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曼聯該怎麼挽救?想必這是很多紅魔球迷最大的疑問。本以為索下課之後就是光明,結果朗尼克上任至今,隊伍的情況也沒有好轉多少。無論赢球還是輸球,比賽都踢得像便秘一樣,半死不活。今日淩晨,曼聯又輸掉了在主場對陣狼隊的比賽,馬上将質疑的氛圍推向上高潮。球迷批評管理層、名宿批評主教練、媒體批評C羅,一時間好不熱鬧。不得不承認,從這場比賽來看,C羅确實是隊内場上的最大敗筆。或許正如曼晚所說:該考慮讓他做替補了。

回顧球員的職業生涯,C羅絕對是曆史級别的。但一味回歸過去,那是針對退役球員的做法。既然C羅還在場上比賽,那就要看看他本賽季的表現。重新回歸曼聯以來,球員為紅魔出場21次,打入隊内最多的14粒進球,并有3個助攻。以37歲的年齡,這個資料依舊非常華麗。但足球是集體運動,當球員與隊伍不比對的時候,個人資料再優秀也沒有用,甚至還會起到反面效果。如今的C羅和曼聯,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球員資料很好,球隊成績卻非常差。
索爾斯克亞固然能力不如英超其他名帥,但過去幾個賽季能夠讓部分曼聯球迷看到複興的希望,就說明在執教能力之外,有着不一樣的優點,那就是打造了一個穩定的球隊架構:以中場B費為組織核心,前場年輕人撒丫子跑動,後場則是由當初還沒有“犯病”的馬大頭上司防守。這個架構保證了中前場足夠的活力,加之有賽季進球、助攻都可以上雙的B費,攻擊力面對其它豪門都不怵。後防雖然不是固若金湯,但起碼恢複到了正常強隊的水準。在馬大頭發揮上佳的時期,一度不少人都覺得這是近些年曼聯最劃算的買賣之一。
正是憑借着自己打造的這一陣容,索子哥在去年拿到了聯賽和杯賽的亞軍。似乎隻要買個好腰補充下防守,隊伍完全有希望拿到某項賽事的冠軍。但C羅的回歸,徹底破壞了原有陣容。需要提前指出的是,如今這一情況固然是曼聯過于自信、過于樂觀、咎由自取。球隊願意出錢,球員想要回歸,那自然沒有問題。隻是當初的一片祥和與期待,掩蓋了太多問題。
僅僅C羅一人,就拖垮了曼聯原來的高速節奏。當他在場上時,不僅前鋒的活動空間會被壓縮,B費的空間也小了不少。問題還很難去怪罪他,畢竟球員是想要幫助隊伍,于是積極主動去接球、傳球,但是這卻給了對手争奪球權的機會。因為C羅不僅是年紀大了跑動能力不足,而是他的傳接球越來越差。很難想象,這種曆史級别的球員,居然會頻繁出現傳接球的失誤。
而當普通球迷都可以看出這些問題的時候,教練為何還要一直使用呢?因為他是C羅。從内部上座率考慮、本人的自信、到主教練的執拗,幾乎都決定了C羅必須首發。從淩晨的比賽就能夠看到,朗尼克換下表現活躍的格林伍德都沒有換下C羅,但這也導緻了球隊的成績慘淡。曼聯需要面對現實了,再讓C羅場場首發,隻會滑翔出歐戰區。如果真的想讓隊伍走出困境,不僅朗尼克不要再固執使用自己的4222了,也該考慮一下如何讓C羅去替補席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