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在骁龍 8 這顆晶片正式釋出的時候,第一批搭載它新品也随之官宣,近年來銷量勢頭增長迅猛的 realme 真我自然也在其中,但 realme 并沒有選擇在 2021 年底這個時間段釋出。其實,在預熱階段官方已經放出了不少消息,元旦假期之後的第一天,真我 GT2 系列新品也終于正式登場。

真我 GT2 系列分為 GT2 和 GT2 Pro 兩個機型,其中 GT2 Pro 還擁有與深澤直人聯名的大師版。極客之選手中的這款機型是整個系列中最有特點的 GT2 Pro 大師版,而且還是我個人很喜歡的綠色,官方稱之為「大師·森」。

「紙」做的後蓋和 189 克 8.18 毫米的纖薄身材

既然是大師版機型,深澤直人作為 realme 的老朋友自然沒有缺席,除了在機身設計上的思考,此次 realme 更是聯合材料公司 Sabic,在後蓋材料上進行了探索。我手中這款大師·森的版本,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樣,選擇了代表生機與森林的綠色,但它的飽和度較低,很接近莫蘭迪色系的感覺,不同的是它的「亮度」更高。在給人進階感的同時,讓它的接受度也增加了不少。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不僅僅是配色上的不同,大師版在攝像模組的右側還有一塊矩形的凸起,這部分包含了類似燙銀效果的 realme logo 以及深澤直人的簽名。這部分設計和之前釋出的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的旅行箱配色有異曲同工之處,算是 realme 大師版的産品的「正常操作」,能夠讓人在第一時間區分不同版本。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真我 GT2 Pro 的攝像模組是近期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設計風格,盡管鏡頭依舊突出于整個模組「浮島」,但幅度很輕微,保護作用似乎更大一些,并且三個鏡頭和閃光燈的排布很有秩序感,與真我 GT Neo2 很像,并不會給人特别誇張或者雜亂的感覺。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另外,後蓋材料更是真我 GT2 Pro 大師版的一大亮點,GT2 系列的 Slogan——一張紙的科技新生,便是在描述其後蓋材料的特别。真我 GT2 Pro 大師版的後蓋采用了提取自紙漿等可再生原料制作而成的生物基材料,這種材料是 realme 聯合材料公司 Sabic 特殊定制的,它經過 ISCC 國際可持續發展與碳認證,相比傳統材料最高可降低 63% 的碳排放。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這種材料除了有紙的元素以外,realme 也選擇了紙制品的紋理和立體感,用「紙做的紙」來形容就顯得很貼切。如果仔細看的話,後蓋上的紋理呈「人」字型,這讓手感變得更加立體起來,質感上這種材料給我的感覺是介于聚碳酸酯和紙之間。

如果你以為它是取材于「紙」的環保材料就認為它不耐用,那可就錯了。官方表示,這種生物基材料的各方面性能均達到傳統材料水準之上,在-40℃到 75℃這個區間都能保證穩定性;通過了 2.8 萬次的微跌測試;并且能夠在 65℃和 95% 相對濕度的極端條件下儲存 21 天。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不僅是後蓋質感有所變化,真我 GT2 Pro 大師版通過堆疊工藝,讓機身内部空間得到有效控制,機身厚度為 8.18 毫米,加上背部兩側的弧形設計,手感也有了更加出色的表現。生物基材料的重量也是它的優勢之一,這讓大師版的機身重量由玻璃版本的 199 克,降低至 189 克,輕薄一詞用在真我 GT2 Pro 大師版上再合适不過了。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有趣的是,真我 GT2 Pro 大師版的包裝盒采用了機身後蓋相同的紋理設計,并且整個包裝塑膠占比 0.3%,使用了低毒性、高重複實用性、可生物降解的大豆油墨,同樣在環保上有所堅持。

2K 直屏,遊戲玩家福音

從劉海屏、水滴屏再到現在的全面屏,在有限的機身尺寸裡塞下更大的螢幕,這看似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在分辨率這件事上卻有些「退步」。在 16:9 的時代,很多旗艦機型都把 2K 分辨率作為了旗艦标配,到了全面屏時代 FHD+成了絕對主流,隻有個别「超大杯」機型才會選擇 2K 螢幕,但到了骁龍 8 這一代新品,2K 螢幕似乎成為了标配。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真我 GT2 Pro 采用了一塊來自三星的 6.7 英寸 2K AMOLED 螢幕,分辨率為 3216*1440 像素,支援 1-120Hz 智能動态重新整理率。因為采用了第二代 LTPO 技術,重新整理率變化隻需要 75ms 的時間,讓使用者的體驗更加順滑,并且也更省電,還支援全場景識别。除此之外,像是 10bit 色彩、100% P3 廣色域、康甯大猩猩 Victus 玻璃這些都是支援的。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realme 也表示,真我 GT2 Pro 上的這塊螢幕是 realme 有史以來最好的螢幕,獲得了 DisplayMate A+評級。從觀感上來說,剛點亮螢幕上并沒有給我那麼強的直覺感受,因為我手中這台大師·森配色預設的桌面和後蓋的配色是相同的,看起來是比較淡雅的那種感覺,但在樂劃鎖屏的「幫助」下,這塊螢幕在色彩上的特性都被展現了出來。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關于色彩這部分,近兩年旗艦機型的表現誰也沒比誰差到哪去,真我 GT2 Pro 在第一觀感上反而還是屬于比較克制的那種。如果是比較喜歡「重口味」的使用者,也可以在系統設定中的「色彩視覺增強」中進行色彩風格的調整,甚至你可以進行色彩視覺測試,讓系統為你生成一個更加适合自己的色彩風格方案。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真我 GT2 Pro 因為支援 120Hz 重新整理率,即使是在主界面的滑動也是絲般順滑,體驗過 120Hz 螢幕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會表示回不去了。系統提供了智能切換、120Hz、60Hz 三個檔位,預設選擇的是智能切換,雖然我們并沒有長時間的使用對比來看看智能切換能不能緩解續航壓力,但作為第二代 LTPO 技術的特點就是能夠快速調整重新整理率,并且系統也做了全場景的智能識别,是以我願意選擇相信它,也推薦使用者選擇「智能切換」這個檔位。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而在分辨率這部分,系統預設選擇的是「FHD+」也就是 2412*1080 像素,使用者還可以選擇「QHD+」也就是這塊螢幕的實際實體分辨率 3216*1440 像素,但理論上會更加耗電。另外,在分辨率上系統也提供了智能切換的選項,在我看來兩個分辨率的實際觀感在大部分場景下相差不大,就看使用者對于續航表現的優先級了。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這塊螢幕是目前骁龍 8 新機中唯一一款直屏機型,暫且不讨論成本差別,起碼直屏對于遊戲玩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我相信對于年輕人這個使用者群體來說對于直屏也是更青睐的。

骁龍 8 表現中規中矩,GT 模式有點強

作為首批搭載骁龍 8 Gen 1 晶片的機型,真我 GT2 Pro 在性能上的表現與同款晶片的其他機型相比并沒有太大差距。不能免俗的先過一遍骁龍 8 Gen 1 的特性,在制程部分更新到了三星 4nm 工藝,依舊是 1 個超大核心(Cortex-X2,3.0GHz)、3 個性能核心(Cortex-A710,2.5GHz)和 4 個效能核心(Cortex-A510,1.8GHz)的三叢集組合,GPU 部分則采用了是最新的 Adreno 730。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單純從晶片本身來說,大家都是沒有差別的,不過這次 realme 為真我 GT2 Pro 搭載了金剛石冰芯散熱系統 Plus。之是以叫「Plus」是因為它的散熱面積達到了 36751 平方毫米,比上代散熱系統面積增加了 105%;散熱結構也更新到為九層,不鏽鋼 VC 的面積也達到了 4129 平方毫米,比上代增加了 30%,官方表示這代散熱系統的散熱效率提升了 25%,能夠讓 SoC 擁有更穩定的性能輸出。

我手中的這台真我 GT2 Pro 的運作記憶體(RAM)為 12GB,通過安兔兔和魯大師兩款娛樂跑分軟體,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跑分表現與已經釋出的骁龍 8 機型并沒有太大差距。安兔兔是 101 萬多分,而魯大師依舊對于骁龍 8 表現出了不友好。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之後我們再看看遊戲部分的實際體驗,真我 GT2 Pro 在開啟遊戲時會直接開啟 Hyper Boost 加速引擎,這時最新的 O-sync 2.0 也會随之開啟,最高觸控回報率能夠達到 1000Hz,這在一些需要拼手速和反應的手遊場景中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另外,真我 GT2 Pro 也搭載了全新的 GT 模式 3.0,使用者可以使用桌面卡片一鍵開啟;官方表示 GT 模式 3.0 在底層排程優化部分進行了更新,支援 GPU 異構渲染技術以及 AI 穩幀技術 2.0;另外,GT 模式 3.0 不僅僅針對遊戲場景,在影音娛樂場景下也進行了針對性優化,比如 HDR 視訊色彩增強、MEMC 視訊動态插幀、杜比全景聲等等。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我實際體驗了《英雄聯盟手遊》、《和平精英》以及《原神》三款遊戲。《英雄聯盟手遊》和《王者榮耀》一樣,對于裝置的絕對性能并沒有很高的要求,并且目前 120 幀的高幀率模式隻針對 iPhone 13 Pro 系列開放,是以在目前最高畫質+特效的情況下,可以說是毫無壓力,幀率表現也非常穩定,而且發熱控制也相當出色。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和平精英》則是目前使用者基數相對較大并且對于裝置性能有較高要求的手遊之一,遺憾的是,目前使用真我 GT2 Pro 無法開啟 90 幀,按照以往情況在手機正式釋出之後,就會針對裝置型号進行識别。在 HDR 高清+極限幀率的模式下,真我 GT2 Pro 依舊沒有壓力,畢竟這個畫質組合對于骁龍 888 來說都是輕松碾壓,骁龍 8 Gen 1 更是不在話下,而且在整局遊戲中也沒有明顯發熱的情況,隻是比較溫的感覺。

在以上兩款遊戲中,真我 GT2 Pro 的直屏确實是我非常喜歡的,在遊戲時誤操作幾率很小,而且在點選一些畫面邊緣的按鈕時,也不會有很難觸發的情況發生。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在《原神》這款遊戲中,同樣是目前 Android 裝置隻開放了 60 幀,有些許可惜。在圖像設定中全部調整至最高、幀率為 60,真我 GT2 Pro 幀率方面表現的比較穩定,偶爾會有掉幀的情況,但流暢度方面是無需擔心的,在大地圖「逛街」15 分鐘也沒有出現機身過熱的情況。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之後我嘗試了 GT 模式,在該模式下,畫面幀率得到了明顯提升,不知道是因為在正常模式下系統進行了重新整理率限制還是 GT 模式下有什麼神秘加成,但相應的效果提升了,溫度也上升的很明顯。在這種極限性能輸出的情況下,5 分鐘就能感覺到攝像頭部位以及機身中框部分有了明顯的發熱,不過我繼續玩了一會之後發現流暢度并沒有是以而降低,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這套散熱系統還是有着非常不錯的實力。

熟悉的 IMX766 和首發 150 度超廣角

相比其他部分的重量級更新,真我 GT2 Pro 在影像系統方面顯得有些許「平淡」,主要原因或許還是 IMX766 這顆傳感器見面的次數太多了,并不是說他不好,隻是少了一些驚喜。不過這次真我 GT2 Pro 在其他兩個鏡頭的選擇上倒是有些不同,首先就是全球首發了 150 度超廣角鏡頭,傳感器是 5000 萬像素的三星 ISOCELL JN1,預計這個傳感器會成為今年大多數廠商的超廣角傳感器;另外,真我 GT2 Pro 還加入了顯微鏡鏡頭,支援 40 倍放大倍數,4.7mm 對焦距離,還會在後續 OTA 中支援膚質監測功能。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我們也來回顧下索尼 IMX766 的參數,5000 萬像素、1/1.56 英寸傳感器尺寸、OIS+EIS 雙防抖,它的單個合成像素能夠達到 2.0 微米,并且還支援全像素全向對焦,支援 10bit 色彩,可以說是目前綜合實力非常強勁的傳感器之一。在前文中我也提到了,真我 GT2 Pro 的整個影像模組是最近幾款新機中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各個鏡頭位置的排列很規整,上下也是對稱的,并沒有采用誇張的裝飾環,凸起的控制也相對出色。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這顆 IMX766 主攝的表現和風格,相信熟悉 OPPO、realme 的使用者應該都有所了解,因為高像素和大底的兩個因素,這顆主攝在解析力表現的非常出色,即使是 100% 放大也沒有糊成一片,并且在色彩風格上表現的比較強烈,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真我 GT2 Pro 也搭載了全新自研的 ProLight 超感光技術,支援智能多幀合成以及智能噪點識别。其實在正常模式下 IMX766 的單個合成像素面積為 2.0 微米,本身在暗光下拍攝的能力就相對出色,搭載了 ProLight 超感光技術之後能夠發現畫面的純淨度得到了提升,畫面的觀感有了顯著提升。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标準模式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夜景/AI 模式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夜景 Pro 模式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超廣角鏡頭拍攝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廣角&超廣角鏡頭對比

三星 JN1 這顆傳感器用在超廣角上還是比較合适的,因為本身它的像素很高,能夠在大場景下容納更多細節。本身這顆超廣角鏡頭就能帶來 0.6 倍的視角,而且邊緣畫質表現的不錯,整體畫面的解析力也 OK,肯定是沒有正常廣角鏡頭細節表現那麼給力,但在超廣鏡頭裡算是不錯的了。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超廣角&150 度超廣角對比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150 度超廣角&魚眼鏡頭對比

另外這顆鏡頭還支援 150 度超廣角模式,這個功能需要在更多模式中標明,開啟後會提供 150°和魚眼鏡頭兩種模式。150°的視場角可以說是非常廣了,這個時候畫面邊緣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畸變,比如在高層建築之間就能産生這種被包裹住的感覺;而魚眼鏡頭就比較好了解了,雖然很早就有第三方 app 支援這種效果處理,但畢竟是通過正常照片調整得出的,畫面會多少有點不自然,這顆鏡頭在整個畫面張力上會有更強的表現。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在更多拍照模式中,我們還看到了顯微鏡的選項,這就是真我 GT2 Pro 的第三攝——顯微鏡鏡頭。類似的鏡頭在 OPPO Find X3 系列上出現過,這種使用手機拍攝出微觀景緻的體驗還是很特别的,真我 GT2 Pro 上的這顆顯微鏡鏡頭物距提升近 2 倍達到了 4.7mm,并且更新到了 4 倍景深。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紙張表面顯微鏡鏡頭拍攝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AMOLED 螢幕顯微鏡鏡頭拍攝

在實際拍攝中,我發現拍攝這種畫面,對于雙手的穩定性才是更大的考驗,如果被攝物比較穩定還好,但假如在室外環境下,比如拍攝葉子這種情況就會增加很大難度。不過拍出好看的微觀世界,确實能獲得一定滿足感,畢竟這種微觀畫面平時不太能夠觀察到。值得一提的是,在後續 OTA 中這顆顯微鏡鏡頭還能夠支援膚質測試,能檢測膚質和皮膚水分的情況,讓使用者對自己的皮膚狀況了解的更加詳細。

realme UI 3.0 各種小細節讓你用的舒心

去年 10 月,和真我 GT Neo2T 一同釋出的還有 realme UI 3.0,它基于 Android 12 作為底層進行打造,作為最新釋出的旗艦機型,真我 GT2 Pro 自然也搭載了這套系統。從第一觀感上來說,realme UI 3.0 相比 realme UI 2.0 的變化并沒有那麼明顯,但在一些細節優化上還是比較明顯的。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比如在視覺方面,realme UI 3.0 在系統圖示部分進行了重繪,圖示風格本身并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是在以往純色風格的基礎上加入了陰影和半透明重疊的元素,從拟物風到扁平化再偏向拟物風,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廠商都在做的事情。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互動部分,在設定菜單以及負一屏的資訊聚合頁面都有了一定的調整,realme UI 3.0 也采用了卡片式的桌面插件,從性質上來說它和小插件是沒有差別的,隻不過 realme 從系統層面把它做的更加統一化,并且一些核心功能做了更多互動在其中。比如,GT 模式就增加了相應的卡片,使用者可以一鍵開啟,這比通過下拉通知欄在滑到第二頁再點選 GT 模式的圖示要快捷友善很多,目前的螢幕重新整理率和觸控相應也都能一目了然。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跨屏互聯在 realme UI 3.0 中也算是一個重要提升,使用者可以通過下載下傳 PC 端的應用進行互聯,兩端同時打開時能夠快速進行連接配接。相比第三方通用的互聯方案,顯然針對自家裝置的這一套相對穩定一些,并且在不手動鎖屏的情況下,PC 端始終能夠保持顯示+操作,這一點還是非常人性化的。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還有一些更加細節的部分,比如真我 GT2 Pro 首發了來自瑞聲科技的新一代 X 軸線性馬達,因為這顆線下馬達體積增加了 40%,在振動量和有效頻寬有大幅度的提升。通過 realme UI 3.0 的場景優化,振動回報變得更加豐富細膩,在開啟 GT 模式之後的聲畫和振動效果都是相當出色的。

65W SuperDart 閃充,發熱控制優化明顯

在前文中提到了,真我 GT2 Pro 機身厚度為 8.18 毫米,這個數字并不是多麼極限的操作,但對于 realme 來說已經是非常令人感動了。在這樣的機身厚度下,realme 給它塞進了一塊 5000mAh 容量的電池,并且機身重量僅為 189 克(大師·森版本),真我 GT2 Pro 可以說在手感表現和實用性上做到了平衡。

不出意外的是,真我 GT2 Pro 采用的是 65W SuperDart 閃充,不支援無線充電稍顯可惜,但對于我個人而言無線充電的需求度并不高,起碼在機身厚度+電池容量和無線充電之間,我肯定會選擇前者。在實際測試中,真我 GT2 Pro 在開機狀态下,從 1% 充至 100% 電量耗時 32 分 30 秒,官方給出的速度是 33 分鐘,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反向虛标吧。

真我 GT2 Pro 體驗:大師設計的“紙”後蓋,2K 直屏玩家之選

當然了,這個成績是在我把電量消耗至 1% 之後直接充電開始計算的,如果說消耗至自動關機再開始測試,那時間可能會 33 分鐘要長一些。即便如此,65W 的功率充滿 5000mAh 電池這個速度依舊是可圈可點的,除了最後 2% 涓流充電以外,整個充電曲線幾乎沒有變化,一直維持在高位。在這次測試中,我們還注意到了一個變化,那就是真我 GT2 Pro 在充電時的溫度控制很好,完全沒有之前那種熱熱的感覺,機身摸起來隻是有些溫,我相信全新的散熱系統在這部分也出力了。

以上,就是兩天來我對于真我 GT2 Pro 的初體驗。在産品足夠強大的同時,價格也是關鍵因素,真我 GT 2 Pro 8GB+128GB 版本售價 3899 元、8GB+256GB 版本售價 4199 元、12GB+256GB 售價 4499 元,以及 12GB+512GB 版本售價 4999 元,四個版本首銷售價均降低 200 元,目前已經開始預售。作為 realme 品牌首款沖擊高端市場的産品,你覺得它如何呢?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釋出,轉載請添加極客君(ID:geekpark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