行業專家表示,到2021年,全球雲計算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910億美元。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4.11

本文作者:科技傳媒

本文來源:

簡書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