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問鼎總冠軍。
邁過2021,走進2022。過去的一年對于PEL和平精英職業選手與揚而言注定不尋常,上半年他還在為一個主力位置苦苦煎熬,下半年卻漸入佳境,迎來爆發。
在S4賽季的總決賽上,與揚以一穿六成功“吃雞”這樣蕩氣回腸的方式幫助STE問鼎總冠軍,并由此獲得晉級PMGC全球總決賽的入場券。
世界賽上,STE作為PEL的代表順利晉級總決賽,與揚又榮獲東部賽區“鷹眼”稱号。
在與揚身上,你能看到一個年輕人的努力,同樣能看到和平精英這項戰術競技品類電競的魅力——不斷發展中的中國電競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在聯賽中砥砺前行的追夢人。
與揚在比賽中。
一穿六,永載電競曆史
如果要說歲末年終電競賽場有什麼名場面的話,2021PELS4 賽季總決賽的最後一場決勝局不容錯過——在隊友全部陣亡的情況下,與揚一個人完成驚天逆襲,一穿六,先後“團滅”TC和PAI戰隊,以一種最不可能的方式赢得冠軍,獲得世界賽的資格。
時至今日,與揚自己也還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太驚險了,簡直不敢想象,就像做夢一樣。”那個夜晚與揚的确沒睡好,“躺在床上還在回想自己的操作,心裡挺後怕的,結果失眠了。”
但凡看過比賽的人,都知道與揚那一天有多秀。末局之前,TC207分排名第一,STE205分排名第二,因為航線原因STE還成為了離圈型距離最遠的隊伍,随後與TC的直面中,兩位隊友導師和蘇楠先後被炸,留在假車庫裡的與揚成為了獨苗。
觀戰的德雲色直接靈魂拷問,”與揚,你在幹什麼?”質疑他與隊友協同不力。然而誰也沒想到,面對TC的三人合圍,與揚從這一刻開始接管了比賽。
先是預判雷炸倒一個,緊接着跳上二樓再擊倒一個,最後拼槍拼掉Suk,憑借靈活跑位與揚将TC踢出局;這還不算完,彼時TC積分來到224,STE隻有212分,場上還剩下PAI和STE兩支戰隊,與揚必須一打三吃雞才能使STE拿到總冠軍并出征世界賽。
又是一對三,相同的結果,不同的劇本,恐怕連對手也沒有想到,這一次與揚會主動出擊,一邊下着樓梯一邊就完成了對PAI三人的射殺……
“我不信,劇本!”德雲色應急反應般的獨白證明了一切,前一秒他們不敢相信,後一秒他們選擇心服口服,“給與揚道歉!”
一穿六到底有多難?與揚自己說:“職業賽場上,之前我從沒做到過,甚至打業餘的時候,也沒有做到過,我覺得這種事情隻能在夢裡發生吧。”
與揚那一天自己都有些懵,他全然不記得在慶功宴上,和隊友們都交流了些什麼,隻記得拿到冠軍的一刻,自己一次又一次大力地拍擊選手台的桌子,全然感受不到疼痛。
與揚(右三)。
每天訓練10多個小時
賽季開始前,與揚和隊友們開過玩笑,“這一次看我帶你們飛。”而當這一刻真正來臨時,這個年輕人有些猝不及防,那一天之後,與揚在“PEL朋友圈”的稱呼也變了,“與揚”或者“揚哥”變成了“揚神”。
“其實當時在場上感覺挺内疚的,因為我的失誤,導緻了隊友們的犧牲,覺得很對不起他們。另外還感到絕望,因為就剩下我一個人了,但對面已經殺過來了,根本沒時間考慮……”
場上封神,場下還是保持着坦誠和低調。“對TC的時候,我的位置比較好,他們幾個人又比較分散,我采取各個擊破;對PAI的時候,他們也有失誤,自己在樓梯上卡住了隊友,給了我機會。”
甚至于隊友德雲色起初的抨擊,年輕人同樣照單全收,“他們說的沒錯,我确實在協同上做的不夠好。”
這個18歲的大男孩看上去有着這個年齡段該有的青澀,但卻又分明讓你感受到他骨子裡的那份寵辱不驚,或許能夠走到今天,他已經經曆了太多太多。
按照與揚自己的描述,起初隻是喜歡和平精英這個電競項目,當一個業餘愛好。而随着自己在全服排行榜上不斷前進,他開始有了更多的想法,“差不多打到前五十、前三十的時候,我覺得我可以嘗試去做一個職業選手。”
然而,這條道路并不平坦,“當時一些俱樂部會在社交平台上釋出招募青訓選手的資訊,我就自己聯系着去試訓。”結果并不如他想象中美好,“線上、線下都有試訓,但經常到最後就以‘不太适合’婉拒了我。”
從青訓打起,好不容易進入到俱樂部二隊後,他連續輾轉蘇甯和STE,又花了近一年時間,直到2021年4月份才第一次代表STE一線隊站上PEL的舞台。從S1到S2,與揚上場機會并不多,S3逐漸成為主力,結果總決賽還是被輪換。
“确實自己實力不太夠,上場也幫不了隊伍太多。”與揚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這樣一種平和的心态來看待自己在隊伍中的位置。
而在沒有比賽機會的日子裡,他的訓練從來沒有一絲松懈,你問他走上職業道路後每天都做什麼?“每天訓練10多個小時,其他?其他就是吃飯睡覺。”這種旁人眼中的枯燥與單調構成了與揚過去兩年的幾乎全部生活,也恰恰是這種生活帶來了他的厚積薄發。
與揚和隊友慶祝奪冠。
偶像武大靖,像他一樣擊敗南韓隊
S4賽季第四周第二天第三場單場淘汰7人,S4總決賽第四日第五場單場淘汰6人,直到總決賽決勝局的逆轉乾坤……與揚在2021年的沖刺階段把震撼值徹底拉滿,那麼他的生活有無是以發生變化呢?
對此,與揚有些語塞,在澎湃新聞記者的提醒下,他透露,社交賬号上的粉絲比以前多了,直播間的觀衆也多了。
但當你讓他回憶粉絲到底增長了多少,直播間裡的觀衆又是如何稱贊他的?與揚又隻是腼腆地傻笑:“記不得了。”
初次相遇你會感覺與揚有些悶葫蘆,“繼續努力”“打好每一場”這是他自我表達的高頻字眼。而讓他點評一路走來的收獲,他的說話方式也依然掙脫不開和平精英的槍林彈雨,“過去一天打5把,我3把都是局外人,2把稍微好一點,現在打5把,我能有4把表現不錯了。”
這并非與揚有意為之,事實上,奪冠第二天與揚根本無暇慶祝,就和隊友們一起開始了世界賽的準備,這是一個當下隻專注于訓練和比賽的年輕人。
當然,和很多同齡人一樣,與揚也有其他的愛好,比如打籃球。随着和澎湃新聞記者交流深入,他逐漸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子,“我記得聯盟邀請過易建聯和王哲林那些籃球明星到場,看到他們真的很興奮……但我當時還不是一線隊的,沒敢也沒機會和這些明星們互動。”與揚說起來頗有些不好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揚腦海中記憶最深刻的體育明星卻另有其人——武大靖,這多少是一個出乎預料的答案。
究其原因,與揚表示:“因為他總是能赢南韓人,在我們電競賽場最強的對手也是南韓戰隊,我特别希望能夠像他一樣。”
可以說,在與揚這個年輕人内心深處,早已悄然埋下了一顆為國争光的種子。
與揚獲得了東部賽區“鷹眼”稱号。
亞運會,為國征戰
目前,與揚和隊友們剛剛在2021PMGC全球總決賽中晉級,與揚因為優異表現獲得了東部賽區“鷹眼”稱号,其中在PMGC東部賽區聯賽決賽第一天第六局比賽中,他以448M的成績創下了最遠淘汰紀錄。
談及總決賽的目标,與揚直言不諱:“盡管很艱難,但我們要去争奪冠軍。”
而說到為國出戰,這個話不多的山東小夥子言語中沒有絲毫的猶豫,甚至于他的目光已經瞄得更遠——2022年杭州亞運會電競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和平精英位列其中,與揚言簡意赅:“今年希望自己有機會進入到國家代表隊,為此我會繼續努力。”
努力再努力,和與揚的對話恐怕永遠回避不了這樣的字眼,但回顧他一路走來的堅韌不拔,你又會覺得這個“努力”格外的有分量:
今天的與揚忘不了自己曾經一次次被婉拒;忘不了作為普通家庭的孩子,當初對他打電競持中立态度的母親為他購買的那部手機花了4000多元;也忘不了逆境中教練、隊友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