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雕時代,五絕一直是武林的天花闆人物。而五絕又分為老五絕和新五絕。老五絕就是射雕早期華山一論決出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新五絕是神雕末期華山三論決出的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
第一次華山論劍和第三次華山論劍,中間隔了60年左右,是以老五絕和新五絕的實力不可能一樣,畢竟高手都要不斷進步提升的,不可能原地踏步。
那麼問題來了,新老五絕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這個問題乍一看沒法回答,但其實原著有一些細節可以稍微诠釋一下。比如神雕中,黃藥師看到楊過用内力發出長嘯之聲,不禁感歎,自己30歲以後才有這種修為。而當時楊過也就20歲左右。看來,華山一論時黃藥師的内力也不過如此。
不過這些小細節畢竟隻能反映某一方面,不能概括全部。那麼今天我們不妨借一樣東西來對比一下新老五絕的實力。
這樣東西,就是九陰真經。
這麼說吧,新老五絕的差距就展現在——華山一論是作為終極目标的九陰真經,到了華山三論,已經淪為入場門檻了。
此話怎講?
華山一論的情況很容易解釋。王重陽邀請其他四人參加此次論劍,目的就是為了争奪天下第一,以及争奪九陰真經的所有權。
既然是争奪九陰真經,說明衆人對這樣東西趨之若鹜,敬若神明。他們都知道這樣東西能給自己帶來質的提升。同時也說明,他們當時距離九陰真經的境界差得遠。
但60年後的華山三論,衆人在華山之巅談笑風生,絕口不提九陰真經的事。為什麼》因為此時九陰真經不再是稀缺物了,也不被衆人瘋搶了,而衆人此時的境界,其實和九陰真經也沒太多差距了。
最關鍵的是,新五絕每個人,在過去的時間裡都得到了九陰真經的饋贈,都吸取了它的營養,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郭靖和周伯通不用說,他們很早就開始練九陰了,而且也是衆人裡面練得最多的。一燈練過總綱,楊過練過王重陽留在古墓裡的部分内容,至于黃藥師,表面不曾練過,但神雕最後一回有一句話出賣了他——黃藥師也曾研習九陰真經。
是以,此時的九陰真經,再也不是終極目标了,甚至已經淪為入場門檻了。要知道,金輪國師和裘千仞其實也是五絕級别的人物,但他們和九陰真經沒有任何交集,是以入不了華山三論的門檻。
舉個形象的例子吧。華山一論相當于考研,衆人都在為一個碩士名額争得頭破血流,而九陰真經,就是碩士學位。而華山三論就是争大學老師的就業崗位,而這個崗位,最低學位要求就是碩士。而此時,這五個人都已經是碩士了,是以學位方面不存在問題。
是以,新老五絕的差距可以了解為考研前的幾個大學生,和研究所學生畢業的幾個碩士之間的差距。如此看來,五絕的提升軌迹,其實和現實中的很多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