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住胡兆靜阿姨

作者|無錫

張家和胡家是姻親,爺爺的妹妹張景軒嫁到了胡家,雖然母親沒有妹妹,但還有兩個多于姐姐的表妹,大表妹胡兆文,小表妹胡兆靜。

阿姨和媽媽差不多同齡,一起長大,結婚命運相似,戰後多變的方式,彼此吐露心聲,互相支援和了解,自己的孩子拉大了,還沒有享受到久久的祝福就走了。

記住胡兆靜阿姨

胡兆靜阿姨和父親胡顯軒、女兒王青和三個弟弟。

嫂子比媽媽小九歲,不知道為什麼和媽媽很親近,據她說:因為你的祖母是日本人,在中國沒有親戚,也不懂中國的風俗禮儀,是以媽是從胡家嫁給的!"

五十年代初,母親小時候帶着父親,這并不容易。經常來北京的親戚,除了南池子舅舅的房子,就是石島街83号的姨媽家。

我當時十二三歲,以為姑姑的房子就是我祖母的房子。大後院有桉樹和海獺,爬樹采摘海獺是我最開心的事情,阿姨帶了一罐白糖,阿姨帶了一個大鋁壺,教我煮蜂蜜海獺;有時候阿姨會給我一個西瓜,讓我用竹籃挂在井的角落裡,冰了一兩個小時再開吃,又甜又冷,好吃!

天津家,有一個精緻的油畫架和畫盒,我常常忍不住想摸一摸,但媽媽會對我說:"那是很貴的禮物,你嫂子送給我的!隻是看,不要碰!"然後我總是想,如果我的母親不限制我,也許我會走上藝術之路。

我記得那是1955年初夏,媽媽帶我去姑姑家,把我交給姑姑,出去做生意。阿姨似乎是負責的主角,由幾個弟弟團指揮。表兄弟倆買了食物,一家人在大忙之後就開始忙碌了。

阿姨哄我打個盹,記得在她的小書房裡,有一個書櫃裡擺放着不同大小的精美木箱,上面刻着唐宋元明和清朝等字樣......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後來才知道書櫃原本是胡賢軒姨媽送給姨媽的嫁妝:一套口袋二十四的曆史。

第二天,媽媽帶我去中山公園去這雨軒,路上知道我們要參加阿姨的婚禮!當時,玉軒似乎是一個茶室和餐廳,由胡賢軒阿姨(中國植物分類學家,"水杉之父")所生。把它包起來,娶你的女兒。

許多參加婚禮的人穿着西裝,還穿着老袍,送來了印有歐美學生會文字和簽名的花籃,後來想起其中幾個應該在報紙學者中很常見。

我的嫂子知識淵博,很受歡迎,他的父親是廈門大學的教授。阿姨也是從小就熱愛文學,在父親的熏陶下讀詩集,擅長民族研究。這對令人羨慕的天才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

記住胡兆靜阿姨

上圖是胡賢軒先生的照片,這位阿姨站在哥哥和哥哥之間,大約54歲,右邊躲在我叔叔身後。

小儆早前是人民大學的研究所學生,因為她讨厭政治講道,過于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辍學回家自營職業。憑借深厚的民族學底,她曾受雇于中國圖書局、文物出版社,曾負責編輯翟伯贊和吳偉等人的作品,也因為長期臨時工作而避免了機關内的政治運動。

舅舅以前在國務院工作,也因為海外關系而調整工作。從那時起,這對夫婦一直專注于寫作,說話很少,并且毫無風險地度過了許多政治風暴。

記住胡兆靜阿姨

阿姨和姐妹們|1991 年 2 月

改革開放後,姑姑的獨生女,我的小表妹在她姨媽的幫助下早早出國,承擔了留在美國的重擔。鑒于她自己的經曆,無條件支援女兒移民,在自己的想法中,同情照顧流浪動物的保護,家裡最多有七八隻貓,還有一隻兔子。

阿姨多次來美國旅遊,最終因為愛貓和簽證困難而未能成功!直到她的侄女,哈佛大學就讀的肖江獲得博士學位,她才第一次獲得美國簽證!參加畢業典禮後,她提前回來,沒有在女兒家呆太久。

記住胡兆靜阿姨

胡兆靜阿姨 |1991 年 4 月

一個兒子匆匆過去,現在老夫妻互相怨,88歲的嫂子任勞動冤情,辛苦照顧身患絕症的86歲嫂子,昨晚她平靜地死在了天上,不再給丈夫和女兒任何麻煩,走到生命的盡頭。

阿姨的聲音和微笑以及對我們年輕一代的愛将永遠在心中,希望她能在天堂走得好,再見,親愛的嫂子!

9, 2018 在 天津

完成

作者吳巍(筆名吳曦),1942年生于北京,1947年随父母移居天津,居住在重慶路、成都路、新華路、韶關路、雲南路等地。區中心國小(即20所中學),1960年畢業于天津進階中學,文化大革命前畢業于天津大學夜校機械系大學生,曾任天津市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1993年後移民到加州矽谷。

編輯|紫石

關于我們

"情感五大道"公衆号,标題彙集了第五大道人講述的老故事和第五大道人民的文學和攝影等,旨在重溫第五大道的舊時代,探索第五大道的人類生活軌迹,弘揚第五大道的人文精神。歡迎新老五大道人熱情投稿,文字、聽寫均可(有興趣的人士請以私信留言,我們會盡快回複)。在此号碼上發表的文章(不代表此立場)均為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将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