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逐漸進步,人工智能伴随潮流誕生,而我們人類的生活也随之被這股機械風暴所左右。正是如此,人類憑借着獨有的想象力以及對新文化領域的渴求創造了一部部“人機大戰”的影片與小說。于是我們不得不将自己代入玄幻的世界:如果這攤冰涼而由人類一手打造的機器被灌輸了人類的思考能力,那麼一場“種族戰争”必是一觸即發。
然而,當蘋果公司總裁庫克重新審視這種觀點,更多的想法是自身應該反思——在這有情的社會中蘊含着人的人情冷暖,冰冷的機器思維開始潛移默化的侵蝕部分人的大腦:當硝煙與炮火響徹這個國家,無辜的群衆哀嚎、奔逃,屍體橫七豎八地倒在戰壘之中,一幕幕被播映在電視螢幕上時,是人腦中的同情心促使我們的淚腺分泌出淚水,滿含着無奈與凄婉;而當“計算機式”思維讓我們的思考更新換代後,重新回頭閱讀這戰争史,剩下的也許隻會有麻木與漠視。
“價值觀”與“同情心”無非是二字:“人性”罷了。之是以言“人性”,是由于它們為人類所獨有的屬性。層出不窮的科學研究表明,人腦是讓我們成為高等動物的關鍵,而這人腦給了我們思考方式與人性才造就了如今人類“統治”地球的局面:而機器在不斷吸取這二者,取人類之長,可見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提高了機器的發展,而人性卻在部分人的身上流失。
他們更像是冰冷的機器,失去了價值觀,開始成為一文不值的肉體與軀殼,失去了同情心,開始變得殘酷,瞄準目标便橫沖直撞地前行,不顧一切。
之後,再去觀摩那一部部“人機大戰”,是時候多些反思,而不是恐懼與捧腹,讓自己成為空殼。人性是讓我們扶搖直上的關竅。高科技再發達也是人類的成品,用人性去掌控他們是不可能逆轉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