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紅山文化 玉馬蹄形器
尺寸:高8.37cm 口徑7.94x5.59cm 底徑 6.65x5.12cm
RMB:150,000—250,000
紅山文化,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蹄形器是新石器紅山文化特有的器物,造型呈上大下小、斜口橢圓、中空無底之狀,這類玉器也被稱作箍形器,一般多見于史前文明中的進階墓葬,出土時多位于墓主人頭部為發飾,由此可見,夏商周文明的“禮制”,正是源于紅山文化。
5 紅山文化 玉蟬
尺寸:長5.16cm 寬1.83cm 厚1.07cm
RMB:20,000—30,000
紅山文化的蟬形玉器大多是懸挂佩戴用的裝飾品,蟬的造型很早就被中國人選用為佩飾。
6 龍山文化 蛙形器
尺寸:4.42cm 寬3.8cm 厚0.3cm
RMB:10,000—20,000
龍山文化玉器所雕刻的抽象的變形紋飾,極其耐人尋味,此件蛙形器以一種似是而非,似有似無之感,抽象變形的藝術風格反映了龍山文化的獨特面貌,更使人感到古玉之神秘莫測。
7 漢代蟬形勒子及文化期玉飾
尺寸:蟬長約1.13cm 寬0.56cm 厚0.38cm
玉飾長2.69cm 寬2.33cm 厚0.31cm
RMB:50,000—80,000
8 龍山文化 束腰玉勒
尺寸:高6.18cm 上直徑2.51cm 下直徑2.87cm
RMB:40,000—70,000
10 商代 玉戈
尺寸:長36.5cm 寬8.09cm 厚1.15cm
RMB:40,000—50,000
統治階級往往将玉器視為權力、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視玉為寶物成為當時的社會風尚,故琢磨了許多璀璨奪目的玉器佳品。此件玉戈,溫潤光潔,表面平整光滑,器型端整大氣,線條流暢,标志出主人顯貴的身份地位。
11 商代 玉牙璋
尺寸:長41.2cm 寬9.33cm 厚0.93cm
RMB:50,000—70,000
所謂禮儀用玉主要包括祭祀、朝觐、納聘以及其他禮儀活動所用的“禮玉”。先秦時期有璧、琮、圭、璋、琥、璜六種主要禮儀用玉,至漢代僅有圭和璧繼續用于禮儀,其餘四種有的已不再使用。是以此類作品存世量稀少罕見,是我們研究商周禮儀的重要曆史依據。
23 西周 玉琮
尺寸:高3.11cm 邊長4.81cm 邊寬4.75cm
RMB:15,000—20,000
24 西周 玉琮
尺寸:高3.6cm 邊長6.83cm 邊寬6.72cm
RMB:40,000—60,000
25 紅山文化 玉玦(一對)
尺寸:徑3.59cm 孔徑0.67cm 厚0.91cm ;
徑3.56cm 孔徑0.67cm 厚0.89cm ;
玉石,圓形,環體上側有缺口,磨制光滑,精制。且缺口向上,成對出現,應是耳環一類的裝飾。可參閱南京博物院北陰陽營文化陳列。
26 西周 玉玦(一對)
尺寸:徑5.15cm 孔徑2.17cm 厚0.22 cm ;
徑5.13cm 孔徑 2.15cm 厚0.2cm ;
西周玉器制作已經開始從其他手工業獨立出來了,專門設立了琢磨玉器的工種,從政治制度上也給與了地位,并加以法律保證,君臣的道德品行開始與和田玉聯系在一起,和田玉成為一種具有社會道德含義的特殊物品。我們從這二對的玉料和工藝的對比中,看到了中國走上禮儀和法制國家的道路上玉器扮演的重要角色。
29 春秋 玉虎(一對)
尺寸:高2.08cm 長3.21cm 厚0.66cm ;
高2.09cm 長2.96cm 厚0.7cm ;
RMB:30,000-50,000
春秋玉虎,形态準确、生動,常見成雙成對,圓雕,沁色自然。我們的祖先曽以虎的威猛作為溝通天地神祗,驅邪崇鎮之物,但這對立體雕飾的玉虎,已經從兇猛、威嚴、恐怖、神秘的氣氛中掙脫出來,變的溫順、馴服,并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30 戰國 谷紋玉勒
尺寸:長6.27cm 上直徑1.56cm 下直徑0.91cm
RMB:60,000—80,000
31 春秋 玉龍紋扁勒
尺寸:長6.57cm 寬1.38cm 厚0.39cm
32 戰國 玉勒
尺寸:長3.92cm 上直徑1.42cm 下直徑1.61cm
33 戰國 白玉S龍
尺寸:長13.11cm 寬2.45cm 厚0.57cm
RMB:100,000—200,000
戰國時期的玉器,方形、圓形等幾何器型進一步減少,随之禮儀用玉逐漸退出曆史舞台,應運而生的龍鳳形玉器大放異彩,玉佩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單龍騰飛,有的龍騰虎躍,有的雙龍戲遊。其中單龍騰飛最為表現得淋漓盡緻,龍首回望,龍身自然彎曲呈“S”形,統一協調,含蓄而優雅,透着皇權帝國的氣度。
34 戰國 玉龍形觿
尺寸:長5.45cm 寬1.94cm 厚0.48cm
35戰國 青玉S龍
尺寸:長17.99cm 寬5.01cm 厚0.53cm
RMB:60,000—100,000
36 戰國 玉觿
尺寸:長3.77cm 寬1.47cm 厚0.46cm
RMB:10,000—15,000
《詩經-衛風》中有“芄蘭之支,孺子佩觽。雖則佩觽,能不我知”,少年佩觽象征長大成人之意,可以解除疑難,具有聰明智慧。《禮記-内則》中有“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表示長大成人要侍奉父母,孝敬雙親。
37 漢代 白玉谷紋璧
尺寸:徑16.95cm 孔徑4.44cm 厚0.35cm
38 戰國 白玉谷紋璧
尺寸:徑12.45cm 孔徑4.86cm 厚0.58cm
39 漢代 青玉谷紋璧
尺寸:徑11.99cm 孔徑4.35cm 厚0.44cm
40 戰國 玉龍佩
尺寸:長5.13cm 寬2.22cm 厚0.55cm
RMB:30,000—40,000
這件玉龍佩代表戰國時代的玉器;巧妙的設計,爐火純青的雕刻工藝,靈動的韻味,強烈的動感,生動、活潑,顯得清秀,新鮮。
43 戰國 玉龍鳳珮
尺寸:長8.53cm 寬5.48cm 厚0.49cm
RMB:60,000—90,000
44 戰國 谷紋玉珩
尺寸:長11.6cm 寬2.67cm 厚0.52cm
呈窄弧形,體扁薄,表面琢乳釘紋,顆粒飽滿,地子碾磨平整。珩周圍勾勒凹弦紋,中間打孔,供穿系。玉珩是禮儀性的挂飾,每當進行宗教禮儀活動時,巫師就戴上它,它經常與玉管、玉串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飾,顯示出巫師神秘的身份。
45 戰國 雙鳳玉佩
尺寸:長3.84cm 寬1.5cm 厚0.41cm
46 戰國 玉雕絞絲龍
尺寸:長6.68cm 寬0.66cm 厚0.64cm
47 戰國 三才環
尺寸:徑5.55cm 内徑4.03cm 厚0.54cm
RMB:20,000—40,000
48 戰國 三才環
尺寸:徑8.46cm 内徑5.3cm 厚0.44cm
49 漢代 玉螭龍劍衛
尺寸:長6.72cm 寬2.08cm 厚2.56cm
漢代的玉劍飾在承襲戰國風格的基礎上,圖案紋飾更加新穎别緻。尤以高浮雕的蟠螭紋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漢代玉劍飾結構精巧,紋飾生動,碾磨得圓潤細膩,工藝精到,展現了很高的藝術與工藝價值,是古代玉器中璀璨奪目的瑰寶。
51 漢代 白玉蒲紋劍衛
尺寸:長7.9cm 寬2.25cm 厚1.43cm
52 漢代 白玉螭龍劍衛
尺寸:長6.57cm 寬2.64cm 厚1.61cm
RMB:30,000—50,000
53 漢代 黃玉蒲紋劍衛
尺寸:長9.09cm 寬2.22cm 厚1.14cm
54 漢代 白玉螭龍劍衛
尺寸:長10.4cm 寬2.30cm 厚2.01cm
RMB:40,000-60,000
55 漢代 青玉獸面紋劍衛
尺寸:長6.68cm 寬2.43cm 厚1.28cm
56 商代 白玉紅沁琮
尺寸:高4.12cm 邊長3.27cm 邊寬3.2cm
59 漢代 劍飾一組(三件)
尺寸:劍首 直徑4.19cm 厚0.78cm;
劍衛 長10.27cm 寬2.41cm 厚1.61cm;
劍珌 長4.63cm 寬4.21cm 厚1.4cm
62 漢代 白玉豬
尺寸:高3.02cm 長8.61cm 寬2.51cm
63 漢代 白玉豬握
尺寸:高2.69cm 長9.85cm 寬2.64cm
64 元代 獸鈕玉印章
尺寸:高3.38cm 印面 長3.2cm*寬3.12cm
65 漢代 玉印坯
尺寸:高1.39cm 印面長1.78cm*寬1.73cm
RMB:10,000—12,000
66 漢代 白玉蟬
尺寸:長5.55cm 寬2.75cm 厚0.66cm
67 漢代 玉蟬
尺寸:長6.33cm 寬2.7cm 厚0.69cm
68 六朝 玉羊
尺寸:高2.36cm 長3.19cm 寬1.75cm
69漢代 玉覆面(一套)
尺寸:尺寸不一
無底價
71 戰國 玉韘形佩
尺寸:高1.96cm 寬5.75cm 内徑2.25cm
73 漢代 鳳紋雞心佩
尺寸:長6.55cm 寬4.18cm 厚0.35cm
74宋代 黃玉羊
尺寸:高3.15cm 長5.05cm 寬1.7cm
兩宋去除了隋唐五代繁榮的外來文化因素,又繼承和發展了隋唐玉文化的市 化、藝術化特色,特别是融會了兩宋繪畫的特點和技巧。這件宋代黃玉羊在崇尚寫實主義的院畫影響下,追求形體及運動的準确表現,以顯示其内心世界。
75 宋代 白玉龍紋璧
尺寸:直徑12.02cm 孔徑4cm 厚0.96cm
RMB:80,000—120,000
77 宋代 黃玉象
尺寸:高2.34cm 寬3.73cm 厚1.14cm
78 宋至清 多寶串
80 宋代和明代 玉勒子(兩件)
尺寸:長3.59cm 直徑1.43cm
長2.93cm 直徑1.73cm
81 宋代 玉勒子
尺寸:長5.18cm 直徑1.7cm
82 金代 玉雕抱犬童子
尺寸:高2.26cm 長3.78cm 寬2.65cm
宋代城市繁榮,市民階層興起,人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随之提高,社會的發展決定了當時的人們比較注重制實、追求真實,逐漸走向平民化,這種潮流呈現出的趨勢在宋代流行玉雕童子上最為代表性,有折花童子、荷花童子、行走童子……神态活潑,天真爛漫,都表達了人們祈福子孫昌盛的願望。與宋代同時期的金代,深受宋代城市文化的影響,中原百姓的天真可愛的童子擁抱着遊牧民族最忠實的他們的守護犬,兩種文化互相交融,展現此件作品朝代的獨特風格。
84 宋代 水晶辟邪
尺寸:高4.92cm 長8.8cm 寬3.93cm
漢代的辟邪仰天怒吼,張口嘶叫,給人肅然起敬之感,盡顯神力!在《漢書·西域傳》等文獻中都有記載。一般将頭出角,肩帶翼,形若獅的神獸稱為辟邪。宋代用水晶雕塑辟邪,晶亮透徹,溫順地擡起了頭,跨步遊走,早期的威嚴,兇猛的神情蕩然無存,一副接近百姓憨态可愛的姿态。
85 元代 黑白玉巧雕桂魚鑲件
尺寸:長8.22cm 寬6.99cm 厚1.27cm
86 元代 玉雕鹿紋鑲件
尺寸:直徑6.18cm 厚1.25cm
89 元代 玉雕釋迦摩尼
尺寸:高3.73cm 寬1.63cm
蒙元帝國把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斬落在馬下,雕塑藝術明顯受到印度、尼泊爾、西藏藝術的影響,造型奇特。草原民族粗犷裡透着帝國的威武,氣勢龐大。小玉佛也透着時代氣質,此件玉釋迦摩尼佛,看到了元朝統治者的尊崇和重視西藏文化的密宗佛教。喇嘛教雕塑經過内地雕塑匠師的再創造,不同程度與漢式佛教雕刻佛像融合,使内地廣大愛好者感到比較親切,易于接受。
90 宋代 玉豬
尺寸:長4.23cm 寬2.75cm 厚0.6cm
91 宋代 白玉鹿
尺寸:高4.45cm 長5.07cm 寬1.84cm
92 元代 青白玉透雕獬豸鑲件
尺寸:直徑6.19cm 厚2.68cm
RMB:100,000—150,000
元代獬豸在玉器上鮮明的表現是以镂雕和陰刻技法造型,用單層的镂雕雕刻出型制,陰線雕刻紋飾,線條延續了唐宋玉器的技法,線條寬細兼備,剛柔相濟。獬豸,古代一種吉祥異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辯是非曲直。
93 遼代 玉天鵝捕雁提攜
尺寸:長8.06cm 寬4.51cm 厚0.74cm
94 元代 玉穿花绶帶鳥鑲件
尺寸:長6.79cm 寬6.74cm 厚1.48cm
98 元代 黃玉巧雕甪端
尺寸:高5.94 cm 長5.03cm 寬2.14cm
明代高濂在《遵生人箋》中稱:“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黃為中色,且不易得”,此和田黃玉質地細膩,滋潤,色黃而驕,潤如羊脂,稀有罕見,獨角紅沁猶如天然巧雕,是玉中的珍品。
99 元代 白玉螭龍爐頂
尺寸:高3.1cm 寬4.81cm 厚3.1cm
100 元代 青白玉螭龍爐頂
尺寸:高3.24cm 長4.2cm 寬2.37cm
101 元代 白玉紅沁穿花龍爐頂
尺寸:高5.26cm 長4.92cm 寬4.76cm
按照預先設計用空心鑽多次打孔定位,金屬線具由此進入,并以潮濕解玉砂為媒體,從不同角度反複拉搜去料或空洞,最後進行細琢,抛光。立體镂雕制作,紋飾多角度表現,镂空圖案層次豐富,繁缛滿密,紛繁錯落,深景感、立體感很強。
102 元代 玉螭龍爐頂(一組三隻)
尺寸:高3.77cm 寬4.64cm 厚2.81cm
高2.96cm 寬4.44cm 厚2.49cm
高2.38cm 寬3.93cm 厚1.67cm
RMB:30,000—60,000
元代工匠在雕琢玉爐頂表面的圖案時,善以深刀重刻 ,植物的花、葉或翻或卷,凹凸明顯;動物的頭、頸、軀幹,四肢被重刀隔離開來,刀紋深,主體富有立體感。紋飾的細節則以單陰線刻劃,剛勁有力,雖起止痕明顯,線條不勻齊,顯得粗糙,但質樸深厚,古拙大氣。
103 宋代 白玉留皮持荷童子
尺寸:高2.65cm 長4.38cm 寬2.09cm
宋代玉雕持荷童子很多,這與流傳的佛教故事“鹿母蓮花生子”有關,也是當時社會生活在玉雕藝術中的反映。據文獻記載,北宋都城汴梁有七夕前折荷花、荷葉的習俗:七夕前後,車馬盈市……旋折未開荷花,取玩一時……又少兒須買新荷葉執之,蓋效颦磨喝樂。
105 元代 白玉螭龍爐頂
尺寸:高3.47cm 長4.54cm 寬2.53cm
106 明代 玉镂雕“三陽開泰”帶飾
尺寸:長6.88cm 寬4.79cm 厚0.67cm
107 明代 玉雕花鑲件
尺寸:長6.41cm 寬4.47cm 厚1.02cm
寶相花可以把現實中的某種作為原型,但又不拘于原型,可以變形,可以想象,可以抽象,可以綜合,可以理想化。此件如纏枝盛開的薔薇,也隐約可見佛在須彌中冥思,也可以是文房案前山子,一道自然風光,令人遐想聯翩。
108 元代 玉雕龜鶴帶飾
尺寸:長5.01cm 寬3.95cm 厚0.98cm
109 明代 玉雕雙鹿帶飾
尺寸:長6.07cm 寬5.6cm 厚0.64cm
111 元代 青玉雕坐佛
尺寸:高7.62cm 寬8.22cm
佛的面相豐滿端正,寬額,臉型呈方圓,五官位置勻稱,眼睑略俯視,表情靜穆柔和。雕刻簡潔有力,型制對稱協調。
112 宋代 白玉石榴
尺寸:長3.41cm 寬2.64cm 厚1.32cm
113 元代鴛鴦 及 明代獸
尺寸:鴛鴦:高2.28cm 長4.33cm 厚1.23cm
獸:高2.5cm 長4.01cm 厚1.67cm
114 明代 白玉佛
尺寸:高2.75cm 寬1.48cm
明代白玉坐佛,和阗白玉質,慈眉善目,大智慧之肉髻平圓,袒胸,肩披袈裟,褶紋流暢自然。佛盤腿而坐,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鑲金火焰紋背光,即是随身攜帶,時時受到保佑,也可莊重陳設廟堂,早、晚虔誠朝拜。
115 清代 玉雕戲貓雙童
尺寸:高3.55cm 長4.99cm 寬2.13cm
清代選料考究,多選用潔淨無暇的玉質,晶瑩溫潤,喜歡帶皮俏色巧琢。玉童的形态活潑可愛,衣褶紋寬深,線條流暢,每根線條以陽文為多,碾磨光潤。玉童頭大前額寬闊,滿面笑容,五官高低起伏很有立體感。
116 清代 青玉螭虎紋帶鈎
尺寸:長15.04cm 寬2.75cm 厚3.56cm
117 清代 白玉蛇首獸紋帶鈎
尺寸:長8.08cm 寬2.59cm 厚1.82cm
RMB:20,000-30,000
118 元代 白玉帽正
尺寸:長3.33cm寬2.70cm厚0.53cm
119 清代 白玉乳釘紋璧
尺寸:直徑6.42cm 厚0.55cm
122 明代 玉翁仲
尺寸:高3.86cm 寬0.97cm 厚0.56cm
RMB:8,000-10,000
翁仲,原是匈奴的祭天神像,秦漢時代被漢人引入關内,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後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或翁仲像,守護陵墓前,即有神力守護宮門、陵墓,自然也可以随身佩戴,驅除邪魔,于是就有了飾佩的玉翁仲,一直傳承。此件風格古拙凝練,琢磨疏簡,使人遙望遠古懾人神采的翁仲韻味。
123 清代 玉雕魚化龍
尺寸:高11.50cm 寬9.38cm 厚2.65cm
《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喜得貴子,魯昭公以鯉魚賞賜,孔子是以為兒子取名鯉,字伯魚。此件作品玉質溫潤細膩,立體雕塑魚化龍,形制優美,龍頭仰望天空,欲沸騰升空,青雲直上,寓意時來運轉,必能高升昌盛,成就一番大事業。
124 清代 玉貴妃手镯
尺寸:内徑6.28*5.07cm 厚1.82cm
125 清代 玉手镯
尺寸:内徑5.7cm 厚1.08cm
126 清代 玉雕雙龍戲珠手镯 (一對)
尺寸:内徑5.93cm 厚0.98cm
内徑5.98cm 厚0.93cm
127 明代 玉龜鈕紙鎮
尺寸:高1.93cm 邊長3.96cm 邊寬3.82cm
RMB:10,000-20,000
128 宋代 白玉龜貝
尺寸:長5.17cm 寬4.42cm 厚1.74cm
131 明代 青玉留皮“賀壽”擺件(配原裝紫檀座)
尺寸:高6.15cm 長10.19cm 寬5.64cm
RMB:60,000-100,000
明代玉器質料優良,既有“粗大明”的古拙的北方風格的造型,又有蘇杭雕琢細緻、線條流暢、工藝精巧的伴随,出現以諧意美、吉、瑞的新型不拘一格的造型,比如此件青玉留皮的巧雕,追求高雅的情趣中,寓意“賀壽延年”的吉祥。
132 清乾隆 白玉漁翁得利
尺寸:高5.76cm 寬3.06cm 厚3.12cm
RMB:50,000-80,000
清代玉雕空前繁榮,雕琢一絲不苟,底子平,線條直,尖如鋒銳,圓似滿月,棱角分明。器表抛光細緻,多呈油脂光澤。這件乾隆白玉漁翁得利達到登峰造極,是清代玉雕重中之重,用料更加考究,精雕細琢,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盡善盡美,是極富時代特色“乾隆工”的典型代表作。
137 清乾隆 白玉巧雕劉海戲金蟾
尺寸:高7.74cm 寬4.16cm 厚2.6cm
RMB:80,000-120,000
乾隆時期的玉器形成了一種料美、寓意吉祥的工藝特征,民間寓意的作品也吸收了皇家玉質最高等級的制作工藝特點,而且工巧,擅長度量玉材,表現其最好的一面,正所謂物盡其用,像這件白玉巧雕劉海戲金蟾,充分利用其紋理,以形取狀,以色呈彩,位置、形态配合得渾然天成,恰到好處,代表一代玉雕藝術的精華。
138 明代 玉雕咬尾龍佩
尺寸:長4.34cm 寬4.28cm 厚0.88cm
139 明代 玉繩紋環
尺寸:直徑5.28cm 厚1.03cm
RMB:30,000-40,000
140 明代 白玉道教人物
尺寸:高6.28cm 寬5.67cm 厚2.26cm
這件圓雕人物五官和衣紋寫實,準确表現出凹凸起伏的形狀特征,細巧工緻。經過精心設計,反複琢磨,達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呈現生動、逼真,富有動感,悠然自樂的畫面,令人欣羨不已。
144 清代 玉杯盞托(一套)
尺寸:盞托長14.93cm 寬10.04cm 厚0.51cm
杯高3.55cm 口徑5.51cm 足徑2.58cm
147 宋代 玉笄首(兩件)
尺寸:高3.25cm 寬1.61cm 厚1.58cm
長3.94cm 寬1.12cm 厚1.04cm
153 清代 白玉龍首帶鈎
尺寸:長11.39cm 寬1.78cm 厚2.03cm
154 清代 白玉如意帶鈎
尺寸:長9.99cm 寬1.91cm 厚2.05cm
155 清代 白玉連座乳釘紋玉璧
尺寸:徑10.82cm 孔徑3.31cm 厚0.62cm
RMB:60,000-80,000
157 明代 玉雕嬰戲紋高浮雕方牌
尺寸:長8.35cm 寬6.21cm 厚0.9cm
158 明代 長方形镂雕瑞兔獻壽帶飾
尺寸:長8.73cm 寬6.17cm 厚0.79cm
160 明代 白玉雙面镂雕仕女牌
尺寸:長5.95cm 寬4.41cm 厚0.65cm
RMB:100,000-150,000
以折枝、纏枝花卉組成圖案,瑣碎但清新活潑,采用浮雕、透雕、陰線刻飾等雕琢技法,圍繞主題圓雕觀音,熟練的明代镂空技法運用在該件器物上,從玲珑剔透,縱橫交錯,繁缛工藝上見到莊嚴的佛光普照。
161 清乾隆 白玉绶帶鳥紋提攜
尺寸:長5.52cm 厚1.08cm
162 清中期 白玉一團和氣
尺寸:直徑5.23cm 厚1.11cm
164 清代 玉如意鑲件
尺寸:長5.21cm 寬3.33cm 厚0.62cm
165 清代 玉雕如意花卉頭
尺寸:長8.08cm 寬5.43cm 厚1.21cm
RMB:7,000-10,000
166 清代 青玉龍耳杯
尺寸:高6.09cm 口徑7.46cm 足徑3.83cm
RMB:20,000-30,000
167 清乾隆 青玉高浮雕龍紋花插
尺寸:高13.18cm 口徑2.01×1.91cm足徑2.42×2.41cm
169 清代 白玉雙獅
尺寸:高2.37cm 長6.08cm 寬5.69cm
170 清代 玉手镯
尺寸:内徑5.65cm 厚1.13cm
171 清代 玉手镯
尺寸:内徑5.86cm 厚1.17cm
172 清代 白玉雙龍戲珠手镯
尺寸:内徑6.07cm 厚1.01cm
173 清代 白玉灰皮玉镯
尺寸:内徑5.5cm 厚0.98cm
174 清代 白玉貴妃手镯
尺寸:内徑5.31*4.28cm 厚1.24cm
175 清代 白玉雙龍戲珠手镯(一對)
尺寸:内徑6.05cm 厚0.97cm
内徑6.01cm 厚1.0cm
RMB:20,000-40,000
179 清代 翡翠巧雕人物山子
尺寸:高11.70cm 寬8.79cm 厚2.95cm
180 清康熙 白玉僧帽壺
尺寸:高8.2cm 長7.7cm
181 清代 白玉瓜果煙壺
尺寸:高6.64cm 寬4.31cm 厚1.89cm
182 清代 巧雕鹿紋瑪瑙煙壺
尺寸:高6.87cm 寬3.46cm 厚2.9cm
183 明代 白玉沁色靈芝佩
尺寸:長6.07cm 寬3.62cm 厚0.78cm
184 明代 玉雕花鳥挂件
尺寸:長5.81cm 寬3.78cm 厚1.23cm
185 明代 玉雕松鼠葡萄佩
尺寸:長36.25m 寬2.68cm 厚0.42cm
RMB:5,000-10,000
186 明代 白玉沁色龍佩
尺寸:長6.08cm 寬2.72cm 厚0.55cm
189 清乾隆 白玉守業擺件(帶原配紫檀鉗銀絲座)
尺寸:高4.2cm 長8.55cm 寬3.46cm
此件雕刻壽星卧于紫檀座上,人物雕刻刀法流暢精細,玉質溫潤凝白,觸手可感潤澤細膩。造型端莊,構圖嚴謹有度,極富藝術感染力。
190 明代 玉雕一團和氣
尺寸:直徑6.31cm 厚0.83cm
191 明代 玉雕龍虎佩
尺寸:長5.66cm 寬4.99cm 厚1.04cm
192 明代 白玉沁色虎
尺寸:高2.68cm 長5cm 寬2.03cm
193 明代 白玉提油獸
尺寸:高6.7cm 寬2.68cm 厚2.65cm
198 清代 白玉魚化龍
尺寸:直徑11.88cm 厚1.26cm
199 元代 白玉螭龍環
尺寸:長6.1cm 寬5.27cm 厚1.57cm
RMB:300,000—400,000
元代玉器的風格與宋、金相連,重寫實,制作善用镂空,技藝娴熟。此件運用時代特有的細工碾磨技發,精雕細琢,達到了爐火純青。雄健豪邁的氣魄,用盤旋在玉環上,翻轉遒勁的螭龍,表現淋漓盡緻。
200 清代 白玉和合二仙
尺寸:高7.23cm 寬6.69cm 厚1.99cm
RMB:70,000—100,000
201 清代 玉雕人物
尺寸:高3.78cm 寬3.0cm 厚2.28cm
202 清代 瑪瑙仕女
尺寸:高6.23cm 寬2.65cm 厚1.27cm
203 清代 玉蟬
尺寸:長5.48cm 寬3.47cm 厚1.73cm
204 明代 玉蟬
尺寸:長5.43cm 寬2.85cm 厚0.78cm
207 清代 翡翠巧雕“福在眼前”璧
尺寸:直徑5.33cm 厚1.16cm
208 清代 珊瑚項飾
尺寸:27顆,每顆直徑約1.15cm
213 清代 白玉龍紋佩
尺寸:長7.38cm 寬3.37cm 厚0.77cm
214 明代 白玉雲紋獸紐牌
尺寸:長5.3cm 寬3.29cm 厚0.9cm
216 清代 白玉獅子戲繡球
尺寸:高4.46cm 長6.15cm 寬5.18cm
RMB:40,000-60,000
217 清代 蘇作白玉太獅少獅
尺寸:高2.91cm 長3.94cm 寬3.91cm
218 明代 白玉持荷童子
尺寸:長6.31cm 寬3.45cm 厚1.47cm
219 清代 白玉鲢魚佩
尺寸:長6.28cm 寬4.23cm 厚1.22cm
220 清乾隆 玉羊
尺寸:高7.81cm 長16.01cm 寬4.92cm
RMB:80,000—100,000
221 清代 白玉龍鈎
尺寸:長13.85cm 寬2.70cm 厚2.94cm
222 清代 白玉馬上封侯
尺寸:高5.23cm 長7.2cm 寬3.28cm
223 明代 蘑菇頭簪子(2隻)
尺寸:長6.23cm 簪頭徑1.36cm
長6.32cm 簪頭徑1.12cm
RMB:7,000—9,000
224 清代 白玉海水、詩文扳指
尺寸:高2.27cm徑2.92cm 内徑2.13cm
225 清代 白玉伏虎羅漢扳指
尺寸:高4.53cm 寬2.17cm 厚2.50cm
226 清代 白玉禦題詩花卉紋煙壺
尺寸:高6.31cm長3.58cm 寬2.5cm
227 清代 白玉沁色龍紋扳指
尺寸:高2.38cm 外徑3.0cm 内徑2.14cm
229 清代 白玉童子洗象
尺寸:高4.36cm 長4.46cm 寬3.07cm
230清代 玉雕歡
尺寸:高4.26cm 長4.77cm 寬3.93cm
231 明代 白玉持荷童子
尺寸:高4.37cm 寬2.3cm 厚1.34cm
232 明代 玉佛
尺寸:長3.18cm 寬2.48cm 厚0.82cm
233 明代 白玉仿宋文官
尺寸;高6.05cm 寬2.01cm 厚1.31cm
參閱:蘇富比香港2016秋季拍賣沐文堂玉器專場第148頁
234 明代 玉魚化龍
尺寸;長8.12cm 寬2.43cm 厚0.68cm
RMB;5,000—10,000
235 明代 白玉魚
尺寸:長7.42cm 寬4.71cm 厚1.65cm
RMB;30,000—50,000
236 清代 白玉螳螂
尺寸:高1.28cm 長6.84cm 寬1.26cm
237 明代 玉鴨
尺寸:長6.81cm 寬3.22cm 厚0.65cm
RMB:5,000—8,000
238 清代 玉雕螭龍活環雙耳蓋瓶
尺寸:高18.71cm 寬10.44cm 口徑5.08×3.24cm 足徑5.66×3.62cm
239 清代 白玉山水人物山子
尺寸:高7.88cm 長16.24cm 寬4.14cm
此件山子将人、建築、自然界的景象及社會人性的風貌,用虛實不同的藝術手法,意境深遠雕琢在山石造型中,合理的布局、層次、意境,用極緻的工藝,在和田白玉天賜細膩的肌體上,雕刻創造出文人對山水的情懷。
240 清代 玉螃蟹
尺寸:長6.74cm 寬5.11cm 厚2.72cm
241 白玉人物香囊
尺寸:直徑5.26cm 厚1.24cm
242 清代 玉雕鳳踩牡丹擺件
尺寸:高22.5cm 寬13.85cm 厚6.12cm
RMB:300,000-400,000
243 清代 白玉鵝銜蓮
尺寸:高2.83cm 長4.93cm 寬2.19cm
244 清代 白玉鴛鴦戲蓮
尺寸:高4.33cm 長5.64cm 寬4.13cm
245 明代 福祿壽玉牌
尺寸:長6.68cm 寬4.17cm 厚0.66cm
246 清代 火燒玉人物牌
尺寸:長6.44cm 寬5.25cm 厚0.47cm
RMB:8000-10,000
248 清代 碧玉瓶(一對)
尺寸:通高11.87cm 寬9.96cm 厚2.06cm
通高11.95cm 寬9.6cm 厚2.05cm
249 清代 白玉吉慶
尺寸:長13.65cm 寬4.05cm 厚0.45cm
250 明代 白玉紅沁雙龍紋佩
尺寸:長6.76cm 寬4.55cm 厚0.75cm
252 明代 玉鵝
尺寸:高2.68cm長4.32cm 寬2.25cm
RMB:5,000—6,000
253 明代 玉雕螭龍臂擱
尺寸:長10.57cm 寬3.92cm 厚0.52cm
254 清代 玉山形筆架
尺寸:高5.74cm 長12.98cm 寬2.96cm
255 清代 白玉山子
尺寸:高5.04cm 長9.55cm 寬2.46cm
256 清代 玉硯台
尺寸:長9.93cm 寬6.73cm 厚1.57cm
259 清代 白玉雙龍紋圭璧
尺寸:長17.96cm 寬12.34cm 厚1.51cm
260 清代 碧玺雙歡
尺寸:高2.16cm 長4.45cm 寬3.19cm
261 宋代 玉劍璏
尺寸:長4.68cm 寬2.65cm 厚1.46cm
262 明代 提油玉璧
尺寸:直徑3.54cm 厚0.5cm
RMB:5,000-8,000
263 清代 玉雕花卉紋瓶
尺寸:高11.69cm 寬3.24cm 口徑2.9*1.74cm 足徑3.36*2.18cm
265 清代 玉雕八寶紋盒
尺寸:長17.30cm 寬15.16cm 厚3.54cm
266 清代 白玉龍紋包袱水氶
尺寸:高7.04cm 寬6.05cm 厚3.96cm
此件随形白玉包袱水氶器身高浮雕龍紋構思巧妙,工藝精巧文房使用中又盡顯皇家氣質,是不可多得玉雕精品值得珍藏
267 清代 玉雕山水人物香筒
尺寸:通長17.17cm 直徑3.64cm
268 明代 玉雕佛手花插
尺寸:高11.26cm 長9.89cm 寬5.32cm
270 清代 白玉饕餮紋獸耳瓶
尺寸:高18.56cm 寬6.21cm 厚3.2cm
RMB:80,000-100,000
271 清代 蓮形翠杯
尺寸:高5.84cm 口徑4.97cm 足徑2.69cm
272 清代 白玉葫蘆佩
尺寸:長6.24cm 寬2.77cm 厚1.47cm
273 明代 玉雕龍形墜
尺寸:高4.58cm 長8.07cm 寬5.78cm
274 清代 白玉鴛鴦戲蓮
尺寸:高3.10cm 長5.31cm 寬2.45cm
275 明代 玉雕獸紋工字佩
尺寸:長3.57cm 寬2.08cm 厚1.09cm
288 明代 白玉雕乳釘紋龍柄匜
尺寸:高2.66cm 長11.08cm 寬5.03cm
289 明代 玉雕螭紋勒子
尺寸:長7.11cm 直徑1.86cm
290 清代 白玉瓜果
尺寸:長4.22cm 寬2.75cm 厚0.85cm
291 明代 青玉龍柱
尺寸:高6.98cm 徑5.16cm
292明代 玉雕卧犬
尺寸:高2.64cm 長10.87cm 寬2.99cm
- The End -
交流、服務、合作
歡迎關注公衆号:《成器之道》
▽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 文軒堂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