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裡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 鄭俊芳
原标題為:《阿裡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鄭俊芳:安全是我們的生命線,将時刻保持敬畏心》
阿裡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 鄭俊芳
如果網際網路是可視化的,網購、社交、送餐、出行等諸多網際網路服務有不同的色彩線,那麼,我們能看到,五彩斑斓的網絡早已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分割。在網際網路給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就像是每條道路都需設定安全線一樣,網際網路自身也需建立強大的防護能力,以保障服務和所有使用者的安全。
在過去的19年裡,阿裡巴巴建構起包括新零售、雲計算、大文娛、智慧物流等在内的龐大而複雜的生态體系,為數以億計的使用者提供便捷服務,同時,對于安全的探索從未停止。
每天,在阿裡生态體系裡,數以萬計的黑客通過4千萬次的惡意通路以尋找安全漏洞,網絡黑灰産通過爬蟲發起17億次的惡意通路試圖竊取資料,僅在淘寶平台,每天會有近400萬次惡意嘗試登入。
這些攻擊,每天都在真實發生着。
面對如此巨量、複雜的攻擊,阿裡防住了。
捍衛安全生命線:10年進化數千人護航
過去的一年裡,阿裡巴巴集團共受到2015次DDOS攻擊,最大攻擊流量777Gbps。
這個數字意味着什麼?打個比方,整個杭州城的網民同時線上所使用的帶寬,都遠不及此。
實作這樣的有效對抗,阿裡安全走了10多年,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禦,從人肉,到技術、算法。
2005年前後,“阿裡安全”還是集團技術團隊下設的一支幾個人組成的小隊,彼時,抵禦DDOS攻擊的手段還是靠人肉發現和攻防。曾經有過一個階段,A商家看到B商家銷量大好,會買通黑客對B發動DDOS攻擊。
DDOS攻擊的本質是消耗平台的帶寬和伺服器資源。阿裡技術和安全團隊發現伺服器運轉遲滞,不得不人肉排查。
那是個網際網路行業普遍未建立安全能力的時代,人才緊缺,安全技術攻防能力不足。
當時的解決方案是把受到攻擊的B店鋪采取屏蔽處理,讓攻擊者失去目标,以恢複伺服器正常運轉。
雖然危機解除,但教訓是慘痛的。沒有任何一個商家的利益該被犧牲。于是,2005年,阿裡正式設立安全部,如今,阿裡生态體系的網絡安全有數千人的專業團隊在守護。
在今天,對抗DDOS攻擊的任務早已交給了“無人值守”的自動化防控産品。阿裡也通過阿裡的雲計算平台将我們的DDOS防禦能力提供給了數十萬的雲上客戶,時刻包圍着這些雲上客戶的網站與服務的穩定安全。攻防的根本目的在于讓攻擊方成本上升而放棄攻擊,防控能力越高,黑客付出的成本就越高,舉個例子,過去,黑客發動一次攻擊要花費1元錢,如今,黑客打開一個保險箱的成本就要100元,而保險箱裡可能隻有50元,這樣“得不償失”的事,很多黑客放棄了。
力推安全聯合:開放能力賦能生态
就像是現實世界裡沒有絕對完美的面孔一樣,網絡世界的漏洞永遠存在。對于網際網路公司而言,建立提早發現并迅速止血的能力,遏斷黑客利用漏洞擷取使用者資料的企圖,是一條值得努力追求的路。
2012年起,阿裡安全的“聽風者”在着力建立另一套防禦體系:聯合阿裡體系外的白帽黑客,建立ASRC(阿裡安全應急響應中心)。
簡單說來,這是一個平台,能夠讓外部的白帽黑客在發現漏洞後第一時間通知阿裡。
這是國内最早的網際網路應急響應平台之一,從最早隻是設定一個通報漏洞郵箱,發展成今天國内上千名、國外數百名白帽黑客參與的真正意義的平台,阿裡集合各方之力,将建立的能力服務于整個生态,用安全生态的能力賦能生态安全。
2013年,阿裡釋出500萬元賞金計劃,舉辦網際網路安全沙龍,2017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之前,阿裡巴巴ASRC聯合業内12家SRC,進行了一次面向電商生态的安全衆測,發現了大量有價值的安全漏洞并推動生态夥伴快速解決,有效拉升了整個生态的安全水位。2018年,阿裡發起的SRC營運工作讨論會,騰訊、百度、360、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參與共創共享。
去年12月30日,阿裡正式加入First(事件應急響應與安全小組)國際組織,與85個國家的414個應急響應相關組織建立聯系,谷哥、微軟、亞馬遜等國際網際網路公司都在。
所做的這一切,都在于阿裡始終認為,安全領域不需競争,而必須聯合。
阿裡安全的能力開放心态正在顯露效果。
2014年,一名合作夥伴向阿裡緊急求助。一個網際網路黑灰産團夥,開始是故意跟這名合作夥伴套近乎,套出了合作夥伴的網絡出口IP位址,之後的故事像電影那樣,黑灰産團夥畫風大變,發來短信稱,打錢破财消災,否則會用DDOS實施攻擊,其嚣張程度令人氣急,直接發來了攻擊時間。
合作夥伴想到防禦,但根本無力抵禦巨量攻擊。随後阿裡介入,斬斷攻擊。
到了2017年,一家合作夥伴也被黑灰産團夥盯上,而這時,阿裡的安全能力早已覆寫生态夥伴,攻擊消息傳來時,阿裡安全的技術專家說,不用怕,讓他來吧。後來,對方得知阿裡在助力防護,索性放棄了攻擊。
保持敬畏之心:不辍探索持續進化
從害怕發現漏洞,到主動建立ASRC來找漏洞,解決安全問題于萌芽狀态的探索不止于此,2016年,阿裡籌建“紅藍攻防體系”以主動挖掘安全風險點。這在當時的阿裡内部存在争議。
攻擊來得毫無征兆,一天快到中午的時候,阿裡安全接到資訊,暗網在流傳阿裡的相關資料,資料做了加密處理,雖然暫時不會對業務産生影響,但釋出者同時釋出的勒索資訊說得明白,預定時間内不付錢,将公布這些資料。
負責處置的資料安全團隊到現在還清晰記得當時的場景,安全大于天,在幾分鐘内,參與處置的安全技術人員擠滿了項目室,一個多小時,資料“洩露”的源頭被排查出來,這時,他們才知道自己是被藍軍“搞了”。
在專門設立藍軍之前,阿裡安全已經反複對系統做過加強檢測,但不知道效果如何,這樣“有劇本”的“攻擊”給整個安全團隊提了醒,然後就是更加細緻入微的排查。
藍軍還在不斷“搞事兒”。一開始,這樣的攻防一周都要有一兩次,藍軍頻頻得手,後來,紅軍防線越來越緊,藍軍又朝着更高層次發動“攻擊”,但難度越來越高,現在,藍軍籌劃一次攻擊的時間可能是一個月甚至更長。
“紅藍對抗”,以及阿裡建立的圖靈、獵戶座、雙子座、潘多拉、米諾斯、歸零、錢盾和螞蟻金服光年等八大安全實驗室,都是在以技術構築安全防護牆。
智能資料模型也在無時無刻發揮安全防護的作用。在阿裡平台上,全網商品已超過10億量級,如何對這些商品資訊進行識别?如果用普通的A4紙把這些商品資訊列印成冊,假設一頁一個商品,現在,阿裡10分鐘内分析完成的商品手冊疊起來将有44000米高,相當于近5個珠穆朗瑪峰高度。
在阿裡平台上下單購物,就在你按下按鈕的一瞬,阿裡安全大資料風控系統已作了近百項安全檢測。
安全就是這樣,10餘年來,數千阿裡安全人一磚一瓦搭建起來安全的水位線。但我們深知,網際網路時代,安全始終是我們的生命線,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安全。是以,每一天每一刻,阿裡安全人都在保持敬畏之心,讓自己更努力、讓技術更進步、讓模型更智能,隻有不斷探索世界級的風險控制體系,我們才能保護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提供更可靠的服務,保護更多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