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Fitbit看新智能硬體商業模式

不言而喻,Fitbit是成功的。那麼,其他智能硬體如何才能成為第二個“吸美金”的Fitbit呢?

Fitbit是一個緻力于研發可穿戴裝置,引領時尚•樂活方式的全球知名品牌,出貨量約占全球市場的一半。2007年成立,目前已經是市值最高的

智能硬體 廠商。特别是今年六月強勢登陸美國紐交所,融資7.3億美元,股票代碼FIT,成為 可穿戴裝置

第一股。目前,公司市值近百億美元。

不言而喻,Fitbit是成功的。那麼,其他智能硬體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成為第二個“吸美金”的Fitbit呢?也許要先探讨三個問題,下面是具體分析。

一、到底什麼樣才能算是新智能硬體商業模式?

Fitbit在IPO的招股說明書中寫得非常清楚,公司經營三大名額為:稅前淨利(EBITA), 硬體銷售量(Device sold)和活躍使用者(Active Users)。

前兩個非常普通:稅前淨利跟硬體銷售量是一般硬體廠商的指針,但活躍使用者就是一般網際網路公司才會有的資料。Fitbit自視為一個健康管理服務公司,不是賣手環而已,是以,擁有的使用者數就是重要的指針。

目前Fitbit總注冊使用者跟産品銷售數量差不多,約2000萬。除了注冊使用者之外,Fitbit開始開發活躍使用者(橘線),這些使用者接近所謂活躍付費使用者(APU:active paid user)。為此Fitbit在2011年開始進行整合App的開發上架,提供資料整合分析。同時,開放APIs給所有第三方,他們可以基于Fitbit的軟硬體來開發各式的新應用。從下圖可見,打造生态鍊可以吸引更多使用者。2012年Fitbit累積了55萬的活躍使用者,到2015年3月在全球已經擁有了950萬活躍使用者。

以Fitbit看新智能硬體商業模式

這近千萬的活躍使用者對營收的直接貢獻是多少并沒有公布,但以年費約49.99美元來看,未來可能的貢獻會超過4.7億美元。跟去年營收7.4億美元比,服務為主的收入可以進一步提升毛利!

這也說明了跟傳統硬體廠商的最大差異是:使用者會持續購買公司的服務。

因為硬體之外,Fitbit提供的健康管理資料服務是有價值的。以前惠普賣完電腦後,收得到使用者的額外費用?HTC賣完手機後有多少額外服務收入?從最近公布的資料看, 賣手機隻有蘋果在賺錢。從這樣的收入組合來看,Fitbit是服務公司還是硬體公司?我們認為這就是新興

物聯網

的智能硬體公司:消費者購買你的硬體,也購買你提供的服務。智能硬體公司賣産品也經營服務。這也是資本市場對Fitbit的期待與高市值來源:下一代商業模式的典範。

二、

供應鍊

商家要以什麼政策應付?

看看

Fitbit

一系列的産品,大概就明白專注和快速圍繞服務打造系列産品的重要性了。

Fitbit一開始也是從計步器等出發,試圖打造一個客戶會喜愛的産品。2009年釋出第一款健康追蹤産品Tracker,追蹤行走、跑步、睡眠等。2012年跟Jawbone的Up、Nike的Fuelband成為三大早期健康運動手環 。現在看到的五六款手環都是在兩年内釋出,平均半年就有新産品的推出。最近也開始進入流行輔助品的合作釋出。從産品特征與功能來看,他并不是在汰換或取代之前産品,而是在延伸或專注特定服務。

從最早的連網電子體重計,到最近的Charge HR額外提供新的心跳追蹤科技,以及Surge加入GPS就說明他在擴充服務的覆寫,但并不是取代過去的産品。再加上軟體資料的統一管理,Fitbit要全面覆寫各種不同的運動追蹤與健康狀況。

以Fitbit看新智能硬體商業模式
去年Fitbit并購了FitStar,他的服務從追蹤管理延伸到“訓練”,也就是說,當使用者知道這些資料資訊後,Fitbit還提供“方式”來訓練改善你的現況。以下是Fitbit在說明并購FitStar的想法:

"我們追蹤了所有相關資料,而使用者可以輕松得到圖像化的資訊。但在這資訊提供之後呢?能做什麼事嗎?我們認為個性化的訓練服務是非常有意思的下一步。它将結合你的生理資訊與訓練的進展與成果。”上個月,Fitbit又釋出了流行外圍商品,不是換換顔色或無用小玩意,而是飾品類。毛利可想而見。
以Fitbit看新智能硬體商業模式

三、供應鍊商家要怎麼賺錢?

回到供應鍊層面,我們知道Fitbit現在是由新加坡F公司代工,國際一流的EMS。他的第一代手環的主要零元件如圖,并不是什麼昂貴的東西。大膽的假設代工廠能在這賺到多少錢?

如下表,在Fitbit出貨量沒到百萬等級的2009到2011年,如果是擔任其開發商與代工廠,也許收入累積有千萬級美元,利潤率應該可保在20%,相當于三年内有兩百萬美元的毛利,這對于一個小型的EMS廠應該是相當不錯。2012~2014年起飛之後,對EMS廠的助益就更為明顯,2014年帶來的收入有4億美元以上。不過不是一家工廠所吃下的。是以,簡單先回答供應鍊的問題:有錢賺!就算是量小的時候,值得花資源來賭。但利潤如何可能就要看各家本事,因為它的産品周期相當緊密,不斷出新品,10個産品組合造就4億美元訂單,且沒有一個訂單是超過一年千萬出貨量的,相當分散。而且,在2009年要從茫茫大海中找到Fitbit,也是個大問題。

以Fitbit看新智能硬體商業模式

不少從事智能硬體的公司也許會思考不一定要早期參與開發與生産,隻要等到Fitbit出貨量越來越大再搶單代工就好。這想法不錯,但有規模的OEM廠商才有能力玩這樣的遊戲,而且結果是低毛利。

是以其他廠商應該早期介入。這裡有兩種建議:

第一,找個有效率的方式能尋找到好的初創公司與産品,且能用不同以往跟國際品牌工作的方式來管理跟上百家公司的合作。網際網路是一個好的工具與方向,能降低找訂單與接單時的溝通管理的成本,提高利潤。

第二,以代工轉投資。

如果2010年底就幫Fitbit代工并努力持續到2014年,好歹也要投入個200~300萬美元的裝置營運資金,最後這幾年的累積回報在10%~15%,累積毛利可能有1億美元以上。但如果是以工換股如何?

2010年底Fitbit進行了B輪

融資 ,當時公司估值約1億美元,投入的資金回報應該在55倍。意思是我把我的折舊投入換成股票計價100萬美元的話,我在2014年會拿回5500萬美元的淨利!如果倒算成一般生産結果,我要做到11億美元的毛利,73億美元的收入(以淨利5%,毛利15%來倒推)。以台系工廠來看,相當于一年中大型ODM的兩千億台币收入或三年中型代工廠經營數字累計。當然,這就是把非現金生産成本換成投資,本質還是和投資一樣,有一樣的風險,但報酬是可觀的。

總而言之,如今大家買的仿佛不是硬體而是一種服務。也許隻有能收到消費者訂閱服務收入或其它服務收入的智能硬體公司才能跨入新興物聯硬體時代。同時,制造供應廠商不能單一代工服務收費與競争,也應依照産業的變動而采用不同的商業模式與戰略。

據咨詢公司Gartner分析,未來的物聯網産業50%将由成立三年不到的初創公司來上司。目前,全球衆籌平台一年就能累積超過10萬件不同的創意,我們相信智能硬體的未來之星就在這其中。

原文釋出時間:2015-08-14 13:56

本文作者:豆瑞米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