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創業者陳曦正專注于一個項目——程式設計自動化。即機器人可以自己程式設計,這到底意味着什麼呢?

在美國科幻大片《終結者2》中,20世紀末的1997年7月3日,人類研制的全球進階計算機控制系統“天網”全面失控,
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意志,将人類視為假想敵人。在影片中機器人在各方面有隐隐超過人類的趨勢,讓人不寒而栗。
最近,創業者服務創業智能機器人陳曦正在做一個有趣的項目,“機器可以自己程式設計,這就意味着機器可以教機器,并且可以通過“對、錯”這個基本語言告訴其它機器學習并改進自己。”
陳曦在做的機器人能給自己寫代碼!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瘋狂呢?衆所周知,人與機器人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人是具有學習能力的,倘若機器人也具備學習的能力的話,那麼科幻電影裡面的情景是否會在現實中上演?
這種擔憂在現在看來,還是很沒必要的,畢竟自動化程式設計還處于一個很初期的階段,是以,我們想知道陳曦做的項目到底有多牛!
“我們的機器人跟其他機器人,主要表現在智能上的差別,我會用一些
人工智能的算法去解決一些問題。”陳曦說道,“現在做的主要是通過自動化程式設計的方式讓機器人自動幫我實作。”
現在的CX5智能機器人除了有機械臂去拿東西外,還能識别并且跟随一個顔色信号移動。
一般的計算機程式都是人編寫的,如果是計算機幫寫的話,二十四小時就能搞定。而且多一台計算機就相當于多一個機器人去寫。如果能借助于雲計算的話,這種強大的運算能力就會直接轉換為學習能力,再下去,我就不敢想了。
機器人自己寫程式,HOW?
機器人受程式控制,要讓機器人自己寫程式無疑就是讓程式自動寫程式。
"預先給電腦一些基本的方法,然後讓程式自動調用。這裡還會用到神經網絡等方法,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你隻要給它們一堆資料,它就能自己去調用。這樣給機器人一大堆的資料之後,機器人也會産生一大堆的結果。”
寫完代碼之後我們再通過這種網絡去驗證這個程式寫的對還是錯。這種我們還能再去訓練機器人,讓機器人自己寫代碼。目前這種方法還隻能在一個小範圍内使用,比如說隻有十幾行的程式。"
目前一些簡單的代碼,人寫隻需要一二十秒的樣子能寫完,機器人寫可能一分多鐘的樣子也能寫完。但是以後,功能會越來強大,代碼會越來複雜,人寫不出來的時候,就隻能靠機器人自己去寫。
“等了數分鐘”用自動化程式設計機器自己完成了判斷奇偶數的代碼。而用BP神經網絡(人工智能專業的必修内容)學會奇數偶數判斷不到10秒鐘,我也可以在不到1分鐘内敲完代碼。雖然“自動化程式設計”與“神經網絡”或者其它類似優化算法慢了很多,但是,機器可以自己程式設計,這就意味着機器可以教機器,并且可以通過“對、錯”這個基本語言告訴其它機器學習并改進自己。
作為一個有過程式設計背景的人來說,代碼中出現死循環是個很頭疼的問題。既然程式猿都可以寫出死循環,那麼機器人如果寫出了死循環怎麼辦?
"死循環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案。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也還沒有出現機器人寫出死循環的事件。因為我們一般做法是提前定好一些限定語句,比如說不能出現while語句,隻能用for循環。而且還必須在有限次數以内,否則也很難跳出來。"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也就發現了,陳曦做的應該說是機器人的一種能力,這種學習能力除了可以放在自家的CX5之外,也可以放在任何一款機器人身上。
“我們的機器人其是就是一個載體,能夠通過外面的資料自己去學習,自己去寫代碼。”他解釋道,“機器人之是以能動起來,是因為人給它寫了代碼,他有了程式才能運作起來。換而言之,如果機器人自己能寫代碼的話那它就具備了學習的能力。網際網路上最多的東西有三樣:文字,圖檔和代碼。它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自己去擷取很多的代碼,用于學習或者改善一些功能。”
自動化程式設計是一個大工程,陳曦跟他的團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CX5智能機器人是他靠一己之力做出來的(硬體),但我個人覺得他還是應該還是把所有的精力先花在機器人學習能力這件事上,也就是自動化程式設計這塊。對于現在都已具備獨立完成機器人設計能力的他來說,以後再做個機器人不是個大問題,而現在集中精力把一個問題解決,專注去做一件事情,卻能讓他在
創業之路上走的更加穩健。
原文釋出時間:2015-07-25 18:40
本文作者:小丸子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