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話說我們日常保養的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正常小保養。

有不少車主看到自己的車放出來的機油烏漆墨黑,就覺得這機油壽命不行,開了一年就髒成這個樣子。這時候,汽修廠裡所謂的老法師就會一臉惋惜的告訴車主:同樣裡程,好的機油放出來還是黃燦燦的依舊好用,而差的機油就會烏漆嘛黑,這就是說明機油“檔次太差”導緻的。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然後就掏出了一桶号稱不會發黑的“高端機油”推薦給你,說起來因為剛到貨,是以便宜個幾十上百的賣給車主交個朋友啥的。

含着淚就賺了大幾百,車主呢還傻呵呵的覺得這老法師夠專業夠實誠。

但大家有沒有好好了解過一個問題,油發黑就真的代表油品差麼?

今天泰哥就來和老爺們聊聊,很多人說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越差到底是怎麼來了。

機油老化不是因為顔色變黑

而是添加劑衰退後變成黑色

這種說法的起因,在于“機油變質論”。

那麼按照客觀規律來說,機油的成分是基礎油+添加劑。不論是礦物機油、半合成機油還是全合成機油,都是如此。而這些說的隻是機油的基礎油,其中添加劑種類和配方卻是看着差不多實際使用反而是大相徑庭。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潤滑油中的添加劑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和增強機油的各種性能,使機油具有更好的潤滑、清洗、冷卻、密封、防鏽防腐蝕、緩沖與減震等作用。而添加劑的種類可以多達十餘種,根據配方需求增加減少用量來滿足特性,也就是說越進階的機油,不僅僅使用的基礎油越好,添加劑的種類也越多、自然而然價格和品質也就越好。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但是機油在發動機裡循環流動,長期承受超過100度的高溫工作條件是非常惡劣。發動機曲軸箱裡的氣體成分裡自然是氧氣這個老化的源頭,在高溫作用下,慢慢的機油就被氧化掉了。逐漸的消耗、變性,進而造成機油性能下降,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也随之降低。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事實上這是正常的氧化現象,任何機油都不可能永無止境的用下去而不降低性能的。是以我們才需要定期更換,機油衰退變質确實是客觀存在的現象。

于是與我們進入第二個話題:機油顔色越黑就代表機油被氧化變質的越徹底?

添加劑往往決定機油性能取向

上面我們剛提到過,機油的添加劑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添加劑叫做“清潔分散劑”。它是堿性的,可以與機油中的膠質、油泥等化學中和(這些髒東西大多都是酸性物質)。用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它能把發動機内部的膠質、油泥等髒東西“洗下來”。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話說髒東西被洗下來之後,機油顔色可不就變黑了。這就直接把“以顔色是否變黑為依據”的理論直接給擊碎了!況且不同品牌的新機油的顔色深淺就不一樣,一開始就失去了公平對比的條件;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正因為清淨分散劑含量多的機油,清洗能力強自然也“黑的快”,而清淨分散劑含量少的機油,則剛好相反。如果使用了幾千公裡的機油,放出來顔色一點都沒變,依然晶瑩剔透這反倒是不正常了,很可能是這種機油的清潔能力太差了,導緻“啥都洗不掉”。

主打清潔效果的機油所含的的清淨分散劑一定會比主打長效的潤滑油要多很多,這也一樣影響着潤滑的“清洗能力”。

要是你現在還給我說機油越黑就是越差,那殼牌估計要提着40米的大刀來查水表了。

放出來的機油越黑,油品就越差?

是以說啊,市面上對于汽修有的很多“土辦法”往往都欠缺準确性。比如用檢查機油的手感、聞機油的味道等方法來辨識機油的狀态,同樣也是不準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