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掐指一算,懸!

當亞馬遜提出讓
無人機送貨這一概念時,質疑的聲音就從未停下來。争議多意味着關注多,跟随着
谷歌的步伐,越來越多的公司也加入了研究送貨無人機的隊伍中。
谷歌項目負責人David Vos于上周宣布,公司将在2017年實作全面無人機送貨模式。同一天,沃爾瑪超市也開始試運作自己的無人機送貨服務。Gartner研究員Van Hoy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認為送貨無人機肯定會實作,從來懷疑過這是市場營銷的鬼把戲。不過,IDC的資料估計讓Van冒了把冷汗,無人機送貨的現實比想象中骨感的多。
由于目前受限于聯邦法規,送貨無人機想要普及困難重重。Forrester專家表示,谷歌、沃爾瑪、
亞馬遜在正式測試無人機之前需要健全規章制度的設定。具體來說,他們需要FAA允許一些無人機飛過原本不被允許的路線。如果沒有這些指導原則,無人機的營運商隻能在一個灰色地帶飛行。顯然,聲勢浩大的商業無人機艦隊難以服從這一選擇。
除了法規尚未健全,Forrester專家也考慮了技術上的難點。比如,這些無人機如何避免危險路線,如何在抛扔貨物時不讓其受損,如何在天氣糟糕、飛鳥成群的情況下将貨物安全送達。此外,“最後一公裡”尤為重要!無人機如何萬無一失地從倉庫抵達顧客的家裡,需要一個周密的政策。
FAA表示,預計2016年春天可以實作無人機合法化。未來,貨物應該會由卡車先運到市中心,再由無人機運到附近的人家。這樣是為了保證無人機在視線範圍内飛行,且避免長距離運輸帶來的風險。由于無人機無法按門鈴,未來貨物可能用降落傘的方式送到使用者的手中。這意味着運送的貨物必須足夠小,雖然亞馬遜官方說現在86%的貨物重量都在五磅以内,可還是有很多使用者購買大物件的。
這一藍圖看上去很美好,但是無人機送貨真的比傳統的服務形式要好嗎?衆所周知,無人機從研發到制造都需要大量資金。比如,投資公司在年初曾估值亞馬遜購買無人機裝置将花費1.3億美元,日後的維修和保養費還需要3.5億美元。如此多的資金投入到底值不值得,大公司還能試着看看小公司值不值得冒險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原文釋出時間:2015-11-10 10:58
本文作者:Berry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