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太宗墓出土“汗血寶馬”,52斤黃金做成,專家:估價不低于5億

“日行千裡,夜行八百”是用來形容聞名世界的“汗血寶馬”的,汗血寶馬不僅僅是在古代非常受歡迎,到了現代,一樣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有人曾經測試過各種馬匹的極限速度,據說一般的馬每天能夠跑150-200公裡,而汗血寶馬的速度則是普通馬匹的好幾倍。有人曾舉辦過一場“賽跑”,汗血寶馬則創下了記錄,84天跑出了4300公裡。即使天氣很炎熱,也可以一天隻喝一次水。這樣的馬兒之是以被成為汗血寶馬,是因為它們的皮膚很薄,你甚至可以看到它們皮下的血管。而且他們的汗腺發達,棗紅色的馬出汗時就像流血了一樣。是以阿哈爾捷金馬也被稱為汗血寶馬。

唐太宗墓出土“汗血寶馬”,52斤黃金做成,專家:估價不低于5億

有考古學家在唐十八陵的随葬坑中,找到了一件關于馬的文物,那就是西漢鎏金銅馬。我國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愛馬的人,他年少時就開始随唐高宗李淵四處征戰,可以說唐朝的大半個江山都是李世民親手打下來的,他為建立唐朝付出了很多,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陝西西安的周邊,這裡埋葬着唐朝時期的十九位皇帝,但是可惜的是,由于我國一直以來,都有盜墓賊的存在,這裡的陵墓除了乾陵,都被盜墓賊入侵了。

唐太宗墓出土“汗血寶馬”,52斤黃金做成,專家:估價不低于5億

李世民的陵墓也沒有逃過盜墓賊的毒手,李世民的墓被盜墓賊破壞殆盡,墓中就連石雕也都被盜墓賊帶走了。這些石雕中,就有昭陵六駿。昭陵六駿是唐太宗生前最喜歡的六匹馬,這六匹馬對唐太宗意義深刻,每一匹都是陪着他上戰場的馬,每一匹馬都陪伴了他很久,是李世民的禦用坐騎。這些馬死後,李世民下令,将這些馬兒雕刻在石頭上,以此為紀念,就這樣,著名的昭陵六駿出世了。不過可惜的是,盜墓賊為了友善偷出這些石雕,用錘子砸碎了昭陵六駿,将它們帶入市場上販賣。

唐太宗墓出土“汗血寶馬”,52斤黃金做成,專家:估價不低于5億

後來,昭陵六駿還流浪到了美國,現在都還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而這匹鎏金銅馬在随葬坑出土,長76厘米,高62厘米,重達52斤,從馬的外形上來看,這就是“汗血寶馬”。這麼大的鎏金銅馬還是首次發現,這匹鎏金銅馬現在被收藏于陝西省的茂陵博物館内,成為了鎮館之寶之一,據說這匹鎏金銅馬和漢武帝還有着不小的淵源。

唐太宗墓出土“汗血寶馬”,52斤黃金做成,專家:估價不低于5億

傳說在張骞出使西域後,看到了這些寶馬,才知道了原來在西域還有這樣的好馬,于是就将汗血寶馬引進了中原。馬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馬不僅力氣大、體力好,是人們出行長途跋涉的好夥伴,還是軍中必備的“戰車”。有了好的馬匹,無異于增加了戰場上的勝率,汗血寶馬的耐力非常的強大,雖然它不如中原的馬健壯,但是各有所長,汗血寶馬的到來為漢室帶來了不小的好處。漢人利用汗血寶馬改良内地馬匹的品種,後來漢武帝為了得到好馬,還對大宛國發動了了戰争,這場戰争持續了3年,死傷數十萬,不過最後的結果,是大宛國臣服了,願意向漢室供應馬匹。而這匹金馬,就是當時兩國來往的見證,是以才會有人說,這匹鎏金銅馬與漢武帝還有着不少的淵源。

唐太宗墓出土“汗血寶馬”,52斤黃金做成,專家:估價不低于5億

因為一匹馬而發動戰争,雖然聽着有點片面了,但是汗血寶馬确實是西漢和大宛國戰争的導火線,古代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經常向周邊國家發動戰争,是以馬匹成為了重要的軍事物資運輸工具,缺少馬匹的國家,注定打不過擁有大量馬匹的國家,是以馬在古代人的心目中非常的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