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的播出讓所有觀衆為節目中天才少年、青年們喝彩,送去無數欽佩的目光。沒錯,他們驚人的表現的确值得掌聲的浸泡,但在看節目的同時,在欣賞天才智慧記憶驚豔的同時,你是否思考過?
有國小生能一口氣輕松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不少人稱他為“腦力天才”,但在我看來,說的難聽點——他大概是天生的蠢材。能不能背出圓周率難道就能判斷出一個人的思考價值嗎?有國中生能夠一小時内記清一百條不同花紋的同種類型魚,能清晰描述出每條魚脊上幾片鱗,尾鳍幾片鱗等等,絕對比計算機的“記憶”還要強大,但是,記幾條魚又代表着什麼呢?兩個天文數字相乘,電腦輸入到一半,就已經有人類報出得數了。那麼,這些人和計算機就沒什麼兩樣了。他們會記,會以先天的智力将一個毫無意義的假裝思考在頭腦中随意把玩,但是他們也許人性冷漠,不善交際,人性的眼睛不複存在,仿若一個人工智能。
人和計算機的差別,我認為就是思考的溫度。人的思考千變萬化,通常參雜着情緒以及外界帶來的很多不确定因素,好比胡可在家聚之光時思維擦亮新火花,牛頓被蘋果砸後陷入沉思。這些來自充滿智慧的真實人類用他們智慧的雙眼明辨出思考的溫度,并以人情予以加熱,使其更加炙暖。而計算機沒有眼睛,它們報出一串串冰冷的資料,隻因為它們被輸入了指令,被動進行無溫度“思考”。
不妨假想,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般思考,将引發何情?
前段時間的新聞——一位老人因小孩坐在愛心座上,一屁股直接坐在孩子身上,想信大家不陌生。這位老人的雙眼被“老人應被讓座,坐在愛心座上”的“指令”所蒙蔽,變得看不清現狀。他覺得,我必須坐在座位上。折合執行指令的計算機有什麼不同嗎?更有老人無理将不讓座或者沒來得及讓座的小孩直接拎起來摔在地上,導緻小孩受傷,他們依舊我行我素。罔顧後果一意孤行,這樣宛如機器的人當今也不少——不顧錢财來源,拼命給喜愛的某主播打賞導緻經濟破産的行為亦然盲目而且極顯同情心、價值觀的缺陷,因為,他們已經失去眼睛了!
去年,我抽空觀看了網劇《超少年密碼》,體會了人工智能用有人類思考方式造成令人不寒而栗的社會動蕩,然而現在的失去雙眼,隻會冰冷行事的“機器”人類的行為更讓人脊背發涼。“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好比“形成條件反射不思考”,這樣的社會又怎能進步呢?
在AI技術飛躍的時代,人類的人性思考由此看來的确要比加強科技重要得多,是以,請擦亮眼睛,帶着正确理念盡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