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一個有着數千年傳承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曆史歲月裡,中國人一直自強不息,以聰明才智走遍天下,古代的中國在科技、經濟、文化方面的的發展都是首屈一指的,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資訊的傳遞都相當重要,大家都聽說過“八百裡加急”,但是八百裡加急究竟有多快呢?若是放到現在,估計快遞都趕不上。
資訊的傳遞有時候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是以顯得尤為重要,古代沒有電話,沒有那些有着超級速度的交通工具,但是他們依舊需要快速準确的資訊傳遞,他們用烽火狼煙,他們用快馬加鞭,收到訊息的速度依然相當可觀。說到快馬加鞭就不得不說“八百裡加急”了,什麼是八百裡加急呢?影視劇裡可能經常會出現,但是那些都并不真實,所謂“八百裡加急”,隻能是古代朝廷和官府使用的戰時或者遇到緊急情況下的傳遞資訊手段,平時很少會使用,因為這種方法會花費極高的代價。
古代有很多驿站,尤其是從唐朝開始,朝廷在國家各個地區,包括城市,小鎮上都設立的有驿站,這些驿站就為了更友善的使資訊得到傳遞,國家每年在驿站上也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在有需要的時候就要通過驿站進行快速的傳達資訊。驿站是專門為官方服務的資訊傳遞平台,如果有特别緊急的軍事情報或者朝廷的秘密檔案,就會派驿站的信使啟動“八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的重點,第一在于一個“快”字,第二在于一個急字,傳遞這些重要的資訊需要信使用極高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驿站幾乎20裡就有一個,信使們騎着駿馬馳騁在官道上,雖說馬奔跑起來的速度很快,但是它們也容易疲倦,是以當馬累了就需要到驿站換人換馬,驿站會提前把這些都準備好,但是也常常出現跑死馬累死人的情況,遇到緊急情況,許多寶馬良駒都頂不住長途跋涉,騎馬又是一件極其危險和傷身勞累的事情,一個不小心,可能會人仰馬翻被摔死或者通宵達旦的送信,被累死。
驿站普通的傳遞速度是日行300裡,但是遇到緊急情況可以人馬晝夜不停,最快可達到日行400裡、600裡、800裡、最快的速度可以達到日行千裡,動用“八百裡加急”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曾經楊貴妃想要吃荔枝,唐玄宗就動用了八百裡加急,這種做法極為奢侈,但是楊貴妃很快就吃上了新鮮的荔枝,這種荔枝還被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妃子笑”,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即便放在了都會讓許多快遞都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