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賽接近尾聲,國足集結即将到來,按照計劃多數國腳要在1月10日完成報到,随後開啟不到2周的訓練,順利的話在1月23日再次踏上12強賽的征程。這次國足之是以令外界期待,更多的還是新帥李霄鵬的上任,距離上任已有1個月時間,李指導給外界最大的特點就是沉穩,即便是當上國足主帥,也沒有任何的公開慶祝,更沒有參加商業活動。

看得出來,李霄鵬深知即将到來的2場世預賽的重要性,雖然國足晉級世界杯基本沒戲,但李霄鵬需要用比賽成績為自己正名,隻有這樣才能坐穩主帥的位置。因而,在最新的一次集結中,李霄鵬采用了大範圍篩選球員的方式,新名單中将包括約40位國腳。進入國足後,國腳先要分組訓練,随後要經過熱身賽的考驗,能力強就拿出來曬,而且都是國内足壇的佼佼者,高手過招,強中自有強中手。
應該說,這種新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給了球員機會,同時挑選出真正實力強的球員。以往的模式中,主帥選材更多的是通過中超比賽,包含了特定的環境,國内球員的發揮有外援的襯托,而到了國足,突然沒有了高水準外援的支援,球員的表現也會下降,如今國腳湊在一起,大家實力互相接近,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才能真正看出有實力,能強力強的球員自然脫穎而出,基本沒有濫竽充數的情況。
除此之外,臨時組隊的方式也考察了國腳的适應能力,對于新教練部署的了解能力,以及比賽中的判斷能力,因為球隊不可能永遠使用一套主力陣容,總會面臨人員臨時搭配,如果國腳具備上述3種能力,自然可以應付自如。
應該說,李霄鵬的這種方式在國足12強賽曆史中也是首次使用,而2場“生死戰”定名單的方式雖比較殘酷,但卻可以達到優中選優的目的,外界對此也是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