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每天一個小知識,帶領學子品味經典。365天,不受時空與地域的局限,引導學子領略文明。2022年,适合青少年閱讀的月曆書紛紛上市,它們是一份頗具氣質、内涵的新年禮物。
《趣味化學月曆》

鳥糞為什麼是白色的?尺子和橡皮放一起為什麼會融化?饅頭燃燒後會得到什麼?……這本《趣味化學月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趣味十足的漫畫、簡明扼要的體例,回答了300個源自生活的腦洞問題。
這本月曆将引導學生們從生活中培養化學學習興趣,建立科學思維方式,找到學習化學的秘訣。如果你是一個化學愛好者,它将從化學角度為你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輕松更新化學知識體系。萬物皆化學,從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出發,用化學的視角解讀大千世界和人類文明。月曆書的作者是高校教授、微網誌科普部落客林瘦貓老師。
《了不起的“非遺”》
古琴、相聲、抖空竹、打樹花……悠悠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非物質文化遺産璀璨的珍寶串聯起中華民族的燦爛輝煌。2022月曆書《了不起的“非遺”》,聚焦“非遺”知識的普及與傳統文化精粹的傳播,帶領讀者領略豐富多彩的“非遺”風采,感覺“非遺”項目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内涵。
本書淋漓展現了唐三彩燒制技藝、古琴藝術、夜光杯雕等300多項國家級“非遺”項目,涵蓋器皿燒制、中式插花、傳統服飾等47個類别。每個“非遺”項目除文字介紹外,都配有高清攝影圖或精美手繪插畫,讓讀者既漲知識又養眼,每翻一篇都是驚喜。本書還精心挑選55個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配以視訊介紹,視訊全部由獲得國家電影精品獎的視訊團隊出品,帶讀者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與傳承人零距離接觸。
《故宮月曆》
至今,《故宮月曆》作為故宮博物院的一張文化名片,已經連續出版十二年。2022年《故宮月曆》從浩瀚的文物藏品中選取151件與虎相關的文物藏品,涉及繪畫、銅器、金銀器、漆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織繡、雕刻工藝、古籍文獻、古建藏品等20餘個門類,組成虎虎生威、吉虎迎瑞、虎嘯丹青、佩虎納福、虎佑平安等不同單元。藏品從新石器時代的玉雙虎首璜,到現代齊白石、張大千等畫虎作品,組成吉虎迎新歲、山河慶升平的祥瑞圖景,呈現了上下五千年文化藝術大觀。
同時,2022年《故宮月曆》開本調大,全書可以完全展平。它既是一本知識豐富的藝術、文博、曆史類月曆書,又是一冊精美的圖錄,還兼具實用與審美的手賬功能。全年12個月每月篇章頁顔色為紅、黃、藍、綠、紫等12種不同傳統色,每種顔色均從故宮藏文物中選取,呼應每個月主題方向,淡雅豐富。
《遼博月曆》
一座口袋裡的博物館,一份品味書香的伴手禮。遼甯省博物館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而享譽海内外,館内珍藏有包括《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商代獸面紋大鼎、鴨形玻璃器等頂級藏品在内的文物近十二萬件,其中珍貴文物數萬件。藏品以遼甯地區的考古出土文物和傳世藝術類文物為主,分書畫、陶瓷、貨币、雕刻、漆器、碑刻、銅器等二十個門類。
今年,遼甯省博物館在頂級文物雲集的“古代遼甯”陳列展中的2200餘件組展品裡精選出365件組彙編入曆。從28萬年前的金牛山化石,到清代的皇家龍袍,數十萬年的光陰在2022年《遼博月曆》的品讀中緩緩回放,如同光電影像般由遠及近,留下醇厚的曆史芬芳和醉人的審美體驗。
文字:王小艾
編輯:何文潔
編審:郝彬
終審:王宇 蘇金柱 鮑丹禾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