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我犯着熊。不知道為什麼熊,但每每犯熊,壓抑,不開心就随之釋放掉了。
對于我這樣的熊孩子,同學朋友們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敬而遠之”,有的不躲不藏,無奈忍受,而有些“志同道合”的也會和我一樣,瘋瘋癫癫,哈哈大笑。正是這樣,才讓我無所畏懼的犯熊。
那段犯熊的日子裡,我十分“不拘小節”。體育課後,一路狂奔跑回了班,在講台上如鷹覓食般盯着每一位子,一旦發現水或飲料,就興沖沖向其飙去,“瘋狂”地打開瓶蓋,暢快飲之。舒服!同學們吃驚的看着我,我哈哈一樂,扭頭走掉。
那段犯熊的日子裡,我“舉止不凡”。下課鈴一響,我就去“關照”我最親愛的同學們。見到了一個正在畫畫的同學,“樂于助人”的我當然毫不猶豫的“畫龍點睛”般地給這幅畫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位同學自然氣憤,可他明白,面對無懈可擊的熊孩子,隻能忍氣吞聲,無奈不語。
太熊了!是啊,太熊了。熊着熊着,我感到了什麼叫物極必反,我變得可憐了。
依舊邁着大大咧咧的外八字,掃視着我的那些朋友同學。可是,他們冷淡了。“嘿,你在做什麼?”我關心地問道,沒有回應,我一遍遍地聞着,可最後換來了一個個不耐煩的字:“你能不能走開!”
昔日的朋友不再與我快樂玩耍,昔日的同學不再友好于我。我難過地想着:我都幹了什麼?朋友們為什麼一個個離我而去?回想着我的所作所為,不禁苦笑,多麼諷刺的領悟。
那段犯熊的日子,我一點點把自己的朋友推走一個不剩;那段犯熊的日子,我把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段犯熊的日子,我都把自己傷的遍體鱗傷。做人,熊不得啊。
我用我暴躁的大火燒盡了樹林中的一棵棵辛勤澆灌的樹,望着一片灰燼,心裡流淚忏悔,那段犯熊的日子,我歡笑地失去了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