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商王武丁多次激戰的鬼方國,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後來消失了?

鬼方國在古籍中有一些記載,那是商周時期在我國西北地區生活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在曆史上對于鬼方的地理位置有兩種觀點,源于《竹書紀年》中“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荊”,就這個荊字引起了不同的解釋。

有的說荊是指湖北南漳縣的荊山,有的說這是指陝西的荊山,為此雙方争論了幾百年,1983年5月,考古學家确認陝西省清澗縣李家崖遺址,是商代鬼方都城,至此争論結束。

鬼方的地理位置得以确認,為什麼叫鬼方?這是因為這個民族在實際生活中有一種很奇怪的面罩,還有就是鬼方族系的崇拜偶像是骸俄偶像,這兩者都給人面目猙獰、形象兇惡的印象,是以就被稱為鬼方。

與商王武丁多次激戰的鬼方國,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後來消失了?

鬼方所處的地理位置大緻在今天的山西陝西内蒙古一代,那裡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并不适合放牧,是以鬼方不是一個完全的遊牧民族,而是狩獵和農業比較發達的民族。

當時的氣候條件和現在不同,特别是山西南部地區森林茂密,野生動物栖息在林間,是以為鬼方發展農業和狩獵,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在這樣的環境下,鬼方民族的生産力水準并不低下,是以《易經》記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這意思就是說商朝的高宗就是武丁,征伐鬼方,用了三年時間才取得勝利。

說起武丁有個故事很有趣,說是武丁繼位以後,決心振興商朝,但是覺得身邊沒有賢臣輔佐很是郁悶,于是他就三年沒有說話,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給冢宰處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天晚上他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仙人名字叫“說”,他把這個人的體貌特征牢記于心。

與商王武丁多次激戰的鬼方國,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後來消失了?

夢醒之後,他就把手下的文武大臣仔細的觀察了一遍,沒有一個像的,于是下令遍尋此人,結果真的找到了,在一個叫傅險的地方,這個叫說的人正在服刑——築路,于是官員把這個囚犯帶到武丁面前。

武丁和他一交談就發現這個人是個聖人,于是就封他為宰相,這個人輔佐武丁把商朝治理的很好,因為是在傅險發現的他,是以也叫他傅說。這件事情就說明武丁求賢若渴,朝思夜想,在夢裡找到了賢相。

當時的商朝是一個統一的奴隸主專制政權,有很強的組織能力,軍隊的戰鬥力也比較強大。根據曆史記載,商朝出兵打仗軍隊的規模一般是3000到5000人。這次征伐鬼方用了三年,這期間肯定損兵折将在所難免,後續又有軍隊前往支援也是肯定的,是以這次商朝出動的軍隊規模,肯定比以往的3000到5000的規模要大得多,這也反證了鬼方的強大實力。

鬼方這次被打敗了以後,他們的出路無外乎三條,一是遠遁,二是隐匿,三是遷徙。到了商朝的末期,鬼方也發生了内部分化,一部分歸順了商朝,周朝取代商朝之後,這部分鬼方人歸順了周朝,其中的“懷姓九宗”封給了晉國,但是大部分的鬼方人都遷徙了。

根據2000年以來,經中國、前蘇聯、蒙古的考古發掘得出的研究結論證明,鬼方遷徙到了南西伯利亞的東起貝加爾湖西至巴爾喀什湖一帶。歐洲的白人有亞馬遜女戰士的傳說,以鹿為圖騰的文化延續到了德國,這也為今後的研究指明了一條道路。

與商王武丁多次激戰的鬼方國,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後來消失了?

到了春秋時期,他們被稱為赤狄,到了後來又被稱為丁零,兩漢時期他們遷徙到蒙古高原,史稱狄曆。而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學者王國維認為,鬼方就是猃狁、戎、狄、匈奴的祖先。

繼續閱讀