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中統特務楊登瀛被捕,陳赓卻為何下令:他是功臣,快釋放?
南京解放後,政府釋出了一項規定,即曾經在國民黨政府任職過的人員全部要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但最後期限已過,原曾中統得力幹将、南京檢討院副院長的楊登瀛卻遲遲沒有去登記,最後被警察局逮捕。
按理來說,以楊登瀛過去在國民黨中的履曆,會被政府嚴懲,但陳赓得知後,卻馬上下令将楊登瀛釋放,并稱他是革命的大功臣,這是為何呢?

楊登瀛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過,也是在這裡接觸到了進步思想,回國後便到上海日本人開辦的洋行裡做事;因其十分善于交際,上海的各行各業裡都有他的朋友,同時還認識了顧順章、陳養山等共産黨人。
中統的前身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成立初期;因人手緊張,上海中統負責人,也是楊登瀛的老鄉楊劍虹想到楊登瀛在上海人脈甚廣,而且頭腦靈活,便強拉着楊登瀛入夥。
楊登瀛本不想參與這些事務,但考慮到楊劍虹心狠手辣,如果反複推辭,搞不好會被幹掉,便征求了陳養山的意見,随後陳養山就将這個重要消息上報給組織。
當時中央特科剛成立不久,負責情報工作的陳赓覺得,雖然楊登瀛在政治上不可靠,但如果在敵人内部有一個内線,那日後的工作将會更加順利的開展。
不久後,陳赓通過陳養山約楊登瀛到外灘見面,兩人進行深入的交談,最終成功将楊登瀛發展成一位雙面間諜。
在中央特科的安排下,楊登瀛經常能搞到一些共産黨的情報,逐漸獲得楊劍虹的信任,且還引起了陳立夫、張道藩等中統大佬的關注。
不久後,楊劍虹因涉及到經濟問題畏罪自殺身亡,經陳立夫的推薦,楊登瀛出任中統駐上海的特派員,名頭雖然不響,但卻是上海中統的實際負責人,一手遮天,是以當時上海的中統,基本是掌握在共産黨手裡。
1928年8月的一天,澎湃、楊殷、張繼春等上司在新閘路的中央軍委機關開會時,突然被租界的軍警逮捕,中央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内部出了叛徒。
在委托楊登瀛進行調查後,才得知中央軍委的秘書白鑫已叛變革命,這次澎湃等人會突然被捕,也是白鑫提供的情報。
為營救出被捕的同志,中央決定在租界當局将澎湃等人引渡給國民黨政府的路上劫車,并在楊登瀛的幫助下,得到了具體路線;但遺憾的是,敵人也很狡猾,提前将澎湃等人帶到國民黨監獄,導緻營救失敗,澎湃等人也在數日後遇害。
英雄雖已就義,但叛徒必須鏟除;白鑫自知罪孽深重,逃到了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上司範争波家中避難,且在國民黨的安排下,白鑫準備到意大利留學。
楊登瀛奉黨中央的指令,親自拜訪了範争波,成功獲得白鑫動身到意大利的準确時間,根據這一情報,紅隊順利将這個叛徒處決。
楊登瀛自成為雙面間諜後,為共産黨做了很多事情;1930年任弼時被捕,1931年關向應被捕,都是在楊登瀛的直接幫助下,才得以出獄。
但就在此時,負責中央保衛工作的顧順章在漢口被捕叛變,因顧順章掌握着大量黨中央的絕密資訊,也知道楊登瀛秘密為黨工作。
事件發生後,陳赓找到楊登瀛,拿出幾根金條,讓其趕快到外面躲躲風頭,但楊登瀛婉拒了;随後,徐恩曾親自帶着特務,将楊登瀛逮捕,在監獄中,楊登瀛始終沒有透露出任何秘密。
上海一二八淞滬抗戰後,中統考慮搭配楊登瀛擔任過要職,如果讓蔣介石知道中統駐上海的負責人竟也是地下黨,那也沒有好果子吃,最後在張道藩的保釋下,楊登瀛得以出獄,随後徐恩曾給楊登瀛安排了首都檢討院副院長的閑職。
全面抗戰爆發後,楊登瀛沒有随國府西遷重慶,而是留在了南京,以擺攤為生。
南京解放後,政府要求過去在國民黨政府中任職過的人員都要到警察局登記,但楊登瀛認為當年曾為共産黨做過事,便沒有去登記,結果在最後期限一過,楊登瀛就被捕。
陳赓得知楊登瀛被捕的消息後,馬上下令将楊登瀛釋放,并稱他是革命的大功臣。
1956年,陳赓到南京見到了闊别多年的老友楊登瀛,兩人感慨萬千;見楊登瀛窮困潦倒,便委托南京市警察局給楊登瀛添置家具,以及每個月都要給他們一家發放補助;在陳赓等人的幫助下,楊登瀛的生活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1969年,楊登瀛因病去世,臨終前他說:“我不是特務,不是叛徒,也不是什麼内奸,我到底算一個什麼人,自己也說不清,但周總理是知道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