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為何會患癌,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推波助瀾作用

人為何會患癌,也就是說為何正常細胞會發生變異,然後瘋狂生長,這其中的原因太過于複雜。現代醫學發展了一百多年,科學家仍然沒有給出真正的答案,我們所有的教科書上都會寫這句:癌症的具體發生機理目前還不明确。但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已經知道了很多與癌症發生息息相關的因素,總結三點,就是遺傳基因、緻癌因素和促癌因素。

人為何會患癌,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推波助瀾作用

1.遺傳基因

遺傳基因在癌症發生中起着關鍵作用。我們在臨床經常能看到一家子兄弟同患癌,父子同患癌,姐妹同患癌,一個家族很多人患不同的癌。有惡性良性腫瘤家族史的人患癌幾率高于無家族史的人,這就是遺傳基因的作用,又稱為遺傳易感性。與癌症相關的遺傳基因目前我們所知不多,比如BRCA基因會引起家族乳腺癌、卵巢癌發生率升高,正因為此,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預防性切除了乳房。

2.緻癌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WHO)釋出的緻癌物清單中,一類緻癌物為116種,值得的大家注意的是煙草、酒精、黃曲黴素、鹹魚、幽門螺杆菌(感染)、馬兜鈴酸、槟榔等明确為一類緻癌物。緻癌物按照理化特性分以下三種∶一是實體緻癌物,二是生物緻癌物,三是化學緻癌物。

人為何會患癌,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推波助瀾作用

實體緻癌物

排第一是陽光,很多人疑惑,不是要多曬太陽嗎,太陽光居然是緻癌物,确實是的,太陽光含紫外線,是引起皮膚癌的首要原因。在白種人中,皮膚癌和黑色素瘤發生率高。另外一個明确有緻癌作用的實體因素就是放射線,在一些存活期非常長的癌症患者中,在接受了放射治療後,在照射野内出現明顯高比例的第二原發惡性良性腫瘤。日本核爆後的幸存者,調查發現受輻射後3 年白血病的發生率開始上升,輻射後5~8 年達到高峰,除白血病外,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唾液腺癌、胃癌的發生率也明顯高于對照人群。此外,存在于土壤、建築材料及地下室的氡氣是引起肺癌或皮膚癌的一種物質。

化學緻癌物

20世紀50-60年代,發現了一大批化學物質可以誘發動物惡性良性腫瘤,它們與人體細胞的DNA結合在一起就導緻細胞癌變,這些化學物質就是緻癌物。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化學緻癌物是吃進去的。比如大量的酒精可以誘發食管癌、肝癌、口咽癌和喉癌。長期嚼槟榔會誘發口腔癌。吃太多腌制的食物,亞硝酸鹽超标會導緻胃癌和食管癌。吃了黴變的花生或堅果,攝入黃曲黴毒素,會誘發肝癌。吃多了燒烤的肉類,苯并芘之類的化學物質會誘發腸癌。哪怕吃避孕藥,過多的激素也可能會誘發乳腺癌。

我們生活中很多的有機、無機化學緻癌物還可以吸入體内,比如PM2.5,裝修後殘留的甲醛、廚房的油煙、汽車尾氣等等。

人為何會患癌,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推波助瀾作用

生物緻癌物

研究發現一些病毒、寄生蟲和細菌與特定的惡性良性腫瘤有關。比如感染B肝病毒很容易罹患肝細胞肝癌,通過性接觸交叉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罹患宮頸癌的可能性增高。另外,EB病毒感染和鼻咽癌、淋巴瘤的發生相關,肝吸蟲寄生會引發膽管癌。幽門螺杆菌感染可能和胃癌及胃黏膜相關淋巴瘤的發生有關。

3.促癌因素

促癌因素的範圍更廣,促癌物主要有外源性、内源性和生活源性三種。這些物質本身不緻癌,但會發生協同作用促進癌發生,如巴豆油、激素、酚和某些藥物。此外,長期不良情緒、熬夜、過度勞累、衛生狀況差、反複發炎感染都是促使癌症發生的因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