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隴西李氏祖上究竟是不是姑臧李氏?

在網上看到一個說盤古是唐朝李氏先祖的論調,覺得有點意思,就拿出來簡單講講吧。

少昊、颛顼、帝喾、唐堯、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這些後裔在黃帝到堯、舜、禹時期大都已經脫離黃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國或部落,有了獨立的姓和氏。後來,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分封諸侯或方國,其中姬姓國53個,這些姬姓國以國為氏,于是形成了中國的大多數姓氏,中國人遂自稱“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黃帝之子少昊也是東夷部落(大小部落)的首領,黃帝另一個兒子昌意之子是“帝颛顼”,五帝之一。

盤古(姬古,配太元聖母) 有巢(姬巢,配缁衣氏) 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華胥氏) 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稱太昊,尊稱羲皇,配女娲) 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寶,生黃帝) 黃帝(姬元,字:軒轅,五帝之一,配女節)少昊(姬己摯,又名玄嚣) 蟜極 帝喾(姬夋,五帝之一,字:俊) 陶父(姬胤/李胤) (追尊:德明皇帝)臯陶(姬咎繇/李繇) 李恩成(第三子) 李仁道 李知周 李義集 李忠卿 李勇元 李孝生 李友儒 李睦順 李任長 李謙吉 李讓泉 李中正 李和豐 李純粹 李懿宗 李恭懷 李儉實 李莊嚴 李敬修 李齊心 李肅炳 李平明 李康強 李理征 李利貞 李昌祖 李彤德 李慶(次子) 李承 李碩宗 李顯 李奭 李環鼎 李爵 李寅龍 李熙宏李堯性 李輝(長子) 李連順(長子) (追尊:先天太上皇)李敬(又名:李乾) (追尊:唐聖祖/玄元皇帝)李耳(字:聃,世稱“李聃”) 李宗(字:尊祖,魏國幹術大夫,封于假)李宗 李同(趙國将軍) 李跻(趙國安陽君) 李恪(次子) 李洪(秦國太傅) 李興族(秦國将軍) 李昙(字:貴遠,秦國司徒) 李崇 李瑤(次子,秦國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李信(秦國大将軍,封隴西侯,幫助嬴政消滅六國) 李超 李仲翔(次子) 李伯考 李尚(長子) 李廣 李敢 李禹 李丞 李宏 李業 李翚 李善 李尤 李先 李長宗 李君況 李本 李次公 李軌 李隆 李艾 李雍 李柔涼景王李弇(yǎn) 涼簡王李昶 涼太祖/武昭王李暠(西涼建立者) 涼後主李歆(次子) 李重耳(李歆第三子) 李熙 李天錫(一作:李天賜) 李虎 李昞(一作:李昺) 唐高祖李淵(唐朝開國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肅宗李亨(又名:李嗣升/李浚/李紹)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唐順宗李誦 唐憲宗李純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

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隴西李氏祖上究竟是不是姑臧李氏?

李弇,武威李氏,武威郡姑臧人,字季子,前涼張軌安世亭侯、武衛将軍,前涼幕僚,父親李柔是前涼的北地太守

看盤古、有巢、燧人,再到飛将軍李廣,我不僅陷入了自我懷疑。半夜翻來覆去睡不着,就起床查資料。澳門大學教授李憑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李弇後裔的遷徙經曆與文化傳承——讀後》。

李弇宗族曆經反複的殘酷戰亂,卻總能頑強發展,從河西走廊的南端跋涉至其北部的盡頭,又從西域東來平城,再從雁北南下中原,颠沛流離半個中國而不折不撓,毫不間斷地生息十代後裔,勾畫成綿延不絕的發展軌迹。這條軌迹不僅與西晉十六國北朝相始終,而且隋唐以後繼續繁衍。值得注意的是,李弇宗族遷徙的經曆,既是本身文化傳承的過程,通過縱向的文化傳承而接受精神的洗禮,進而獲得升華;也是文化傳播的過程,通過橫向的文化傳播而擴大影響,進而為西部與中原的文化交流作出曆史貢獻。

李憑 | 李弇後裔的遷徙經曆與文化傳承——《北史 序傳》讀後

隴西李氏枝繁葉茂,可以曆數的頭緒頗多。李弇的一系支脈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這是因為其間雖然經曆曲折卻又連貫承續的緣故。該系支脈的承續順序為:01.李弇—李昶—李暠—李翻—李寶—李承(姑臧大房)—李虔—李曉—李超—李大師。02.李弇李昶李暠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錫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淵(古代官方文獻能查到的隻有查到十六國時期前涼武威郡李弇家族)。

我驚訝發現,李廣到李弇之間的史料是缺失的,甚至是對不上号的。古代官方文獻中,能查到李氏最早的隻有李弇。至于李廣之後,存疑很多,不能作為直接的參考。

本質上,姑臧大房中的李大師和李淵乃是同輩。

《晉書》卷八十六《張寔傳》中記載:“會(司馬)保薨,其衆散,奔涼州者萬餘人。”李卓、李弇兄弟從屬于這批由司馬保帳下投奔涼州的逃亡者,他們抵達的時間應該在太興三年五月之後。其時涼州被張寔的前涼政權盤踞,治所在姑臧。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李卓投奔張寔并非個人行為,也非僅僅與李弇的聯手,而是“率宗族”的集體舉動。

這是李氏以姑臧為郡望的重要原因,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張軌在姑臧接納了李氏一族,李氏為前涼幕僚,得以休養生息。

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隴西李氏祖上究竟是不是姑臧李氏?

李弇原本在晉王司馬保的帳下均無職位,因為他的身份隻是随從李氏的宗族成員。但是在張寔之子張駿當政之後,李弇便脫穎而出了。

前涼的國力能夠達到全盛狀态,與張駿善于引用人才分不開。

《序傳》記載:“弇本名良,妻姓梁氏。張駿謂弇曰:‘卿名良,妻又姓梁,令子孫何以目其舅氏?昔耿弇以弱年立功,啟中興之業,吾方賴卿,有同耿氏。’乃使名弇。曆天水太守、衛将軍,封安西亭侯。卒,年五十六,贈武衛将軍。”李弇被張駿看重,竟然将他比作東漢開國名将耿弇而寄予厚望,為其易名且委以方面大員的重任。

李弇受重用後,李氏一族在晉王司馬保的帳下無職位的尴尬局面就結束了。到李弇之孫李暠建立西涼時,姑臧李氏就正式站上了曆史舞台。

由此從盤古或是李廣開始,就計為唐朝李氏先祖,是及其不嚴謹的。李弇一族,姑臧李氏,才是李氏可以講清楚說明白的先祖。

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隴西李氏祖上究竟是不是姑臧李氏?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五涼”: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隴西李氏祖上究竟是不是姑臧李氏?

陶淵明的魏晉風度對後世思想有何影響?

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隴西李氏祖上究竟是不是姑臧李氏?

供奉釋迦牟尼像寺院——涼州天梯山廣善寺、鸠摩羅什寺旃檀瑞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