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多少人敗給了“餓鼠效應”?

有多少人敗給了“餓鼠效應”?

作者:洞見Allergy

儉者節欲,奢者放情。

1925年美國科學家麥開,做過一個特别的實驗。

他把一群幼鼠分别放在不同的籠子裡。

甲組享受“最惠待遇”,提供充足的食物讓它們飽食終日。

而乙組則遭到“歧視對待”,隻給它們60%的食物,故意讓它們餓着。

沒想到,實驗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甲組飽鼠行動遲緩,沒活滿1000天便“英年早逝” 。

乙組老鼠卻活了2000多天才壽終正寝,而且皮毛光滑、皮膚緊繃、行動快捷,就連免疫力也比“飽鼠”強。

這就是著名的“餓鼠效應”:

适當節制,發展良好;過度滿足,早衰短命。

正如陳道明說的:“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年輕時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

歲月漸長才發現,每一個不節制的行為,日後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

有多少人敗給了“餓鼠效應”?

01

《禮記》有言:“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縱欲是人的本性,但是人生,就是不斷克服本性的過程。

作家柏邦尼說過她的一段往事。

在她二十多歲的那幾年,胃口好得出奇,從來不知道節制。

那時她最愛吃自助,四兩一盤的羊肉輕松能吃掉八盤。

一到深夜,就約上朋友去烤串攤,喝酒吃肉。

不吃串的時候,她就自己做飯,糖醋排骨,啤酒鴨,幹鍋肥腸,吃得滿嘴油光。

那個時候的她,就跟實驗裡的“飽鼠”一樣,每天毫無節制地吃喝,體重一下暴增到一百三十多斤。

連她自己都說:“這對我的身高來說是一個災難。”

父親看着這樣放縱的她,整日憂心忡忡。

為了讓父親安心,她下定決心開始減肥。

她戒了自助,戒了油膩的食物,不再胡吃海塞。

一開始真的很難,當她開始習慣之後,便漸漸喜歡上了“微餓”的狀态。

因為微餓,一碗普通玉米面茬子粥,她都能喝出谷物豐盛的香氣;一碗簡單的米飯,隻要澆上一點點肉醬她便覺得是天堂。

就這樣,她前前後後瘦了将近40斤,這時的她,開始欣賞鏡子裡全新的自我。

就像闫妮說的:“有時候,人自身的節制還是一定要有的,有了之後你會發現還有另一種風景。”

現在的你,可能覺得,多喝一杯酒,多吃一口蛋糕,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是以,選擇了一次又一次地放縱自己。

可是,十年後,二十年後呢?

要知道,人生最後十年的你,是由每一個當下的你決定的。

02

心理學家休·麥凱曾在《欲念心理學》中,提到了一個“欲望-幸福”曲線。

有多少人敗給了“餓鼠效應”?

當一個人欲望很小的時候,隻要一點小小的期望被滿足,就會感到莫大的幸福。

可當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幸福感非但不會再提升,反而會迅速跌入谷底。

人這一生,所求有度,過則成災。

王寶強曾在《十三邀》裡,講到他在成名前的一件事。

當時的他,因《天下無賊》嶄露頭角,小有名氣,有不少導演和制作人都上門邀約。

其中就有一部比較特殊的客串戲,隻需拍攝一兩天便可以獲得巨額片酬。

王寶強的媽媽知道後,讓他第一時間趕緊接下來。

“在農村鄉下,客串一天給這麼多錢,真的很有誘惑力。”

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擱誰面前,都很難不心動。

但王寶強最後拒絕了。

他媽媽聽說後十分不了解,怒斥他:“給你這麼多錢,你怎麼不去啊!”

他說:“得克制自己,控制自己對金錢的欲望。不能讓别人帶着你走,把自己給框住了,局限住了。”

有多少人敗給了“餓鼠效應”?

在他看來,自己非科班出身,是誤打誤撞才有了今天的成績。隻有好好愛惜自己的羽毛,才會飛的更遠。

如果輕易就被高昂片酬誘惑,去賺短期的快錢,那他隻會離心中的“電影夢”越來越遠。

埃及有句諺語說:“人能夠遏制住自己的欲望,就算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馬馳千裡而不偏移路線,是因缰繩之故。

人亦如此,要想走得更遠,就必須擁有超強的自制力。

保持克制,守住初心,才能更接近你的目标。

你的人生,才能水到渠成般地流向大海,而不是溝壑亂縱地四處碰壁。

如果沒有一點點自我克制,任自己在欲海浮沉,終究會淪落為欲望的奴隸。

03

《莊子》裡,有一個叫梓慶的工匠,他能做成上等的樂器。

魯侯問他:“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工匠說:“做樂器之前,要戒齋七天,忘記自己的心念、形體、金錢、榮譽,忘記朝廷的存在。”

節制,是一種内心的自我限制。

當人身處誘惑重重的環境,能否把握好尺度,不被欲望迷惑雙眼,這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大學裡的張一鳴,自封“道德狀元郎”。

别人約會談戀愛,他看書敲代碼;别人打牌打遊戲,他看書敲代碼。

大學畢業後,有的同學都去了外企,拿着高薪;

有的同學加入銀行IT部門,解決了北京戶口;

他卻選擇了一家創業公司,做最基層爬蟲程式,繼續深耕技術。

他說為了避免平庸,要拒絕拉着你走向平庸的那些壓力、誘惑。

亦舒在《印度墨》裡有一句話,耐人尋味:

“我提着一個袋子,邊走邊拾,一路上拾起無數我不想要的東西。當我遇到真正想要的東西之時,袋子已經裝滿了。”

人生就像一個口袋,裝進去一些東西的同時一定會擠出一些東西,就像想熬夜就要犧牲健康,滿足食欲就要放棄身材。

節制并不是對幸福的抹殺,而是一種舍棄小誘惑,追逐大自由的智慧。

隻有舍棄擺在我們面前的短期利益,才能空出位置,去擁抱長期回報。

成長的路上,有節制,才有以後更多地擁有和獲得。

《桓範》有言:“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

也許,我們都曾經敗給過“餓鼠效應”。

但隻要你有一顆改變的心,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點個贊吧,從今天起,每當你克制一分欲望,你便多了一寸自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