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大家都知道,大陸這邊有個故宮,台灣省那邊也有一個台北故宮。很多人說,蔣介石把好東西都拿走了。甚至有人說,台北是有寶無殿,故宮是有殿無寶。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台北故宮國家博物館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我們看一下台北故宮的寶貝。台北故宮曾經評出了十大國寶,專家組跟遊客各選了十件,這裡面确實全是國寶級精品。

比如專家選的周朝散氏盤,上面有357個字,描寫了一起土地買賣,是極具史料價值的國寶。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獨家:從倉颉造字到絲綢之路——追溯華夏象形文字的起源和演變曆程

還有汝窯天青無文橢圓水仙盆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宋畫第一的溪山行旅圖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大家都熟的玉白菜。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從某些方面看,台北故宮的文物要比北京故宮的更好,以玉白菜為例,其實北京故宮也有數棵大白菜,但乍一看,人比人氣死人,菜比菜得扔……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扔給我就好了。

另外,名畫上以及古瓷上,台北的精品也極多,比如汝窯,台北的顯然要更精美一些。畫作上,元朝以前的畫作,也是台北占絕對優勢。

但是,也不能說北京故宮就沒寶了,故宮依然有很多精美的藏品,比如《清明上河圖》的真品就在北京。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問題來了,為什麼蔣介石逃到台灣時,沒把寶貝全帶走呢?

這有數大原因,我們從頭講起。

故宮的文物其實就是明清皇家的藏品,清朝滅亡之後,溥儀還可以住在後宮,他就開始想辦法從宮裡帶東西,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賞賜,把宮裡的東西賞給别人,然後由此人帶出去,這裡面最有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溥儀賞賜給了溥傑,讓他帶出了宮。

除了這個,還有一大批珍寶被溥儀帶走了。後面,溥儀到東北搞僞滿州國,他帶出去的東西就藏在長春僞滿皇宮。等日本戰敗,他帶走的東西,一部分放在了遼甯博物館,比如《洛神賦圖》。現是鎮館之寶了。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大部分回到了故宮,比如《清明上河圖》,田黃三鍊章等。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這是故宮藏品來源之一。

清朝遜位之後,故宮就建起了博物館,開始正式管理裡面的藏品,而到了九一八之後,北方局勢緊張,大家擔心故宮藏品的安危,開始策劃故宮文物南遷,最後打包送到了南京,其中一部分出國展出。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這種情況别國也有,像現在阿富汗的一些珍寶就在中國展出,已經在外流浪了十多年,因為擔心回到國就會被破壞。且說故宮的文物到了上海之後,日本全面侵華,文物仍然不安全,再度開始漫長的西遷,幸虧在輾轉運輸當中,這些文物并沒有損壞或者遺失。

到了二戰結束,日本投降,文物回遷,先是到了南京,原本是要全部運回北京的,但是解放戰争進展得太快,國民黨很快就顯露大敗的迹象。這時候,蔣介石準備跑台灣了,走之前要把這些珍寶帶走。

蔣介石請了一個人總負責 ,這個人叫杭立武,祖籍浙江,出生于安徽,公費出國留學,拿到了倫敦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在當時最牛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當政治系主任。

故宮文物從南京運到四川,就是他負責的,不是因為他懂文物,而是他當時管着難民營這一塊,都算内遷的,是以統一歸他管了。

後面,他就負責把文物運到台北,他當時還四處調文物,不僅僅是故宮的,把河南博物館在抗戰時存在重慶的文物也調走了,河南最牛的大墓鄭公大墓,其文物就有一大部分在台北故宮博物館,要研究這個墓,就非得兩岸合作不可。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杭立武運還跑到北平去調一些留在故宮的東西,當時的故宮院長沒放行。

有這麼拼命的人,為什麼沒運光呢?

一是文物實在太多,有一萬多箱,根本運不過來。

二是,還要運人啊。

文物啟運時,國民黨的軍政要員以及家屬一看,心裡就慌了,委員長開始運文物了,那就是要跑路啊,這些家屬們也要船票的,是以擠占了很多文物的地盤,導緻運力不足。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第三,要怪蔣介石請的一批文盲了,這個文盲不是文化盲人,而是文物瞎子。

因為文物太多,不可能全部帶走,就需要請人分撿,挑貴的容易帶的,是以大家可以看到,台北故宮最好的東西都是字畫、玉、小型瓷器等容易帶走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要是讓普遍人撿,未必知道哪個好,哪個更珍貴。而當時人手又不夠,隻好請秘書處的人幫忙,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花西周的錢買上周文物的主。是以,值錢的珍貴的沒裝上,沒有價值的裝了一大堆,而且文物跟圖書館以及文獻館的東西是一起打包的。

秘書處打包的文物占了一半,幸虧他們是打眼高手,很多好東西才沒被帶走。

這是原因之一,還有一些東西是他們知道是好東西,但是帶不走的。

帶不走的原因一是解放軍進軍太神速了,出乎國民黨的意料,很多東西沒來得及運,像鄭公墓的大國寶蓮鶴方壺有兩件,就是因為解放軍進軍太快,沒來得及運走,現在一件是河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有一件就在北京故宮。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還有的是太重了,飛機運不走,比如後母戊鼎,當年被當成蔣介石的生日賀禮送到南京,原本也想運走的,隻是太重了,被扔在了機場。

蔣介石到台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這些原因導緻故宮還是有大量的珍寶留了下來。

後面,這些文物大部分運回了故宮,還有富餘的給了南京博物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