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2000 傳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你也許在MCU圈裡很難找到一款産品能像C2000如此傳奇,25年來屹立不倒,曾經差點兒被公司殺掉,死裡逃生後戰力爆棚橫掃市場。然而,産業的變化讓現在的C2000再次跌宕起伏。

電子開發領域的老人,也許還記得那些擺滿書架的厚厚的黃皮書(TI的DSP産品手冊)。如果你沒有那麼老,當你學習奧本海姆的《數字信号處理》之後,肯定會接觸到TI的C2000——盡管對某些人來說這門課簡直就是噩夢,但當你上手過C2000電路之後,看到波形,很多數字信号上的疑惑也許突然就迎刃而解了。

C2000 傳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如果将C2000看作一個人,他就是你最羨慕的那種人,出身名門,家世顯赫,有一個好爸爸TI——內建電路的發明者。1971年,當英特爾發明被看作微處理器先驅的4004的同時,TI發明了同樣具有跨時代意義的4位MCU。1982年,TI的DSP問世。此後,TI在DSP和MCU領域協同發展,C2000系列這個結合了DSP的MCU産品進而得以問世。作為模拟及嵌入式信号鍊領域的主要供應商,除了模拟信号鍊之外,C2000完整诠釋了TI對于控制信号鍊的整體解決方案,C2000中包括了豐富的信号采集、實時的處理、高速的計算以及準确的PWM輸出。

我命由我不由天

嚴格意義上來說,第一代C2000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95年TI為硬碟驅動所開發的某款DSP。而到了1997年,第一個針對電機控制的16位專用晶片F24x DSP問世,盡管現在看來,該産品很簡單,隻有20MHz主頻,具有10位ADC以及3相PWM,但仍然在數字電機控制市場中迅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尤其是自動動力轉向應用中,數控的無刷直流電機取代了笨重且昂貴的液壓系統。2000年,3.3伏的LF240X釋出,時鐘頻率達到40MHz,為Segway平衡代步車控制兩個電機,并且也開始應用于逆變器等産品中。

超高的性能給C2000帶來了“陽春白雪”的形象,在大衆市場上這并不是什麼好詞,意味着接受度不高。公司是要逐利的,于是TI将其從DSP産品線中拿了出來,而對于當時被看作DSP公司的TI來說,這意味着邊緣化。事實上,大戶人家從來就不缺這一個半個孩子,生存權是要自己去争取的。大概從2003年開始,随着節能減排和工業自動化重視度提高,大家對機電産品的效率越來越關注,控制MCU迎來了絕佳的時機。

看準時機後,第二代C2000于2005年問世,首款産品是F281X MCU,将C24X核心演進至32位C28X核心,并且更新了ADC、PWM等多種外設。此時C2000的描述已經從Programmable DSP或者DSP Controller 正式變成了Controller,并且采用了MCU架構,至此C2000正式成為MCU的一員。C2000脫胎于DSP的優勢開始進一步發揮,具有變頻技術的馬達控制和數字電源技術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算法上的複雜性以及實時處理需求,都給了DSP充分發揮的空間。對于嵌入式應用來說,很多時候往往并不需要主頻跑到多高性能,而是計算控制環路産生中斷,給出實時的相應與重新整理,這點上DSP相比MCU具有天然優勢。

Piccolo(短笛)、Delfino(海豚音)和Concerto(協奏曲)這三大系列産品線,分别對應小系統、高性能應用以及雙核應用,C2000包攬控制系應用的雄心由此可見。市場上當然有同類型産品,但沒有一個像C2000堅持了那麼長時間做這一件事。是以幾年後順理成章地,在馬達控制、功率變換領域,C2000成為行業裡的标杆,占據了中國中高端市場上的大壁江山。一個例子是,随着華為電源業務部門(安聖電氣)出售給艾默生之後,基于華為-艾默生系的不少員工後來出來創業,誕生出一批圍繞電力電子領域的創新企業,基本上都成為了C2000的使用者。

随着新能源汽車、直流無刷電機、新能源與寬禁帶半導體的發展,對實時控制系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2013年C2000與時俱進,推出了第三代産品,其最高CPU性能接近1000 DMIPS,同時更新C28X核心進而支援64bit浮點計算。第三代C2000采用了65nm工藝節點,相比上一代180nm,在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都有了極大進步。與此同時,第三代C2000進一步擴大差異化,通過提供不同存儲空間、封裝引腳的方式,進一步滿足使用者的細分需求。

逆風?順風?

2010年,C2000如日中天之時,Arm推出了 Cortex-M4,加強了對于浮點計算的支援,就在媒體猜測這會對DSP造成什麼影響時,2014年随着Cortex-M7高性能版的釋出,給C2000為代表的DSP類型MCU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再加之衆多廠商的支援,C2000終于有了敵手,甚至一度在某些關鍵市場失利。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産品對産品的對決,而是兩條道路的較量。Arm強調開放和生态系統,C2000則是多年實時控制領域的專業積累和總體信号鍊性能。無論誰赢都可以有一大堆理論依據,其實還是成王敗寇。有人願意選擇成熟的市場業已證明的大廠,有人希望能在不同的供應商間自由切換,都無可厚非,就像蘋果和安卓都有自己的忠粉。

時間的雕琢留下的是厚度。事實上,二十餘年來,TI建立了完整的DSP生态體系,盡管無法與Arm強大的生态系統相比,但無論從底蘊積累,還是所專注的市場來說,這個生态系統仍然是穩固的。25年來,C2000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産品的忠誠度非常高,相關領域的客戶也早已習慣C2000的各種産品開發習慣。

而對于新入場的工程師,如果希望學習與DSP相關的資料搬運,如FIR和IIR濾波、傅裡葉變換等來講,沒有比C2000更合适的了,從書籍、教程、文檔、開發闆的擷取難易度來看,C2000的資源相比較Cortex M7來講都更為豐富,選擇面更廣。

面對一部分使用者的“喜新厭舊”,C2000選擇的是惟有用魔法打敗魔法,用創新打敗創新。TI不斷審視自己的産品組合,步伐明顯加快,以前每隔幾年推出一次新品,而現在每年都會推出多款新品。2020 年,TI推出一款新的入門級産品 F280025來應對大批量市場需求的同時,也推出了 F28388 産品,這是現有的最高性能 925MIPS 多核和 Ethercat 産品。

而作為最重要的創新之一,TI始終沒有放棄對DSP核心的持續開發,TI也不止一次透露出下一代C2x系列DSP的演進藍圖。此外在C2000中,也推出了包括內建Cortex-M4以及Cortex-M7的核心,友善工程師進行連接配接管理,通過更大的帶寬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各種大膽嘗試,加之市場又在發生變化,C2000又像當初一樣神奇地重煥青春。在可預見的未來,C2000的目标市場還将繼續增長,實際結果也是有目共睹。尤其是随着全球掀起的新一輪“碳中和”“碳達峰”的能源革命浪潮下,C2000再一次登上巅峰,且這一次浪潮來得更為兇猛,C2000已經在諸多風口行業中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佔有率。

C2000 傳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首先,在C2000原本就占據優勢的電源市場,基站、伺服器、充電樁和其他工業電源應用開始大面積替換至數字電源,而光伏/風力等新能源市場對于逆變器的需求同時大幅度的提升。而在電機市場,包括計算機數控 (CNC) 以及機械臂中廣泛使用了交流驅動、BLDC、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等先進控制系統。在HVAC應用中,變頻技術逐漸成為了标配。

在汽車市場中,新一代C2000在AEC-Q100的基礎上,實作了ASIL-B安全等級認證,可以滿足更嚴苛的車規級要求。也正是以,在新能源汽車中的OBC、DC/DC電源以及牽引電機,都已廣泛選擇了C2000作為數字控制器。

中國元素及其他核心

回過頭來看,C2000的技術更新也好,戰略轉向也罷,實際上始終圍繞着幾個核心要素及市場,有些東西是一直未改變的——開發具有超高實時性能的産品、适用于目标應用的創新系統級參考設計、先進的算法研究以及對客戶的支援。

對于超高實時性能産品,并不隻關注 MHz 或 MIPS,還關注總體信号鍊性能。例如,引入了三角函數加速器 (TMU),這是 C28 DSP 核心中的協處理器功能,可以減少 SIN() 和 COS() 的指令周期數,而無需增加 MHz,這對進階電機控制等應用非常重要。TI在比較了信号鍊性能與基于 ARM 的産品,發現C2000的性能比運作更高 MHz 的裝置性能更好。另一個例子是,最近的電源應用開始擁抱 SiC 或 GaN。TI的高分辨率 PWM 為高開關頻率而設計,并已經使用 C2000+GaN 開發了許多不同的參考設計,可實作不同的電源拓撲。通過使用可配置邏輯塊 (CLB) ,可以實作有源 EMI 濾波器解決方案。

C2000 傳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而中國則是C2000的另一個成功密碼。C200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中國市場,如今C2000負責工業和汽車市場的兩位産品經理都是中國人,足以見TI重構C2000的雄心中,中國是最重要的一環。TI在2021年10月新釋出的C2000 F28003X系列産品,就是TI C2000産品線總經理來中國與某空調客戶做深入調研,了解到客戶對于性能的要求之後所定義的産品。

也許這些都可以濃縮成簡單的一句話:憑借 25 年的實時控制經驗,能夠了解客戶的問題,并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創新方法,這就是C2000在實時領域擁有的關鍵能力。

TI前首席科學家,DSP産品創始者方進2012年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也許有人會覺得DSP作為一個産品,從一文不值到創造每年數十億美元的價值之後又銷聲匿迹很奇怪。但是這确實是一個好消息的開始。它并沒有銷聲匿迹,隻是融入到了每一個數字處理系統中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在IC技術中所做的努力已經允許在晶片中嵌入DSP。曾經的DSP是非常大的,而如今卻小到幾乎看不見。首個可程式設計DSP TMS32010将其裸片的四分之一用于乘法器,而現在的乘法器已變得非常小。DSP的核心理論現在也可以在嵌入式處理器世界中獲得更大的發揮價值。TI正在針對特定市場的需求為我們的信号處理器進行着優化。與其說我們打造了一條DSP産品線,不如說我們打造了一條通信信号處理器、音頻信号處理器、視訊信号處理器、圖像信号處理器和馬達控制處理器的産品線,所有這些都能采用DSP的理論和硬體。

C2000 25年來的成功,以及未來雄偉的藍圖,都可以印證方進曾經的預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