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有才無德的人身居高位,往往也會給國家帶來更大的亂子,李林甫就是其中的典範。他這個人能力确實強,可為人也确實不怎麼樣,把持朝政多年,自己嫉賢妒能,排擠了大量有才能的人,還害死了王忠嗣這些重臣。李林甫力促蕃将掌軍,更是給大唐埋下了極大的隐患,不過李林甫複雜就複雜在這裡,他當政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的惡事,唐朝在他手上還真沒出什麼問題,等他一死,換了楊國忠上位就立馬爆發了安史之亂。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安祿山起兵的名義就是要殺楊國忠,這次的動亂也是地方與中央的一次沖突。看到楊國忠在任時候的作為,很多人就又想起李林甫了,其實後世對于李林甫的評價也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人們基本都認定了,李林甫要是不死的話,安祿山是不會造反的。安祿山對待李林甫的态度實在是很詭異,安祿山得到皇帝信任,身兼三鎮節度使,掌握了東北十多萬的軍馬,自己已經成了東部的土皇帝,他都有膽子造反了,可見他是不怕任何人的。可實際上他非常懼怕李林甫,甚至都到了有些神經質的程度。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畏甫如虎

《資治通鑒》記載:祿山于公卿皆慢侮之,獨憚林甫,每見,雖盛冬,常汗沾衣。(安祿山)既歸範陽,劉駱谷每自長安來,必問:"十郎何言?"得美言則喜;或但雲"語安大夫,須好檢校!"辄反手據床曰:"噫嘻,我死矣!"

總得來說,就是安祿山無論是和李林甫說話,還是見到李林甫派來的人,都是提心吊膽,自己賠上一萬分小心,李林甫說話重了點,他就覺得自己離死不遠了。哪怕是自己回到了老家範陽,按理說誰都不會怕了,可他還是非常害怕李林甫,安祿山這樣的态度還是比較罕見的,滿朝上下可就隻有李林甫會讓他這麼畏懼了。他可是連玄宗試探,楊國忠要殺自己都敢孤身回到長安的這種人,能吓住他的真不是一般人。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不過安祿山對李林甫是畏懼,并不是真正的尊敬,安祿山越忌憚李林甫,就越要報複。在李林甫生前的時候,他沒有什麼機會下手,自己也不敢有什麼舉動,可李林甫死了,他就有辦法去報複了。《資治通鑒》記載:楊國忠使人說安祿山林甫與阿布思謀反,祿山使阿布思部落降者詣阙,誣告林甫與阿布思約為父子。

可既然安祿山從心底裡并不是真正尊敬李林甫,那他為何還會那麼害怕李林甫呢?甚至都讓自己變得非常神經。這也是李林甫與楊國忠這些人最大的差距了,他的才能就在與安祿山相處的過程中很好展現了出來。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手段高超

李林甫能當政這麼多年,與他的才能也有着極大的關系。雖然李林甫被認為是奸相,但他的能力确實是很強,起碼在李林甫當政的時候,唐朝還是正常運轉的,他所制定的選官等制度,都對國家起到了積極性的作用。是以李林甫在位的時候,唐朝内部沒有出現什麼大的亂子,他就好像是一個代理人一樣,幫唐玄宗把國家打理得還算可以,可李林甫所面臨的競争是非常激烈的,總有人的才能是比他更出色的,他就必須要消除這些隐患。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李林甫不僅能用自己的才能和行事風格得到皇帝的絕對信任,他對付這些地方的将領更是有一手。比如王忠嗣,全盛時期的王忠嗣不僅是國家重要的将領,更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可李林甫就抓住了皇帝的軟肋,他知道皇帝最害怕太子的權力威脅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李林甫就反複制造和太子有關的案子,還把這些案子大多都做成了謀逆之類的,這就碰到了皇帝的紅線。是以皇帝就開始對王忠嗣等人下手,李林甫打擊人是非常精準的,他既可以按照皇帝的喜好辦事,又能有效利用官場流程制度去除掉這些政敵。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安祿山就見證了王忠嗣的起落,包括朝中的一系列動蕩,他當然清楚李林甫的手段。而且他本來也是李林甫扶持上來的,正是李林甫為了進一步削弱将領的權力,才提出了胡人來掌握軍權,這也讓安祿山得到了機會,一步步成為節度使。在安祿山起家的過程中,他也在朝中待了很長時間,沒有李林甫的默許,安祿山是不可能有後來的地位,是以他非常清楚自己必須要和李林甫搞好關系,他也不敢去違背李林甫。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李林甫還有一個手段,那就是他太懂人性了,李林甫對于人心的掌握能力太強。他就把玄宗的心思都給摸透了,自己才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而李林甫在和安祿山的交談中,他也發現安祿山這個人表面上憨厚老實,實際上是非常有野心的。是以李林甫就偶爾展現一下自己的這個才能,《資治通鑒》記載:林甫與祿山語,每揣知其情,先言之,祿山驚服。

這樣的人确實太可怕了,安祿山能順利在朝中發迹,靠得就是自己精湛的演技。他讨好唐玄宗簡直就是演員的教科書,他把自己的真實想法都給隐藏起來,裝出來的這個樣子讓皇帝都認為他是一個大忠臣。可李林甫就動不動把他想說的話,想法都給說出來,這樣的人實在太可怕了,自己想做什麼對方都知道,甚至他到了範陽,李林甫還專門讓人去警告他,要他老實一點。碰到這麼一個上司,換了誰都會害怕的。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權勢熏天

安祿山的恐懼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林甫當時掌握了極大的權力。安祿山可是一個非常有眼力見的人,誰得勢就去巴結誰,像楊國忠剛剛當政的時候,他還跑過去和楊國忠搞好關系,一起去陷害李林甫。他本來也是一個沒有什麼政治原則的人,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在李林甫活着的時候,他就是朝中手握大權的人,哪怕是楊國忠這樣的外戚都無法與李林甫相比。《舊唐書》記載:林甫請國忠赴鎮。帝雖依奏,然待國忠方渥,有詩送行,句末言入相之意。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李林甫想要借助南邊作亂的機會除掉楊國忠,這樣的做法誰都能看出來,楊國忠一點抵抗的能力都沒有,自己哭着跑去找皇帝,皇帝也沒有違背李林甫的意思,雖然心裡舍不得,但還是按照李林甫的意思去做了。可見他在朝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皇帝都不敢公然違背他的意思,那麼安祿山正是需要得到中央的信任,好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權力,他當然要想辦法去巴結好李林甫,一個人要是有求于對方,那麼在對方面前就肯定很難擡起頭來了,會心生畏懼也很正常。

時機不到

李林甫當政的時候,其實安祿山還真沒有要造反的意思,他隻是想要争取更多的權力。他那個時候也還沒有與朝廷對抗的資本,哪怕是他後來起兵了,實際上朝廷的優勢依舊很大,不是唐玄宗自己腦子出問題的話,安祿山的叛亂早早就可以被平定了。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是以安祿山之前确實是想做一個好的臣子,起碼是做一個讓皇帝信任自己的好臣子,這樣自己的好處就更多了。是以他也确實沒有想過要得罪中央的人,李林甫作為中央的權臣,他肯定不敢有什麼忤逆對方的舉動。對當時的安祿山來說,惹了李林甫可不是自己能起兵就可以解決的,他當時起兵也不會有什麼作為,自己更是全程受到監控,很難有動作。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這與後來就不一樣,當時楊國忠逼迫他的時候,他起兵的勝算就很大了,自己掌握的軍力更強,起碼有了自保的能力。最次也可以割據一方,而李林甫當政的時候,安祿山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是以他那個時候沒有什麼退路,自己要是被李林甫陷害排擠了,就隻有丢掉所擁有的一切,甚至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他一個蕃将難道還能比王忠嗣,張九齡這樣的更加重要嗎?是以他是絕對不會去惹李林甫的,那樣和送死沒有什麼差別。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如果李林甫不死的話,顯然安祿山是沒有造反的機會,因為李林甫這種人他骨子裡還是尊奉皇權的。像王忠嗣在軍中的勢力發展起來,就被他害了,可見他不會允許有人能有這麼大的權力,安祿山也就無法一步步發展到後來那樣不可控制的地步,可惜李林甫還是早死了。

林甫不死,祿山不反,為何膽大包天的安祿山唯獨懼怕李林甫

總結:李林甫與楊國忠就是兩個典型,一個有才無德,一個無才無德,可把李林甫放在哪個位置上,他起碼能做到合格的标準,把楊國忠那樣的人放上去,他沒那個能力去控制朝廷。對安祿山來說,他非常了解楊國忠是什麼樣的人,原本的李林甫有才能有手腕,自己比不過是很正常的,可楊國忠是什麼東西?或許他看到皇帝都用這樣的人,也就開始有了别的想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