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見碎片化的生活

什麼是生活?爺爺奶奶說,生活,是鄉間戴着草帽的勞作和回家後伴侶的毛巾;爸爸媽媽說,生活,是工作了一天後想倒在床上,卻隻能看孩子胡鬧的勞累;白領說,生活,是日日夜夜加班工作,盼着加薪與聚餐的等待;宅男宅女說,生活,是每天窩在家打遊戲、逛網店的閑适。

無盡又無趣的空間,和殘酷與恐怖的時間被上帝慈愛的手分給每一個人,去用愛和心靈裝點光鮮,被人們叫做——生活。

生活從來都是各異的,我們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建造着美好,分享也收獲着,裝點着上帝給你的那塊拼圖,為它烙印“屬于”。

可是,在很多人感謝着生活的美好的同時,卻也有很多人在享樂的同時忘記了手中這塊碎片的由來,他們将自己封閉于自己的世界之中,沉溺且驕傲于自己“創造”的美好,卻忘了感恩,忘記了将手中的碎片還回世界中去。于是,一片一片碎片的丢失,使人心的空洞越來越大,誕生了一個愈發人情冷漠的社會。

曾有一個故事給我的感觸至深:生意失敗,失魂落魄卻拖家帶口的喬,在街上幫助了一位樣貌精緻,卻無力将爆胎了的自行車扶起的老婦人,而且未要任何報酬,而那個老婦人在謝過喬之後,走進了一家超市,遇見一個懷胎八月卻仍在盡職工作的超市營業員,感動的将500英鎊給了她,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營業員正是喬的妻子。

我也曾以為,自己的生活無關他人,但是卻沒有發覺那些心中有愛的人,看似無心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幫助了一位匆忙走過的過客,卻能串起一條“愛之鍊”,如同一場優秀的老電影,分鏡師畫的每一張畫面,都精妙無比卻看似毫無聯系,但隻有将這一幀一幀的畫面連在一起,才能讓人看出感動與愛。

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條這樣的“愛之鍊”呢,會有多少個失魂落魄的年輕人會出手相助身邊的相見僅幾秒的過客,又有多少人會因為一位辛勤工作的人而感動。

其實,我們甚至不再相信街邊摔倒的老人,甚至不再去随處可見的街邊平價小超市挑挑揀揀。

時代的變遷,令我們不再輕易感動、輕易去愛,我們總是以為是自己“創造”了美好,而變得自傲自滿,卻因為不斷想要更美好而貪婪索取,我們前進前進不停的前進,隻為繼續占有另一塊碎片,将自己的小世界開疆拓土。但是我們瘋狂的奔跑,卻總是不再駐足,駐足于每一朵生命短暫卻全力綻放的小花、駐足于三月陽春沾滿露水的青草,也不再為一朵流雲微笑、為一片藍天放慢腳步。

你是否也是那個在追求更遼闊生活的人?你是否也在感歎上帝的不公與自己生活的卑微,而在不經意間冷落了近在腳邊的美好?我們常常以為完整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殊不知,人生百年,度一日又一日的歡喜、過一季有一季的美好,每一片碎片都有最天馬行空的色彩與想象。

泰戈爾曾經說過:“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将錯過繁星”,的确,當我們一再追求完整的未來遐想和完美的生活時,我們錯過了多少的美好與幸福啊!如果隻是不斷的追求生活的無瑕,卻不能真正遇見且走進生活,不如不追求。

是以,别再糾結于生活的完美,學會放下驕傲,主動遇見美好,從現在開始,“捧一本書,讀一段靜默的時光;沏一壺茶,聞一縷清香的歲月;寫一首詩,記一筆溫暖的年華”。學會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你會發現:每一天,都有花開,每一個當下,都值得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